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沙灣往事》是這樣煉成的

2020年07月26日10:33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花木蘭》《沙灣往事》是這樣煉成的

  《花木蘭》劇照

  韓真

  周莉亞

  近幾年,“80后”舞劇導演韓真、周莉亞聲譽鵲起,她們以聯合總導演的身份創排了多部舞劇,兩度摘得“文華大獎”。如今,兩人的作品《花木蘭》將於廣州藝術季2020期間上演,《沙灣往事》《永不消逝的電波》也將於下半年登陸廣州大劇院。

  7月24日晚,這對“舞壇雙子星”做客廣州大劇院“名家講壇”,與觀眾分享創作感受,“同一部戲,在觀眾席看和在側台看,感覺完全不一樣。”兩位編導感嘆道。但是,她們對自己的工作,依然愛得深沉。

  《花木蘭》打頭陣

  三部作品將陸續登場

  大型原創民族舞劇《花木蘭》,是由中央歌劇院聯袂寧波歌舞劇院打造的一代巾幗英雄史詩。作為廣州藝術季2020的參演劇目,該劇將於8月12日、13日晚在廣州大劇院上演。

  《花木蘭》吸收了中國傳統舞蹈剛柔並重的特色,以現代編曲手法重新整理中國傳統民間曲調,再現這一傳誦千年的傳奇故事,以“孝”“忠”“勇”“節”“愛”為主線進行串聯,講述了北魏時期一位美麗少女走向巾幗英雄的旅程,打造出一條“自我發現”與“自我認同”的故事線。舞台融入現代舞台科技元素,重塑一代巾幗英雄史詩。

  《花木蘭》主創班底均由我國一流藝術家擔綱。總編導由周莉亞和韓真擔任,編劇由詩人、詞作家朱海擔任,國家一級作曲杜鳴擔任譜曲。主演陣容同樣強大,飾演花木蘭的是現任中國歌劇舞劇院演員、“荷花獎”金獎獲得者郝若琦。

  除《花木蘭》之外,周莉亞和韓真任總導演的另外兩部舞劇也將於今年下半年登陸廣州大劇院,分別是10月31日、11月1日上演的《沙灣往事》和12月4日~6日上演的《永不消逝的電波》。

  《沙灣往事》的生活質感怎麼煉成?

  廣東音樂、繪畫、民俗上台,煲出“廣東味道”

  韓真、周莉亞是北京舞蹈學院的同學。韓真低調不太愛講話,周莉亞則很外向。但他們是默契合作的親密搭檔,《沙灣往事》是兩個人擔任總編導的第一部作品。

  2014年,創排《沙灣往事》時,兩人看重真實的生活質感。由於這部舞劇主打廣東地域文化,所以用了廣東音樂、磚雕石雕、廣東的繪畫、廣東的民俗……最終將“廣東味道”綜合地呈現在舞台上。這部舞劇不僅榮獲了第十五屆“文華大獎”,還獲得了“五個一工程”獎,從此兩位編導聲名鵲起。

  “做《沙灣往事》要做的准備很多。”周莉亞說,“專門向音樂人學習,到廣東民族樂團求教,主演黎星還學了高胡。英歌舞、打鼓我們都要學。創造也是學習的過程。”韓真也因為這部劇了解了廣東音樂五架頭,“我對高胡的印象尤其深刻,它的音色讓人產生強烈的共鳴”。

  說到嶺南文化,周莉亞的感覺是“溫潤”,“這裡的人文、氣候、民俗,都給我這種感覺。” 韓真則表示,“不爭不搶,不緊不慢。這裡的人低調務實,該做的事情一定都會做好。”

  諜戰片排成舞劇,怎麼講故事?

  運用肢體語言,放大動作細節

  兩人擔任總導演的《永不消逝的電波》同時獲得了“文化大獎”和“五個一工程”獎。

  這部諜戰類型的舞劇,怎麼排?創作之初,不少人都提出了這個疑問。對此,韓真表示:“最大的挑戰就是最大的機會,地下工作者需要偽裝,接頭的時候,很多場合都不適合開口說話,需要運用肢體語言。於是,我們在劇中將各種細節放大,讓每個動作都具有多重意義。”

  周莉亞表示:“創作需要沖動,興奮就是創作的動機。我們用多線條空間敘事的方式去做《永不消逝的電波》,結合自己平時的積累,發現並沒有那麼難,排起來很順暢。一扇門打開之后,就有無窮無盡的可能。”

  不少觀眾對《沙灣往事》中《雨打芭蕉》舞段和《永不消逝的電波》中《漁光曲》舞段印象深刻。“舞劇中既有敘事性舞段,也有展示性舞段,《雨打芭蕉》和《漁光曲》舞段即是后者,編導在鋪排時會有各種考慮。” 周莉亞解釋道。

  “花木蘭”身高176cm,男女雙人舞怎麼編?

  大轉台來解決,避免大托舉

  《沙灣往事》后,韓真和周莉亞又共同擔任了舞劇《杜甫》《花木蘭》《永不消逝的電波》的總導演。在《花木蘭》中,兩位編導運用了“圓”的概念。“這是中國人的一種美好願望,和戰爭形成對立。”在兩位編導看來,花木蘭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更像當下的女性。

  女主角郝若琦身高偏高,有176cm, “在舞蹈設計上盡量避開木蘭和衛將軍的雙人舞,隻編排了兩段。第一段是將軍和木蘭夜間相遇,視覺上是兩個男人在對打,而不是一男一女的雙人舞﹔第二段是將軍撿到銅鏡、意識到木蘭可能是女郎之后的一段雙人舞,用大轉台來解決,避免大托舉。這也是木蘭在劇中為數不多的一次女裝。”周莉亞透露:“轉台的速度根據劇情要求,節奏快慢不一,演員在轉台上跳舞非常不容易。”(記者 張素芹)

(責編:李語、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