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佛山一環西拓工程北環段迎來全線通車,三水交通進入快速路時代。/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三水二橋南延線接進港路交口處,工人正在安裝交通燈。/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6月30日下午4時許,一輛輛汽車駛過寬敞明亮的白坭隧道,宣告佛山一環西拓工程北環段金港路至桂丹路公路工程順利通車。這同時標志著佛山一環西拓工程北環段全部完工,三水交通進入快速路時代。
在佛山一環版圖上,一段超3公裡長的新建道路,連接起桂丹路與三水二橋並形成環線,引領三水與禪城、南海中心城區及其他重要城市組團間的快速連通,推動佛山西北片區加速崛起。
三水首條地下行車隧道建成
一環西拓是佛山一項重大交通工程。據市路橋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一環西拓工程北環段始於佛山一環官窯立交,沿東西二線、碧雲路、三水二橋及南延線連接桂丹路,再由桂丹路連接佛山一環,路線全長49.765km,道路等級為一級公路標准兼顧城市道路功能,建設方式主要是對沿線的信號燈路口進行快速化改造,主路為雙向六車道,輔路為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主路為80km/小時,輔路為50km/小時。
一環西拓北環段從2016年11月18日開工建設,由五個項目組成,分別是塘西大道跨線橋、水都路跨線橋及白金線改造工程﹔國道G321線三水區雲東海跨線橋工程﹔ 佛山市桂花島至仙湖段改造工程﹔ 三水二橋至進港大道匝道工程﹔ 金港路至桂丹路公路工程。其中前4個項目已於2019年12月25日建成通車。
市路橋公司透露,項目改造前,道路沿線開口較多,大的交叉口採用紅綠燈信號控制,小的交叉口多採用中央分隔帶直接開口。沿線產業園區發達,貨車佔比較大,導致沿線道路運行速度降低,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增加了公路運營管理成本。項目改造后,封閉了較多中央分隔帶開口,大的平面交叉口改造為跨線橋或下沉式隧道,地方道路通過輔道接駁,實現了主線交通的快速化。
佛山一環西拓工程北環段項目管理處總工程師陳曉光介紹,白坭隧道是一環西拓北環段難度最大的節點,也是三水首條地下行車隧道。全長1298米,北通金港立交橋,南接進港大道,整體淨空29米,為雙向6車道,左右外側接7.5米寬的輔道,最高限速為80公裡/時。與其他隧道不同,白坭隧道內設置多處漸變透光口,隧道內光線由明漸暗,有利於駕駛人員適應隧道內的行車環境。
推動佛山西北片區加速崛起
一環西拓北環段建成通車,將讓三水、南海兩區直接受益,在三水中、南部板塊和南海中、西部板塊之間形成了一條環形快速通道:東西二線-碧雲路-三水二橋-桂丹路-佛山一環西線,而在這個快速環路之間已形成多個點狀分布的產業園區,包括樂平工業園、國際水都飲料基地、白坭工業園、獅山產業園等。
“一環西拓工程北環段對內連接三水四個鎮街,對外與佛山一環連接,是一項重點交通項目。”陳曉光表示,一環西拓北環段建成后,在交通設施充分對接的有利支撐下,未來南海、三水兩區以及肇慶大旺等地可進一步以交通帶動產業融合,促進產業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共同構建結構優化、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協調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有利於推動佛山西北片區產業集聚區的加速崛起。
同時,一環西拓北環段將南海的獅山、丹灶和三水的西南、雲東海、三水新城、樂平、白坭等鎮街節點串聯,有利於提升西部片區的交通區位,進一步加強三水的南部板塊、北部板塊和中部板塊之間的交通聯系。
一環西拓南環段目前工程進展如何?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南環段由高明大橋至富龍大橋公路工程、龍翔大橋及引道工程、富龍西江特大橋工程三個項目組成。其中,高明大橋至富龍大橋公路工程路線全長29.65公裡,目前總體完成88%,其中楊西大道主線正在進行剩余路基路面施工,計劃2020年10月底前完成﹔ 第BHS-02標段施工進展總體順利,至目前廣明跨線橋主體已完成,路基完成95%,計劃2020年12月底完成。龍翔大橋及引道工程路線全長約15.065公裡,計劃2022年底前完成。富龍西江特大橋工程路線全長約5.805公裡,計劃6月底7月初開始主橋承台施工,計劃2023年初完成。(記者林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