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鵝潭核心區規劃效果圖
現今白鵝潭有了新的定位:廣州西翼CBD。在上周五召開的廣州市規委會上,白鵝潭商務區規劃和城市設計整合優化獲得通過,整個白鵝潭商務區面積達到36平方公裡,約為6個珠江新城﹔大手筆規劃13條軌道交通線路,讓廣州西部高效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
最好最優空間留給商務和產業 設立地標建筑
白鵝潭商務區項目位於荔灣區中部,北至大坦沙,西至荔灣區界與花地河,東至珠江,南至三枝香水道。面積約3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6平方公裡。整個白鵝潭商務區以花蕾路為界劃分為一區和二區兩部分,包括1個核心區、11個功能組團。
一區將推進塞壩口、石圍塘地區的濱江舊廠整體收儲,統籌開發,推動白鵝潭核心區的建設,包括五大功能區:核心區、如意坊-沙面歷史文化組團、大坦沙健康醫療組團、廣佛黃金商貿組團、花地河北組團。
本次規委會審議的是一區,面積約16.4平方公裡,水域范圍2.8平方公裡。一區擁有三江六岸絕佳珠江景觀資源,濱江岸線共計長達19公裡。規劃提出,對標紐約、芝加哥、東京等世界級中央商務區,全力打造廣州中心城區西翼CBD﹔而白鵝潭商務區核心區現行控規的功能配比仍需優化,商務辦公功能仍有提升空間。
規劃提出,要將白鵝潭打造成為粵港澳產業金融集聚區、數字經濟產業中心、高端醫療健康中心、文化創意時尚中心。要把最好最優的空間留給商務和產業,引導商務及公共功能向濱江、地鐵站等優質空間周邊集聚,優化地鐵站點周邊500米范圍內的用地功能配比。規劃提出,白鵝潭可承載的商務辦公規模在2000萬~2500萬平方米。其中,沿江500~800米打造CBD核心區,商務辦公規模控制在1300萬平方米。預計2020~2022年可提供100個優質商務地塊,計劃引入具備金融、科技、商業等屬性的世界級優勢企業,提升區域綜合價值。
高度控制方面,珠江、花地河濱水一線建筑高度控制在30~60米,在白鵝潭樞紐、石圍塘總部、塞壩口廣佛商貿總部設立地標建筑。
地鐵43號線經過白鵝潭還要新增4條跨江通道
規劃提出,打造以軌道核心的公交系統,提升高強度開發商務區的通勤出行服務能力。共規劃13條軌道,規劃站點800米半徑覆蓋商務區約90%的商務辦公地塊。其中,城際1條:廣佛江珠城際﹔城市軌道12條:廣州地鐵1、5、6、10、11、22、25、28、43號線、廣佛線、佛山地鐵8、11號線。規劃還擬在佛山地鐵8號線(滘口-石圍塘)增設塞壩站,提高五眼橋地區軌道服務水平。
未來白鵝潭以城際鐵路、高速城市軌道為骨架,快速直達廣佛主要樞紐、重點功能區,高效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通過廣佛江珠城際直達珠江西岸主要城市﹔以高速地鐵22號線直連白雲國際機場、白雲站、廣州南站、南沙副中心,通達東莞、深圳﹔以快速地鐵25號線直達珠江新城、金融城、黃埔臨港商務區,連通廣州東西兩側CBD地區﹔以地鐵1號線、環線11號線串聯廣州中心區、火車站、廣州東站等。
交通方面共規劃形成9條廣佛銜接道路(白鵝潭商務區-南海),較原規劃增加3條,較現狀增加6條。此外,落實4個既有規劃跨江通道:大坦沙大橋、河沙南路通道、珠島花園南側過江通道、如意坊隧道﹔新規劃4條跨江通道:同心隧道、規劃三路·海北三鄉路過江通道、大坦沙通道(兩條)。(全媒體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規資宣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