人民網
人民網

廣東茂名:聯城帶村釋放“鎮能量”,六墟合力帶旺鎮域經濟

2023年11月06日13:59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俗話說,“北有趕集,南有趁墟”。過去,一到“墟日”,四面八方的人們趕到墟場交易。而今,廣東省茂名市在各區、縣級市及水東灣新城打造六個示范墟,文旅消費新場景迭出,成為搞活帶旺縣域商業圈的樞紐。

據介紹,六個示范墟分布在茂名五個區、縣級市及水東灣新城:茂南區選點金塘鎮打造展現油城文化的“油城墟”﹔電白區選點觀珠鎮打造“中國沉香第一村”消費新場景的“沉香墟”﹔信宜市打造竇州古城建筑特色主題的“竇州墟”﹔高州市選點曹江鎮依托冼夫人點將封帥的舊址打造“高涼墟”﹔化州市選點楊梅鎮打造“橘州文化、橘州產業”主題的“橘州墟”﹔水東灣新城打造具疍家文化、俚族文化和漁商文化內涵的“疍家墟”。

高涼墟。茂名市委宣傳部供圖

鎮街作為連接城市和鄉村的橋梁和紐帶,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載體,發揮著聯城帶村的關鍵作用。而鎮墟有文化基礎、產業基礎和群眾基礎,持續用力培育壯大,對強化連接紐帶作用、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廣東省委以頭號工程、頭號力度高位推進“百千萬工程”,全面推進縣、鎮、村高質量發展,不斷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加快把短板變為潛力板。2021年12月,茂名從市情實情出發,發掘鎮村潛力,啟動實施“百墟千村振興計劃”。這正是茂名落實廣東省“百千萬工程”的一個重要舉措。“突出示范帶動典型引領,茂名在各區(市)、經濟功能區選擇基礎較好的鎮,打造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墟,以點帶面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茂名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相關負責人說。

在茂南區金塘鎮,油城墟的建設將周邊鎮域中心和村庄串珠成鏈。通過出租微加工廠、土地流轉、農村電商、帶動就業等形式,增加村集體收入近145萬元,帶動周邊近7000人就業,幫助農民增加二產收入超3000萬元,產生了以業帶村、以村旺鎮、以鎮興市的示范效應。

沉香墟形成於20世紀60年代,發展於90年代,去年打造示范墟步入發展快車道。“這裡的商鋪作坊近千家,吸納就業超2萬人,產業產值達20億元,帶動周邊企業及個體戶2800家。”觀珠鎮黨委委員香婷婷說。

信宜市竇州墟帶旺夜經濟。茂名市委宣傳部供圖

在信宜市東鎮街道,竇州墟持續拓展餐飲、休閑、娛樂等消費新場景。文旅場景與消費形態相融合,使得竇州墟商圈的人氣越來越旺,推動老城區煥發新活力。”信宜市文廣旅體局副局長葉柔廷說,“中秋國慶假期,33萬游客涌入這個佔地1.1萬平方米的城市夜間經濟體,佔了信宜接待游客近半。”

水東灣新城晏鏡疍家墟發揮南海島山海景觀優勢,正在推進“婚慶+旅游”的新一盤謀劃。作為最早開墟的示范墟,疍家墟結合資源稟賦系統規劃打造,留住了鄉愁,也拉長了產業鏈。

疍家墟。張波攝

高涼墟挖掘和放大冼夫人文化、高涼菜文化、高涼彩玉文化,打造高涼菜體驗中心、挨釀坊、高涼南山彩玉創意園等重要平台﹔橘州墟謀定后動,按照“墟在田間,田在墟中”的設計理念,緊扣特色打造“十個一”……

在茂名,104個涉農鎮(街)、1699個涉農村(居),農村戶籍人口佔比近六成。廣闊的城鄉空間,獨特的“趁墟”市井文化,蘊藏著極大的潛能。先行打造的六個示范墟各展其長,引領各地強化鎮街聯城帶村功能,蹚出鄉村振興提質增效與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相得益彰的新路。(朴馨語)

(責編:朴馨語、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