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構建海陸空立體交通網

2020年07月15日16:32  來源:惠州日報
 
原標題:交通帶動產業 助建一流城市

    外貿船駛入惠州港通用碼頭。 惠州日報記者黃旭新 攝

外貿船駛入惠州港通用碼頭。  記者 黃旭新 攝

    高速公路上車流順暢。 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高速公路上車流順暢。 記者 鐘暢新 攝

    惠州南站是地方重要交通樞紐。 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惠州南站是地方重要交通樞紐。 記者 張藝明 攝

  惠州市區惠博大道東江旁,贛深高鐵劍潭東江特大橋正在進行連續梁施工,明年底,這條連接惠州市區和深圳的高速鐵路將建成通車﹔

  惠州機場跑道上,一架架飛機起起落落,隨著暑假即將到來,惠州機場將迎來暑期航運旺季﹔

  南海之濱,惠州港碼頭貨運輪船不斷駛入,去年惠州港轄區貨物吞吐量首次突破億噸大關,同比增長12.25%……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素有“嶺東雄郡”“粵東門戶”之稱的惠州的交通建設主戰場上,到處是一幕幕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今年是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夯基立柱的重要一年,也是交通路網全面提速建設、與大灣區城市實現互融互通的關鍵一年。

  面向未來,惠州大力構建開放新格局,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高效的海陸空立體綜合交通體系,致力於打造大灣區連接粵東、粵北以及閩贛地區的樞紐門戶,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進出通道

  “兩環八射”助力中心城區15分鐘上高速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對外聯系通道,提升內部聯通水平,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運作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惠州市中心區已基本具備對外通道提速擴容的條件。中心區外圍高速公路條件較好,外部通道四通八達。為實現惠城中心區與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快速聯通,結合中心區現狀交通需求、道路條件及未來發展,惠州正分批推進一批道路(或節點)安全提升和改造,形成市區“兩環八射”快速進出城體系,實現中心城區15分鐘上高速公路,並按近期/中期/遠期推進實施。

  據介紹,“兩環”是指三環路和四環路,“八射”分別為小金河大道(+惠博大道)、金龍大道、惠澤大道、惠澳大道、演達大道、鵝嶺南路(+仲愷大道)、金愷大道、永聯路。其中,鵝嶺南路(+仲愷大道)、金愷大道、永聯路已完工通車,金龍大道、小金河大道是通過新建高架橋、下沉通道、人行天橋等方式實施快速化改造。其中,金龍大道按照城市主干道、設計車速每小時60∼80公裡、雙向10車道的標准進行建設。同時,規劃將在廣惠高速與金龍大道交叉處新增長坑互通(暫定名),直接連通金龍大道。

  高速公路

  惠城中心區周邊高速公路出入口將加密到18個

  在河惠莞高速公路建設現場,施工方採取多工序同步、分段作業的方式,加速推進項目建設,力爭年底如期通車。

  河惠莞高速建成通車后,將與惠大高速、廣惠高速、長深高速一起圍繞中心區形成環狀高速,不僅方便惠州市內城市組團的聯系,前往廣州、深圳、東莞周邊也將更加便利。根據規劃,惠城中心區周邊高速出入口將加密到18個。

  目前,惠州已通車高速公路15條,總裡程達到755.188公裡,“七橫五縱一聯”高速公路網主骨架基本形成。隨著今年5月《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0-2035年)》正式印發,全省正在開展高速公路網修編,惠州結合正開展的高速公路網修編工作,計劃打造惠州市域“八橫九縱五加密”高速公路網總體布局。規劃到2035年,惠州高速公路網系統總長達1500公裡左右。

  按照計劃,惠州今年將建成河惠莞高速惠州段、汕湛高速惠清段、惠河高速白石互通,加快建設韶惠高速惠龍段、深汕西高速改擴建工程、廣惠高速長坑互通,啟動環稔平半島高速公路建設。

  軌道交通

  高鐵和城際加速深惠同城化

  為形成協同發展優勢,惠州將加快構建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網絡,大力推動高鐵、城軌、高速公路互聯互通,打造若干個多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的綜合樞紐。

  軌道交通建設方面,惠州正重點推進贛深高鐵、廣汕鐵路兩條高鐵大干線建設。除了建成和即將通車的高鐵,規劃中的高鐵動向也備受關注。深圳至汕尾鐵路、廣州至河源鐵路此前被列入2019年廣東省重點建設前期預備項目計劃。如果這兩條鐵路建成通車,加上廈深高鐵、贛深高鐵、廣汕高鐵,惠州未來將擁有5條高鐵線,成為名副其實的“高鐵大市”。

  惠州積極協調莞惠城際加密車次,加快城市軌道規劃,同時促成深惠城際落地。今年3月20日,深圳市地鐵集團舉行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項目工可研合同簽約儀式。

  項目中有深汕高鐵、深惠城際、深大城際3條鐵路直接連接或經過惠州,包含已通車運營的廈深鐵路,以及在建贛深高鐵,惠州與深圳之間未來將有3條高鐵、2條城際共5條軌道交通相連,深惠之間通勤出行將更便捷,兩座大灣區東部城市也有望加速同城化進程。

  海空交通

  惠州機場覆蓋全國80%省會及主要城市

  作為深圳機場的重要補充,惠州機場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自2015年成功復航以來,惠州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連年飛速增長,去年突破255萬人次大關,距離2018年7月突破100萬人次大關僅隔了一年半時間,增速在全國支線機場中名列前茅。

  隨著航線陸續增加以及客流量迅猛增長,惠州機場的航站樓及配套設施越來越難以滿足機場發展需求。去年8月28日,惠州機場擴容擴建航站樓及配套工程完工,T2航站樓正式投產啟用,連同原有的T1航站樓,惠州機場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在《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惠州機場被定位為干線機場,主要服務惠州、汕尾、河源以及深圳東部、東莞東部地區,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

  今年,惠州機場飛行區將改造2個聯絡道,新建1條長2400米的民航專用滑行道,同時擴建8∼9個停機位,爭取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萬人次。截至今年7月3日,惠州機場已開通45條航線,覆蓋全國80%的省會及主要城市。

  作為海港建設的重要一環,惠州港也將迎來重大發展。去年,惠州轄區貨物吞吐量首次突破億噸大關,達1.087億噸,同比增長12.25%。今年,惠州將加強惠州港口資源統籌,繼續完善“惠鹽組合港”機制,強化深惠港口企業合作,提升港口建設運營水平,為惠州海空運輸“比翼齊飛”奠定堅實基礎。(記者 戴建 劉豪偉)

(責編:肖錕、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