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連續五次列入國家新冠診療方案,化橘紅為什麼能?

李陽詩
2023年01月20日12:45 | 來源:南方+
小字號

作為全國最大的化橘紅生產基地,茂名市正以化橘紅等“五棵樹一條魚一桌菜”為抓手,推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當前,疫情防控重點從城市向農村轉移,防疫價值得到認可的化橘紅發揮作用正當其時。即日起,南方+客戶端推出“解碼化橘紅”系列深調研報道,剖析化橘紅防疫用法、醫藥功效、產業發展,觀察化橘紅產業發展新趨勢。

“化橘紅、桑葉、蘆根、桔梗……”1月15日一大早,化州市人民醫院中藥房內,醫師熟練地從中藥櫃裡撿出藥材,放到中藥調劑設備中。不一會兒,一包包化橘紅抗病毒健康飲顆粒便完成了。

化州市人民醫院中藥房內,醫師熟練地配制中藥材。 圖片來源:南方+

“從之前的預防感染到現在保健康、防重症,在新冠疫情不同時期,我們一直都有調配不同配方的中藥湯劑,供大家服用。”化州市人民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李長春說:“這些藥方裡,大多數都含有化橘紅。”

2020年初,化橘紅便出現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醫藥治療新冠的指南裡,是主要的處方用藥之一。“化橘紅對新冠病毒有很強的抑制作用。”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南創新中藥研究開發與技術服務中心主任蘇薇薇說,在疫情暴發之初,他們便把從化橘紅提取的成分送到鐘南山院士實驗室進行篩選,通過細胞實驗顯示,得出了這個結論。

化橘紅作為茂名的道地藥材,在城鄉基層疫情防控“關口前移”的當下,頻頻出現在中藥湯劑中,為守護一方健康貢獻“化橘紅力量”。

化橘紅連續5次列入國家新冠診療方案

2020年2月18日,由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至2022年12月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化橘紅均出現在中醫治療的推薦處方中。診療方案中顯示,在新冠病毒臨床治療期的普通型中醫治療中,化橘紅在緩解濕毒郁肺証中有療效。

化橘紅頻頻列入新冠肺炎診療組方用藥,說明化橘紅在改善新冠病毒引起的症狀的療效,獲得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認可。那麼,化橘紅用藥針對哪些症狀,依據是什麼呢?

化州道地藥材化橘紅。圖片來源:南方+

專家介紹,化橘紅的藥用價值,最早是在《神農本草經》裡面記載,當時不叫化橘紅,是叫橘柚,經過系統考証,橘柚就是現在的化州橘紅。具有散寒濕、化痰止咳、食積不化等功效。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化橘紅中含有豐富的柚皮苷、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腫瘤和抑菌的功能﹔而它還含有大量揮發油,具有抗過敏、止咳的作用。

蘇薇薇帶領的研究團隊從20世紀90年代末就開始化橘紅的研究。“化橘紅是嶺南道地藥材中非常典型的藥物,它的止咳化痰療效非常顯著。”蘇薇薇說,經過20年的反復論証,不管是動物實驗、臨床試驗還是機理研究的實驗,都能証明化橘紅對呼吸系統疾病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與治療的作用。

當新冠病毒侵入人體時,首先侵犯的就是呼吸系統,即上呼吸道,大多數人都會出現干咳、咳痰、咽痛等症狀。“針對這些症狀,化橘紅都能起到很好的緩解效果。”蘇薇薇教授認為,現在市面上還沒有既能止咳又能化痰的藥物,因此化橘紅作用凸顯。

除了化痰止咳,研究還証明,化橘紅在緩解肺炎症狀方面,也有顯著成效。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發時起,茂名市人民醫院便聯合多家三甲醫院共同協作開展化橘紅系列科研項目。經過2年多的臨床研究,2022年10月20日,《旨在探討橘紅痰咳液對緩解社區獲得性肺炎症狀的臨床研究成果》在SCI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發表。

該科研項目骨干、茂名市人民醫院科研中心副主任胡林輝表示,社區獲得性肺炎和新冠相比,雖病原體不同,但流行病學和症狀方面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包括基礎疾病、年齡結構,臨床症狀均包括本研究的主要觀察目標,即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難。

據了解,近300名病例參與該項目,達到了目標樣本量。“研究表明,化橘紅可緩解以社區獲得性肺炎為代表的呼吸道症狀,發揮止咳、化痰、平喘功效,可能與其抗炎、抗氧化、免疫調節等作用有關。”胡林輝說。

2022年12月2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於在城鄉基層充分應用中藥湯劑開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療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二級、三級中醫醫院和綜合醫院中醫科要發揮作用,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藥湯劑使用的培訓和指導,包括方劑分類組成、主要療效、臨床使用、效果觀察、問題處理等。

李長春給病人診療。圖片來源:南方+

“‘新十條’實施以來,我們根據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發布的中藥方劑粵抗2號,結合化州當地群眾體質、飲食習慣等,制定了成人和兒童6份協定方。”在化州市人民醫院,李長春拿出中藥協定方講解。

筆者發現,其中有3份協定方,都在粵抗2號的基礎上,增加了化橘紅。李長春認為,中醫講究辨証論治,因人、時、地不同,藥方則不同,“在咽痛、咳嗽、有痰的症狀中,化橘紅用好了,便能事半功倍”。

