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奔涌 創客逐夢大灣區

2020年06月06日08:35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后浪”奔涌 創客逐夢大灣區

  近期,雲洲智能研發的筋斗雲無人貨船在珠海萬山無人船海上測試場首航。南方日報記者 關銘榮 攝

  深圳華強北智方舟創客中心,創客研發出的視覺影像機器人解決方案。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攝

  走進位於深圳福田保稅區的深港協同創新中心,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下稱“創新創業工場”)內,是一派令人振奮的生機與活力﹔

  大灣區另一側,與澳門毗鄰的珠海橫琴新區,越來越多的粵港澳青年在此聚集,創新的種子不斷萌發,兩地的往來愈發便利﹔

  在東莞鬆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一個個富有生命力的高科技企業在這裡孕育,一項項改變生活的創新在這裡誕生……

  連日來,南方日報記者深入深圳、珠海、東莞等地的創新空間、創業基地發現,面對疫情下的經濟挑戰,大灣區的創新熱潮熱度不減。搶佔線上經濟風口、加速粵港澳三地互通、科技創新走向世界前沿,大灣區已成為三地青年創新創業的筑夢熱土。

  風口 互聯網經濟帶動創新熱潮

  “大數據統計顯示,‘澳覓’APP下載用戶達到260萬,注冊用戶有43萬。可以說,10個澳門年輕人中,有9.5個是我們的用戶。”

  剛過去的5月,澳門網絡傳媒發展有限公司、珠海城覓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江海濤異常忙碌。一方面,他忙於籌備5月28日上線的“澳門首屆線上展覽會暨開心購物節”活動,另一方面,則是要應對疫情期間快速增長的業務量。“今年2至5月,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80%。”

  今年35歲的江海濤是澳門最早向內地招收的本科學生之一,從澳門學校畢業后留在澳門工作,並取得了澳門居民身份。如今,江海濤獨立開發及運營的“澳覓”APP,已成為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創新型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台,被譽為澳門版的“美團”。而這家快速成長的澳門企業,其研發中心設立在珠海市香洲區的金嘉創意谷。

  “澳門基本上沒有互聯網公司,也缺乏培養互聯網人才的環境,因此在澳門組建技術團隊困難極大。”多方考慮之下,江海濤將“澳覓”的研發中心設立在珠海市香洲區的金嘉創意谷。他說,這很好地體現了珠澳兩地的優勢互補,珠海的人才、澳門的市場。

  同樣抓住線上經濟風口的,還有東莞的張峻彬。

  5月30日晚,雲鯨拖地機器人出現在演員劉濤的直播屏幕上。其提前預備的7000多件庫存“秒光”,單品銷售總金額超過2500萬元。

  這件機器人產品出自東莞鬆山湖的雲鯨智能科技(東莞)有限公司,其創始人張峻彬是典型的學院派起步的創業青年。2015年研究生畢業后,他跟隨“超級教授”李澤湘來到鬆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開始了創業新征途。

  “雲鯨創立在東莞、研發在東莞,如今產品能從這裡賣到國內外,這是我在東莞最大的收獲。”張峻彬介紹,雲鯨拖地機器人是全球首款實現自洗拖布的拖地機器人。2019年“雙十一”期間,產品Narwal雲鯨J1首發預售,2小時內銷售2700台,銷售額破千萬元。今年4月,雲鯨智能宣布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熱土 粵港澳互通打開發展新空間

  在深圳羅湖區東門中路旁,坐落著一家新開的面包店。落地玻璃的門窗,黑色木質的窗框,配上溫暖的燈光,獨具歐式風格。這家面包店,是由劉深煒等4名香港人回深創業開設的。

  去年底開業后,店鋪日均客流量一度達到140人,劉深煒拍攝的店鋪視頻,讓很多香港朋友也動心了。“這時候來深圳創業,就是看中了大灣區廣闊的發展前景。”劉深煒說。

  舒糖訊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創新創業工場的一家香港公司。該公司CEO何耀威介紹,前年公司加入創新創業工場,主要從事大健康領域的研究,如今,其智能穿戴已經在湖南、廣西等省份有代理商。他還透露:“公司相關研發技術已達標准,不久后就可以在香港申請上市。”

  何耀威告訴記者,來到合作區發展,最大的吸引力便是深圳政府提供了相關政策的便利。“這邊的政府不僅能夠提供相應的社會資源指引我們對接,還會通過專人對相關工商政策進行解答。”

  隨著大灣區建設不斷深入推進,粵港澳三地間互聯互通日漸便利,要素流通更加暢通,三地青年在灣區創業有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內地與澳門之間數據流動存在壁壘,而基於創新技術,可以實現信息合規共享,方便雙城生活。”畢業於澳門城市大學的李大銘,如今從事的科研工作,正是如何讓粵澳雙方往來流動更暢通。

  李大銘是珠海橫琴新區成立博士后工作站以來的第一個博士后。在橫琴從事科研的四年多時間裡,他通過珠澳跨域科研項目的核心技術攻關,和團隊一起開發了跨域多維電子圍網系統、跨域多維雲平台等城市大數據系統。“希望能夠促進珠澳跨境生活和工作的便利化,為大灣區的互融互通做技術支撐。”

  鋒芒 “希望成為世界無人船艇的領航者”

  在珠海萬山無人船海上測試場內,大大小小的無人船艇往來不息,這是全球最大、亞洲首個無人船海上測試場﹔在珠海高新區唐家灣畔,一艘如雙體艦艇的建筑屹立海面,這是中國首個無人船研發測試基地——香山海洋科技港。

  這些創新成果都源於珠海同一家創新企業——珠海雲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而雲洲智能的聯合創始人成亮,2010年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后,進入了香港一家外企從事機械工程師的研發工作。

  懷著創業夢,成亮辭去高薪,毅然前往珠海。

  近年來,雲洲智能已獲得無人船艇核心專利200多項,產品銷往國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走在全球無人船艇產業化前沿。“我們希望成為世界無人船艇的領航者。”成亮說。

  同樣是灣區筑夢,2017年,機器人競賽出身的魏基棟離開大疆后,與幾位同樣技術出身的好友一起從深圳來到東莞鬆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5個人擠在一間不大的辦公室裡,鬆靈機器人成立了。

  經過一段時間探索,魏基棟與團隊將目標鎖定在了機器人底盤。隨后,其產品的高可用性、易用性獲得了來自安防巡檢、園區物流、農業灌溉、科研教育等多個領域的肯定。

  “這裡的年輕人打造一個新的科技產品,迭代速度可能比硅谷、歐洲要快5到10倍,而成本卻大概隻需要它們的1/5到1/4——這就是粵港澳大灣區巨大的優勢。”曾孵化了大疆的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東莞鬆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創始人李澤湘這樣評價。(記者 梁涵 張秀娟 張仕婷 王韶江 劉梓欣 黃鶴林)

(責編:陳育柱、李語)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