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以客家美食為媒推進“粵菜師傅”工程

2020年06月26日08:32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傳統“硬菜”加速城鄉致富

  熱鍋下油,緊接著把生姜、朝天椒、蒜苗等配料放入,頓時,香辣味彌漫在后廚……每日17時30分后,85后“粵菜師傅”劉文宏便在后廚忙活著,熱汗涔涔。

  此刻,位於韶關南雄市雄州街道的“劉小廚紙包菜館”已沒了空桌,不少尋味前來的食客需要排隊才能一品美食。劉文宏是這家新餐館的老板,也是主力大廚。18歲入行的他,輾轉在韶關、珠三角等地餐飲企業工作了10余年。

  自實施“粵菜師傅”工程以來,韶關舉辦了各類培訓活動,去年,劉文宏抓住機遇主動報名參加,經過系統培訓,不僅在廚藝上得到了提高,更獲得了創業的勇氣和信心。如今,在相關創業政策的扶持下,劉文宏圓了自己的“老板夢”。

  培養大批技能人才和創業帶頭人

  “紙包魚來嘍,魚還沒熟,要在烤爐上再加熱10分鐘!”劉文宏淋上醬汁后,妻子在碟上撒上辣椒、蒜末,蓋上一層硅油紙給客人端去。

  10余分鐘過后,掀開硅油紙,香味扑鼻而來。這道色香味俱全的紙包魚,脫胎於南雄本土特色菜鄉村魚。與傳統制作手法不同,劉文宏創新方式,採用電烤爐與硅油紙結合的方式,給食客帶來不一樣的菜式體驗。此外,劉文宏還調制出標准化配方,“每個店員都能做,隻要按劑量調味就可以了”。

  “粵菜師傅的培訓老師告訴我們,要敢於創新敢於創業。”受到鼓舞的劉文宏產生了創業的想法,但由於手頭資金不足,他一度十分焦慮。了解到韶關市政府出台的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后,劉文宏喜出望外,第一時間申請了1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籌備數月后,今年5月26日,“劉小廚紙包菜館”正式營業。開張不到一個月,店鋪便順利走上正軌。

  “幾乎每天飯點時分,我們店都是客滿,還有不少客人要等位才能吃上。”談到未來規劃,劉文宏信心滿滿,“肯定是想多開幾間店,讓更多人品嘗到南雄風味”。

  在韶關,像劉文宏這樣的人還有許多。韶關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粵菜師傅”工程開展以來,韶關市圍繞區域民俗特色,為1400名農村勞動力和餐飲從業人員提供了烹飪類職業技能資格培訓、韶州客家菜師傅和專項職業能力培訓,培養了一大批烹飪技能人才和餐飲創業帶頭人。

  傳統“硬菜”助推農旅融合

  從南雄市區出發,沿著323國道驅車前往國家4A級景區——梅關古道。一路上,以“梅嶺鵝王”為招牌的特色農庄目不暇接。

  “梅嶺鵝王”是南雄鄉土特色菜肴,為韶關十大名菜之一,味道獨具特色,香辣可口。為進一步提高“梅嶺鵝王”知名度和影響力,去年,南雄市政府大力舉辦“梅嶺鵝王”廚師爭霸賽,為參賽者提供集中廚藝培訓。

  近兩年來,隨著粵菜師傅工程的推進,“梅嶺鵝王”成為當地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新“門道”。目前,從南雄市區至梅關古道景區30多公裡的國道兩邊,聚集著160多家大大小小的餐館、酒店和農家樂,無一例外都在經營“梅嶺鵝王”這道名菜。每天有400多名廚師熱火朝天地為游客提供上千隻“梅嶺鵝王”菜肴,通過“農村淘寶”等電商平台,每天還有上千隻“梅嶺鵝王”源源不斷銷往全國各地。

  由於銷路廣、價格穩,周邊養殖農家鵝的農戶熱情不斷高漲,不少散養戶紛紛改為規模養殖。據了解,目前梅嶺農家鵝養殖規模已達5萬隻,數萬名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直接拉動上下游經濟超億元。

  “舌尖上的美味”助推鄉村發展

  南雄市是韶關市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的縮影。

  目前,韶關以客家美食為媒介,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讓“粵菜師傅”工程成為城鄉勞動者脫貧奔康的“加速器”。截至目前,韶關已舉辦各類不同層次的烹飪技能培訓80多場,專題技能競賽近20場,約4000人從中受益,近1000人獲得中、高級以上烹飪技能職業資格証書。

  “粵菜師傅”在烹制出一道道民生“硬菜”的同時,也“烹制”出了鄉村振興、農旅融合、脫貧攻堅的“色、香、味、形”。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向縱深發展,不斷擴大培訓規模,拓寬就業創業渠道,講好粵菜故事,助推鄉村振興,加快粵菜產業鏈延伸,為保持就業穩定大局和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撐。”韶關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科工作人員田斌介紹,2020年韶關將再建兩個省級粵菜師傅技能培訓基地和兩個大師工作室,舉辦豐富的“粵菜師傅、客家韶品”競賽比武,帶動農旅評比和廚藝交流,讓粵菜產業鏈向更加規模化、標准化、特色化邁進。

  ■數讀

  ●2019年,韶關組織開展“粵菜師傅”技能培訓2305人次,新增就業創業3024人,獲得中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職業資格証書939人

  ●韶關2所技工(職業)院校新增學歷制烹飪專業學生220名,創歷史新高

  ●2019年,韶關建成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和省級大師工作室各2個,年培訓量可達600人以上

  (記者 范永敬 通訊員 黃思敏)

(責編:李語、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