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廣東省一些出海水道內非法洗砂洗泥活動多發 協同監管打擊不力

2021年10月09日09:33 | 來源:生態環境部
小字號
原標題:典型案例丨廣東省一些出海水道內非法洗砂洗泥活動多發 協同監管打擊不力

  2021年9月,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廣東發現,廣東省對一些出海水道內非法洗砂洗泥行為打擊不力,河道水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根據群眾信訪舉報,督察組對出海水道內非法洗砂洗泥問題進行明查暗訪,並將有關問題線索交廣東省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

  一、基本情況

  在廣東省一些出海水道內,不法分子為牟利私自改裝船隻,對海砂進行沖洗或浸泡,甚至將集裝箱船、平板船改裝成洗泥作業平台,沖洗建筑垃圾、棄土或淤泥生產建筑用砂,高濃度含鹽廢水或泥漿水、渣石直排河道,局部水域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突出。督察組進駐后將洗砂洗泥問題作為重點案件向廣東省進行交辦,廣東省迅速組織有關部門成立專案組,開展聯合執法行動,一舉查獲12艘涉嫌非法洗砂船隻,並明確要建立完善長效機制,突出標本兼治,加快理順部門職責,嚴厲打擊非法行為。

  二、主要問題

  (一)非法洗砂洗泥活動多發

  近年來,一些洗砂洗泥船隻不顧生態破壞和水環境污染,聚集在出海水道內洗砂洗泥。督察發現,洪奇瀝水道、虎跳門水道、容桂水道等水域,均有大量非法洗砂洗泥船隻聚集。這些船隻滿載建筑棄土、淤泥或海砂,白天停泊在河道內,深夜就熱火朝天作業,不到天亮就收工。在虎跳門水道,一些船隻甚至在白天明目張膽借助其他貨船掩護開展海砂淡化作業。

圖1 2021年8月9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洪奇瀝水道在白天密集停泊著滿載砂土的各類洗砂運砂船舶

圖2 2021年8月9日督察組現場督察使用無人機拍攝,洪奇瀝水道鉤機洗泥泵船在深夜作業

  (二)大肆破壞河道生態環境

  督察發現,非法洗砂洗泥船隻設備簡陋,在出海水道內沖洗海砂、山砂、河道港口疏浚物、建筑棄土甚至來源不明的泥土混合物或建筑垃圾,沒有任何環保措施,大量泥沙廢水直排河道,在水面形成大面積黃色污染帶,影響惡劣,群眾舉報不斷。督察了解到,非法洗砂船淡水洗海砂作業時長一般約5小時,每次取用淡水8000噸以上。調閱有關部門數據顯示,有些洗砂船直排河道的廢水不僅含有大量鹽分,化學需氧量濃度也遠超《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一級標准。非法洗泥活動中,一艘載重2000噸的運泥船每完成一次洗泥作業,就有數百噸細泥和渣石排入河道,改變河床形態,威脅行洪和航道安全,對水生生物棲息繁衍和河道水質帶來不利影響。

圖3 2021年8月11日督察組現場督察使用無人機拍攝,洪奇瀝水道一艘洗砂船洗砂作業產生的泥沙廢水直排,在水面形成明顯的黃色污染帶

圖4 2021年8月17日督察組現場督察使用無人機拍攝,虎跳門水道一艘洗砂船利用貨船遮擋正在泡洗海砂

  (三)協同不力影響整治效果

  近年來,廣東省相關部門雖已多次開展聯合打擊出海水道內非法洗砂洗泥活動,但因涉及砂石資源、取水、排污、船舶運輸和水上交通安全等多個領域,有關部門職責分散,各管一塊,未能形成合力。有關地市和部門雖然也多次開展聯合執法,但未能形成有效震懾,導致作業船隻和監管部門“打游擊”,非法洗砂洗泥活動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三、原因分析

  廣東省有關部門重視不夠,主動作為不足,既沒有充分整合各部門職能,形成合力,進行有效嚴厲打擊,也沒有及時進行引導規范,導致非法洗砂洗泥現象長期存在。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