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全省第二”是怎樣干出來的

南國春來早,擊鼓又催征。
1月28日,節后開工第一天,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之際,江門正式發布2022年經濟數據: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去年江門經濟社會多項工作取得了歷年來最好成績,特別是,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取得了江門建市以來的最好排位,振奮人心、鼓舞士氣。
這一成績的取得,是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關心支持的結果,是市委、市政府前瞻思考、全局謀劃、戰略布局,整體推進“1+6+3”工作部署,深入實施“科技引領、工業振興、園區再造、港澳融合、人才倍增”六大工程,帶領全市人民凝心聚力、頑強拼搏、苦干實干的結果。
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開啟新時代僑都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奮進之年,我們有必要復盤深思“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全省第二”是怎樣干出來的,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汲取力量,充滿信心再出發、踏上新征程——
江門有眼界有格局
心懷“國之大者” 搶機遇謀發展
從全局謀一域、以一域促全局,這是一種胸襟、眼界和格局。
廣東江門,中國僑都。這裡是粵港澳大灣區“承東啟西”的重要節點城市,是海外華僑華人觀察廣東乃至中國的重要窗口。面對百年變局的復雜演變,面對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江門能否危中尋機、搶佔先機、贏得主動,有著特別的意義。
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新一屆市委、市政府把握大局大勢、堅定信心決心、保持定力毅力,一以貫之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等政策文件精神,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在服從服務全國全省大局中搶機遇、謀發展,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正式生效當天,江門率先舉辦RCEP啟航合作發展系列活動,成立全國首個RCEP經貿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發出全球首份華商對接RCEP經貿合作“江門倡議”。8月,廣東省貿促會與江門聯合舉辦“RCEP成員國粵商聯盟成立大會”……
RCEP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敞懷擁抱RCEP,就是在擁抱機遇、擁抱市場。2022年,江門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RCEP貿易伙伴進出口分別增長7.4%和6.0%,對東盟和韓國進出口分別增長14.0%和8.0%,實現較快增速。
去年8月,江門市全球招商大會在香港、澳門、江門三地同步開啟。400多位海內外客商雲集大會,111個產業、科技、融資項目現場簽約。
去年12月,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在廣州舉行,江門隆基硅能源產品生產基地等項目被納入大會現場簽約項目,簽約項目數量和金額僅次於廣州、深圳,位列全省第三。
從爭創RCEP廣東經貿合作示范區,打造廣東參與RCEP合作的重要門戶和橋頭堡﹔到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奮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交匯點。心懷“國之大者”的江門,堅持以大視野謀發展、以大格局抓工作,在風高浪急中把准航向、乘風破浪,使新時代僑都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更足、勢能更強、步伐更快。
江門有底氣有后勁
堅持制造業當家 抓產業抓平台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江門與港澳合作建設大廣海灣經濟區”“加快江門銀湖灣濱海地區開發建設”。省有關會議多次提出“推動江門大廣海灣建設”。江門還是我省規劃發展全部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城市,擁有全省新一輪布局面積最大的大型產業集聚區。
這些部署既是國家、省對江門的關心支持,更是對江門寄予的厚望期許。
去年來,江門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利用大政策營造大環境、構建大平台、培育大產業,加快發展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積極開辟特色產業新興產業,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數字化改造,勇當全省新一輪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力軍和主戰場。
總投資200億元的中創新航江門基地項目,是江門近年來投資額最大的實體項目。從去年1月26日簽約,到即將於今年3月試產,短短一年多時間,54萬平方米大型廠區拔地而起,“江門速度”不僅刷新著項目建設的紀錄,更折射著江門新能源電池產業板塊的崛起,代表著市委、市政府抓產業、抓項目的決心和魄力。
今天的江門,已陸續布局硅能源、新能源電池、新型儲能、盾構機、傳感器、安全應急、智慧農機、政法社會治理智能裝備等新領域、新賽道:
作為全省硅能源產業發展的重點布局城市,全球光伏巨頭隆基綠能簽約落戶,廣東(江門)硅能源產業基地加快建設﹔江門高新區以全國最高分入選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單位,“五維一體”安全應急產業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國家政法智能化技術創新中心江門應用示范基地建設全面推進,本土研發的社會智慧治理產品在國內市場落地應用……
2022年,全市15條重點產業鏈增加值同比增長3.8%,金屬制品、食品、家電、石化新材料等4條產業鏈產值規模均超5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江門加快布局硅能源產業鏈,增加值大幅增長45.5%。
大平台承載大產業。1395平方公裡的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堅持以全新理念高標准規劃、高品質建設、高效能管理,主攻中歐合作的北組團、主攻與深圳合作的東組團和主攻與港澳、RCEP成員國合作的南組團加快發展,3個先行啟動區、11個特色新興產業園建設提速,10項重點指標排名全省第一。