中藥協定方商定后,化州市人民醫院迅速通過醫共體開展5G遠程平台等網絡培訓方式,將醫共體中藥協定處方供醫共體所有成員單位使用。

化州市醫共體人民醫院5G醫療工作站。圖片來源:南方+

位於化州市平定鎮的化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干淨整潔、敞亮通風,清晰有序的環境讓人眼前一亮。第三人民醫院在化州市人民醫院中藥協定方的基礎上,側重化痰利氣,同時,加上中老年人“陽過”后體質虛弱的特點,適當加入調補的黃芪等補氣中藥。

“基層病情特點是中老年人居多,咳痰、有痰症狀最為明顯。”化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內三科主任李迪軒認為,粵抗2號裡的陳皮,針對病人症狀換為化橘紅,效果比較顯著。“一定要兼顧中藥治療,因為西藥難以達到提氣化痰的效果。”李迪軒說。

為了提高中藥湯劑在新冠感染患者救治中的使用功效,化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住院還購置智能煎藥機。在藥房裡,智能煎藥設備在不停運轉,經過充分熬煮,湯藥通過輸送管道被傳送至打包機中,由打包機自動灌裝、封口,一袋袋中藥湯劑就制作完成了。

化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智能煎藥機。 圖片來源:南方+

“這些都是住院病人的中藥,裡面包含有化橘紅等多種藥材。”化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醫務科科長謝志輝說,“目前基本都是有基礎病的患者才住院。”據統計,該院在最高峰時期,煎藥房每天要熬出200余份中藥湯劑,提供給患者預防新冠病毒和治療病症。

化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住院病人每天的化橘紅中藥飲。圖片來源:南方+

善用家門口的“土藥”保護一方健康

“門可羅雀。”這是1月16日筆者走進化州市平定鎮積田衛生站的第一印象。衛生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村醫陳郁坐在桌前翻看醫書,桌上的化橘紅茶冒著熱氣,散發出陣陣橘味清香。

積田村衛生站。圖片來源:南方+

“年輕人身體好,發燒咳嗽,吃點藥就好了,但老年人容易引發基礎病。”陳郁說,去年12月底,積田村新冠感染人數達到高峰,來看病的人在衛生站門口排起長龍。剛開始時,他擔心藥物儲備不足,容易讓老人家引發基礎病。

經過一番辨証,陳郁鬆了口氣,因為感染者大多是輕症,普遍低燒、咳嗽、有痰。歲數偏大的老人,表現症狀也是咳嗽重一點,痰多,沒有引發基礎病。

老年人用藥還是得慎重,不敢貿然使用西藥,但衛生站裡中藥材不齊全,怎麼辦呢?陳郁靈機一動,把目光放在了化橘紅上。化州平定鎮積田大嶺村被譽為“中華化橘紅第一村”,種植橘紅的歷史悠久,家家戶戶、山上山下、屋前屋后都種有橘紅樹。化橘紅的主要功效就是化痰止咳,正好是對症下藥。

“福伯,你回去拿橘紅,泡個濃濃的橘紅水喝,喝幾天就好了!”陳郁對著77歲的陳福明說。一聽到喝化橘紅就能好,陳福明很放心地離開了衛生站。在筆者來訪時,陳福明正好拿著菜籃子經過衛生站,他中氣十足地和醫生打了個招呼 。“看來好得差不多了。”陳郁笑著說,沒想到化橘紅對新冠感染后症狀的效果這麼明顯。“看來羅辨仙的傳說,也頗有幾分真實。”

積田大嶺村被譽為“中華化橘紅第一村”。 圖片來源:南方+

“大嶺村的新冠感染者輕症、無症狀的居多,無重症病例。”積田村委會干部李志國告訴筆者,大嶺村常住人口約5000人,有六成左右村民感染新冠,約有300人到衛生站看病。“其他感染的人,都是居家治療,喝喝化橘紅就沒見什麼症狀了。”

李志國說,老年人是積田村委會最關注的群體。大嶺村有7個有基礎病的老人,其中6人超過75歲,還有2個剛剛動完手術。“前段時間,這幾名老人感染新冠病毒,都是輕症,沒有引發基礎病。”

據李志國觀察,這6位老人都是長年經營化橘紅的行家。“看來,化橘紅既是我們這裡的‘土藥’,更是‘寶’啊。”

為何化橘紅在中醫開處方藥時,是搭配使用,而對於當地人來說,化橘紅泡水也能產生療效呢?

在蘇薇薇研究看來,化橘紅是能夠一味成藥的中藥材,這在整個中藥裡面是非常少有的。“化橘紅化痰的作用非常顯著,可以媲美現在一線的化痰西藥,因此,化橘紅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物,是傳統醫學的精華。”

蘇薇薇表示,在防疫新時期,化橘紅亦可作為日常預防使用。

“化橘紅飲品一定要用 80℃以上熱水沖開,因為化橘紅的有效成分是不溶於冷水的。用量方面,正常人3克一天就夠了,如果有一些症狀的話,一天就要9克以上。症狀重的話建議煮一煮或者用微波爐加熱5分鐘,這個時候效果最好。當然這時候可能味道比較苦,因為它的有效成分就是苦的。簡單而言,就是治病時是需要加大劑量,平常使用則當茶喝足矣。”蘇薇薇說。

(責編:朴馨語、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