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召開產業發展大會,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珠海 向實而行

本報記者 賀林平 本報通訊員 鐘 夏
2022年04月29日09: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珠海 向實而行

  在格力電器(珠海高欄港)產業園,大型機械轟鳴作響﹔在香洲區南屏科技工業園,德凌智能等14個總投資87億元的高端產業項目加足馬力建設……眼下的廣東珠海,處處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

  經濟要穩住,實體產業是“壓艙石”“定盤星”。珠海市第九次黨代會明確把“產業第一”擺在全市工作總抓手的首位。圍繞這一任務,珠海正全面打好產業發展攻堅戰,加快構建具有珠海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4月24日,珠海市產業發展大會召開,激勵全市上下緊扣“產業第一、制造業優先”,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奮力推動珠海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和全省新的重要增長極。

  抓產業就是抓發展

  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重大發展機遇,廣東省委、省政府要求明確,珠海要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改革開放,增強產業發展新動能,打造全省新的重要增長極。

  在珠海,全面推行“拿地即開工”和“雙容雙承諾”制度,加快建立工業項目落地服務工作領導機制,成立土地、金融、審批服務工作專班等一系列舉措陸續出台……珠海堅持統籌協調,改革破局,推動流程再造。走進各大生產企業、在建重大項目和工業園區,一場場項目簽約陸續展開。

  火熱的生產建設場景背后,是來自政府層面的頂層設計。

  在珠海兩會上,堅持把“產業第一”濃墨重彩寫進珠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干出加速度”“干出高質量”。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密集奔赴基層一線,深入調研園區建設和產業發展,激勵全市上下牢固樹立“抓產業就是抓發展,謀產業就是謀未來”的理念共識。

  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干部們不再坐守辦公室,紛紛組成工作專班,走進工地車間,主動作為、靠前服務,為企業、個體工商戶、困難群眾紓困解難﹔“香十條”“七個一”“財金十條”“八大禮包”等一系列政策紅包陸續出台,助力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3月16日,廣東省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后,珠海迅速行動,成立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專班,建立企業訴求快速響應機制,及時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的問題,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要圍繞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重大投資項目加強要素保障,切實解決產業和企業發展遇到的困難,有力有效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珠海市委書記呂玉印表示。

  知重負重、知責擔責,以“雙統籌”實現“雙勝利”,成為這座城市上下同心、同頻共振的呼聲和行動。

  分解目標、細化指標、壓實責任

  全面打好產業發展攻堅戰,歸根到底落實到一個“干”字。如何分解目標、細化指標、壓實責任?在產業發展大會上,珠海正式印發實施《關於堅持“產業第一”加快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及5個十條試行措施、3個考評方案。

  聚焦做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與健康四大主導產業,做強智能家電、裝備制造、精細化工三大優勢產業,到2025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新增15家以上百億級制造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4000家……更清晰的“路線圖”、更明確的“任務書”、更緊迫的“時間表”,讓各區各部門勇於擔當、全力攻堅。

  細細梳理一條條新政策,決心前所未有,力度前所未有,措施前所未有——

  統籌招商引資,全力做好產業項目全流程跟蹤服務、全周期閉環管理﹔強化用地保障,力爭5年內統籌新增和盤活工業用地約50平方公裡﹔優化企業服務,試點“陽光代辦”機制,設立“不能辦”兜底窗口……堅持“產業第一”,這是擲地有聲的承諾,更是矢志不渝的行動。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