大型產業集聚區,其優勢不僅在於“大”更在於“聚”。
在新會新能源產業園,圍繞中創新航、芳源環保等“鏈主”企業,先后引進了科利達、天賜、恆創睿能二期等新能源電池產業相關企業﹔在江門安全應急產業園,新引入芯聯電、思摩爾新材料、優美科二期等70多個安全應急產業項目……
從補鏈強鏈、集“鏈”成“群”,到聯合研發、協同創新。環顧今天的江門,主導產業更加突出、特色產業更具優勢、市場競爭更具實力。展望未來的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作為重大合作平台,活力無限、潛能巨大:
廣海灣主攻與港澳、RCEP成員國合作,銀湖灣主攻與深圳合作,規劃建設港澳科教產業濱海新城,加快建設大廣海灣RCEP經貿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謀劃推動國家級LNG戰略儲備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爭取更多項目上升為國家級重點項目、重大平台。
抓大產業,抓大平台,抓大項目,抓大企業,抓大環境。江門有基礎、有信心、有目標,必將在新的高度挺起現代化建設的產業“脊梁”,讓制造業當家當得更加名副其實、底氣十足。
江門有力度有溫度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強支撐優服務
“穩”的基礎更牢固、“進”的動能更充足,江門高質量發展時已至、勢已成。
1月上旬,連通深圳與江門的深江高速(江門段)建成通車。這是一個鮮明的信號:
這意味著,隨著連通深圳江門的深江鐵路、深江高速,連通港珠澳大橋的黃茅海跨海通道等特大型交通樞紐工程陸續“走來”,江門承東啟西的區位交通優勢將迎來歷史性突破和提升﹔
這意味著,江門潛力巨大的廣闊腹地、豐富獨特的僑務資源、極具競爭力的生產生活成本等特色資源、比較優勢將更加突出,投資環境、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持續升級,越來越多海內外企業家、投資者、創業創新團隊看好江門、投資江門,扎根江門、深耕江門。
最能體現這一趨勢的是投資者的選擇。2022年,江門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9.2%,佔全部投資的44.2%,佔比為近5年最高。
工業投資快速增長,“投”的是信心、是未來,更是對江門投資環境、營商環境的認可和期待。
過去一年,江門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硬仗,以總體平穩可控的疫情防控環境,為做好全年經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過去一年,江門全面落實國家、省一攬子穩經濟政策,以真金白銀助企紓困發展﹔組建工業200強企業服務專班,持續深化暖企安商工作,增強企業發展信心決心﹔在全省率先上線中小微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平台,建立企業訴求“117”快速響應機制,幫助數量眾多的中小微企業解難題、促發展。
過去一年,江門扎實推進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制度改革,成立全國首個便利華僑華人投資稅收服務中心和平台,華僑華人離岸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正式啟用,面向全球華僑華人提供高效便捷國際化的法律服務,充分體現中國僑都的擔當作為。
從軟環境到硬支撐,江門積極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人才鏈,強化科技教育人才支撐,為制造業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勢。
過去一年,江門中微子實驗室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將著力打造中微子領域國際科研高地﹔在全省率先構建“雙碳實驗室+雙碳產業園”政產學研融通發展新模式,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共建江門雙碳實驗室,全力創建全國重點實驗室、省實驗室﹔聯合中國科學院大學共建智慧安全應急聯合實驗室,推動安全應急領域技術研發和成果加快轉化﹔
過去一年,江門高質量推進產業、教育、醫療、金融、鄉村等13支人才隊伍建設,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大軍﹔以良法善治引領改革、推動發展,對標最優最好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全省第二”是怎樣干出來的,回到這個最初的題目,答案已經顯而易見,因為:這是心懷大局、乘勢而上的江門,這是隻爭朝夕、不負所望的江門,這是敢闖敢拼、苦干實干的江門!
江門有決心有魄力
開局即決戰 起步即沖刺
一年春作首,萬象始更新。
1月28日,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擂起金鼓、奏響強音,聚力推動全省上下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形成比學趕超、賽龍奪錦的奮進態勢。這充分反映了省委、省政府抓高質量發展的強烈責任感緊迫感,向全社會釋放了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鮮明信號。
當天下午,江門市四套班子領導等集中組織前往中創新航江門基地,現場調研推動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並隨即召開全市高質量發展第一次推進會,深入學習貫徹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以實際行動傳遞出堅持實體經濟為主、制造業當家的清晰信號,吹響了推動新時代僑都高質量發展的嘹亮號角。
敢字為先、干字當頭!今天的江門,滿懷堅定信心、鉚足發展干勁,提出了“確保全年GDP增長6%以上、力爭實現7%”的目標。這既是江門立足良好發展態勢、比較優勢、重大機遇作出的綜合研判、科學部署,更是江門提振開局之勢頭、展示開局之作為、勃發開局之氣象的決心魄力。
遠觀大局、迎難而上、力爭上游!今天的江門,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姿態奮進趕超、向前向上,在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新格局中一馬當先、處處爭先,努力把“施工圖”變成“實景圖”,奮力為廣東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開好局起好步作出江門貢獻。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青山。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僑都,始於足下、系於你我,讓我們奔赴時代征程,開創美好未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