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齊戰疫
ART AGAINST COVID-19
廣州美術學院抗疫主題作品雲展覽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Online Exhibition ofArt Works
with a Theme of Fight the Epidemic
主辦單位:廣州美術學院
Host: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承辦單位:廣州美術學院黨委宣傳部、科研創作處、美術館
Organizer:Publicity Department、Research and Creative Services Department、Art Museum of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展覽時間:2020年6月10日-7月10日
Duration:June 10th-July 10th,2020
展覽地點: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雲展廳)
Address: Art Museum of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Virtual Exhibition Halls)
前 言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給全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挑戰。面對這次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在抗擊疫情的嚴峻斗爭中,廣美人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與全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充分發揮文藝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的重要作用,紛紛拿起手中的畫筆,聚焦抗“疫”主題,創作了一大批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溫度的美術作品。由我校和星海音樂學院聯合制作、以我校師生抗擊疫情美術作品為背景的MV《祝你安好》,被“學習強國”推送,並被新華網、人民網、央廣網、南方+、廣東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刊播﹔李勁堃院長創作的宣傳海報《中國加油》被人民日報刊載﹔梁世雄、蔡克振老教授將他們為武漢所作的書法作品無償捐贈給廣東省博物館作為抗疫見証物﹔我校師生為省委宣傳部設計制作了一批疫情防控宣傳海報,聯手廣州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推出了病毒防范知識動畫短片﹔我校師生還將作品授權,支持新浪廣東政務中心與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聯合策劃的有聲海報公益宣傳,等等。師生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廣美人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正如校歌《我們要做時代的先鋒》中唱到的,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勇擔時代重任”,通過“藝齊戰疫”,踐行關注現實、服務社會的初心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廣美力量。
本次“藝齊戰疫——廣州美術學院抗疫主題作品雲展覽”精選了148件作品,涵括了眾多老中青藝術家精心創作的繪畫、雕塑、設計、書法、視頻等。這些作品以真誠的筆觸、獨特的視覺,描摹了人民戰“疫”的民間表情,記錄了生動感人的戰“疫”故事,傳遞了疫情之下全國人民團結、堅守的力量,彰顯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中國擔當。此外,本次展覽除今年春夏創作的抗“疫”主題作品外,為增強展覽歷史感,特甄選館藏醫護題材作品十余件參展。
“希望大家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發表的重要講話言猶在耳!新時代廣美人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秉承廣美的優良傳統,踐行文藝工作者的初心使命,關注社會,植根人民,不負時代,矢志前行!
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
謝昌晶
展廳入口
(識別二維碼觀展)
作品欣賞
第一單元:醫者仁心
在疫情最前線,醫護人員全力救治患者,搭建生命的通道,成為最美逆行者。他(她)們身穿白色“鎧甲”,義無反顧地奔赴疫情戰場,展現了心懷大愛的醫者仁心,亦由此成為抗疫美術作品的典型。家喻戶曉的專家、防護服與口罩下諸多不知名的醫護人員、口罩的勒痕以及防護服下濕透的衣背等等,成為疫情期間為眾人抱薪者的集體面相。
方楚雄《白衣天使》
楊學軍《逆行者》
陳朝生《沒有硝煙的戰場(之四)》
第二單元:眾志成城
中國用十天時間高速度建設雷神山、火神山兩醫院而震驚世界,與其說是中國基建與基礎工業的成就,毋寧說是中國人對生命前所未有的敬畏。網絡直播與新聞照片的傳布,使畫家更容易獲得直觀的印象,以雷神山和火神山為代表的傳染病醫院的建設,成為抗疫期間美術家關注的重要主題。這些作品既有宏大場景的表現,亦有建設細節的描繪。
張彥《雨夜空援》
陳侗《火神山之夜》
張振江《趕工火神山醫院》
第三單元:命運與共
停工停業,居家隔離,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業已內化為民眾自覺的集體行動。正是舉國上下的積極聯動與精誠合作,抗疫才取得現今持續向好的局面。關注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細節,於細微處見真情,是畫家們在描繪宏大場景以外的另一種敘事表達。
張弘《大年三十向武漢出發的援軍》
何楓《別讓生命從眼前流逝 致敬最可愛的人》
陳慧君《返穗》
第四單元:丹青寄寓
托物寄情是中國傳統文藝的重要類型,如獨天下而春的梅花寓意高潔堅強、催人立志奮發,青鬆則比喻堅貞不渝的志節。疫情主題繪畫中,有相當部分無關於具體人物形象的花鳥畫與書法,這些作品重新闡釋了傳統繪畫與媒介進入當下特定時代語境中,傳統寓意符號與文字書寫同樣也可以獲得感人的張力和奮發的力量。
郭紹綱《醫德高尚 無私奉獻》
梁世雄《英雄城市》
許敦平《風雪煉精神》
第五單元:圖像力量
在抗疫的視覺圖像中,海報所發揮的作用不亞於繪畫作品。因其具有直觀鮮明的視覺導向,亦使不少擅長繪畫的藝術家轉而創作更具傳播速度的海報作品。這些海報從宏大的主題敘事到日常生活的口號,立意巧妙,選詞凝練直白,在鼓舞士氣、振發民心、揭示病毒傳播路徑、警戒人們社交集聚等,以富有張力的視覺凝聚起強大的抗擊疫情的精神力量。
李勁堃《中國加油》
雷鳴《武漢挺住!》
葉正華《鐘義如山,眾志成城》
第六單元:抗疫指南
這些招貼海報以圖形與標題文字作為主要創作元素,以傳達主題、氛圍渲染、傳播迅疾為優勢,在人們抗疫指南與生活指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嚴峻的抗疫形勢中,以細膩、溫婉的方式告誡人們,遵循正確的防護方法與特定的防治理念,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鼓與呼的作用,它們展現了強烈的人文關懷,是疫情期間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董雨《人群不聚集》
黃瑾鈺《眾人》
司徒穎怡、羅文藝《辟謠系列小漫畫》
第七單元:歷史記憶——館藏醫護題材精選
廣州美術學院收藏的藝術品中,有為數不少的醫務題材作品。這些包含國畫、油畫、版畫、速寫等諸多種類在內的作品創作於20世紀初至21世紀初,其中不乏精品名作。它們表現了醫生、病人、救治、防護等關乎人民健康與衛生事業等主題,從奔赴於戰場上的無國界醫生白求恩到抗非典戰士,展現了現當代中國關於醫療的歷史與社會生活印跡。
段積余 《白求恩》
楊之光、鷗洋 《抗非典白衣戰士鄧練賢》
劉其敏 《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