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街坊出門做足防晒措施 羊城晚報記者 陳秋明 攝
7月13日11時26分,梅州大埔縣氣象部門對當地發出高溫紅色預警信號,表示當地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達到39℃以上。這是廣東省今年入夏以來,首個發出高溫紅色預警的市(縣區)。廣東省氣象台稱,7月13日大埔錄得39.1℃高溫,是廣東今年入夏以來測得最高氣溫的國家級氣象觀測站。截至13日17時,大埔周邊的多個粵東、粵北市(縣區),均發出高溫橙色預警﹔佛山、順德、三水、德慶、陽山等地也發出高溫橙色預警。預計廣東地區高溫情況仍將持續。
記者13日觀察廣州市氣象台官網的“廣州觀測實況”發現,14時45分、14時50分、16時05分等時段,花都區赤坭鎮西邊村、花都區花東鎮桑梓路、海珠區南華西街德和新社區等地自動氣象站,分別報出39.5℃、39.4℃、39.8℃的實測全市最高溫。對於廣州個別自動氣象站報出的超39℃的氣溫,記者從廣州市氣象台獲悉,自動氣象站發布的實時監測數據,目的旨在使公眾盡快獲取氣象信息,僅具參考作用,和最終發布結果可能存在差異。受設置條件所限,個別自動氣象站放置的位置在樓頂,監測出來的氣溫會較其他站點明顯偏高。為減少偏差,廣州目前採用五山氣象站的氣溫數據作為預報數據。12日20時至13日16時,五山站氣溫為28.2℃-36.5℃。
11日在菲律賓以東形成的“台風胚胎”熱帶擾動,引起不少人關注。13日,不少網友前往廣東省氣象台新浪官方微博“@廣東天氣”,留言“盼風”。但“@廣東天氣”回應眾多“盼風”的網友表示,“還只是個擾動,各位期望不要太大”。
如何才能“短期降溫”?省氣象台監測數據顯示,13日14時許,湛江、江門、中山、惠州等地獲得局部降雨。對於這類“及時雨”,省氣象台表示,各地仍需注意防御局地雷電、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及其引發的次生災害。
由於廣東各地已持續多日晴熱少雨,氣象台提醒市民及時補水和高溫時避免外出,亦需注意家居用火安全和森林火險隱患。(記者梁懌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