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海關所屬灣仔海關船管科張漢平站好最后一班崗。
上崗前,他換上制服,對著鏡子反復調整帽子和肩章,一絲不苟。
“我以前開的是832艇,那個船比這個大多了……”出任務途中,一聊起海上緝私的經歷,性格內斂話不多的老張總有講不完的故事。
登臨檢查,工作人員搭上梯子,老張一個箭步上前穩住梯子,保護同事登船。
拱北海關所屬灣仔海關船管科關員對來往港澳小型船舶進行登臨檢查。
老張的一位老領導特地為他作畫,畫中的老張憨態可掬,開著小船,望著遠方。
下班前,老張用抹布仔細擦拭駕駛台和方向盤,想到這可能是最后一次摸眼前的方向盤了,不自覺地多擦了兩遍。
回家前,老張又檢查了一下船頭,將纜繩整理好。
“記得多回來看看!”同事們站在船頭與老張依依惜別。
他叫張漢平,同事們喜歡叫他老張。老張是拱北海關所屬灣仔海關小型船舶監管科職工兼船長,開船35年、當過兵、查過走私、去過西沙……6月5日,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
老張所在的灣仔中途監管站成立於1998年,是全國四大中途監管站之一,位於濠江西畔,與澳門一水之隔,主要職責是對進出境途經珠江口磨刀門水道的來往港澳小型船舶及其貨物、物品實施24小時中途監管。
有著37年黨齡的他,曾駕駛832艇查獲走私案件數不勝數。當兵出身的他不僅能沖鋒陷陣,對船舶技術的鑽研也是格外認真和在行。他是海關系統為數不多的船舶監造驗收專家,共監造緝私艇38艘。珠海市“打黃掃非”先進個人、個人三等功、拱北海關優秀共產黨員……榮譽背后,是三十多年如一日的勤懇奉獻。
下午3時許,在自己駕駛的監管艇上,一束祝福的鮮花讓老張熱淚盈眶。備航、查船、待命……這是他最日常的一天,也是他最難舍的一天。
“記得多回來看看!”同事們站在船頭與老張依依惜別。濠江上夜色璀璨,老船長的故事告一段落,而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採寫:本報記者 許暉
攝影:本報記者 趙梓
通訊員 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