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深圳:鼓勵市民做公共衛生事件“吹哨人”

2020年10月04日10:24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鼓勵市民做公共衛生事件“吹哨人”

  不分類就丟垃圾要開罰了,市民可通過熱線舉報公共衛生事件瞞報行為了,學齡前兒童須在成年人陪同下乘電梯……10月1日起,深圳市一批事關經濟發展和市民生活的新規正式實施。

  公共衛生事件“吹哨人”受保護

  《深圳經濟特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今年10月1日起實施,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后全國首個頒布施行的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法規。條例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公共衛生熱線等多種方式反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信息,舉報有關遲報、謊報、瞞報、漏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行為。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提供必要保護,對非惡意報告的單位和個人,不予追究法律責任。

  不僅“吹哨人”受到保護,監測“哨點”也更多。深圳的口岸、機場、火車站、長途客運站等重點公共場所作為哨點單位,應形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業監測網絡,發生相關情況時,要2小時內上報。

  丟垃圾不分類正式“開罰”

  本月起,市民不分類就丟垃圾,將被處以50至200元罰款。《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於9月1日起正式實施,經過一個月的警示期后,10月起正式“開罰 ”。

  條例將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類別。家庭廚余垃圾的投放是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重點,要求瀝除油水,在指定時間段拆袋投放至專門的垃圾筒。

  當前,深圳市3500多個物業小區和1600多個城中村都已經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電梯困人須30分鐘內趕到現場救援

  深圳高樓多,電梯安全備受關注。據統計,深圳市發生的電梯安全事故當中,電梯滯留或困人佔到近兩成。今天起正式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電梯使用安全若干規定》明確規定,電梯發生困人故障的,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接到故障通知后須於30分鐘內趕到現場,迅速採取應急救援措施。

  該若干規定還增加了有關電梯乘用人文明乘梯的相關條款,包括不得在電梯內嬉戲、打鬧、蹦跳,學齡前兒童和其他行動不便利人員應當在成年人陪同下乘用電梯等等。

  前海逐步放寬或取消境外投資者准入限制

  《深圳經濟特區前海蛇口自由貿易試驗片區條例》和《深圳經濟特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條例》10月1日起實施,進一步擴大投資開放。在外商投資准入管理模式上,除“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外,創新提出“非違規不干預”的管理模式,以探索高水平的外商投資監管服務機制。

  同時,相關條例不斷降低投資門檻,逐步放寬或者取消境外投資者在金融、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醫療衛生等領域准入限制措施,探索對港澳企業在自貿片區內投資取消所有准入限制條件。

  社會組織提起公益訴訟可減免訴訟費

  全國首個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地方性法規《深圳經濟特區生態環境公益訴訟規定》今起實施,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建立環保禁令制度,對污染環境的行為可以訴訟期間就及時“喊停”。

  該規定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明確社會組織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可申請緩交﹔社會組織敗訴,可申請減免訴訟費用。同時設立生態環境公益基金,用於支付環境公益訴訟的費用以及生態環境損害的修復等。(記者 李舒瑜)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