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在線到老!看過來,最強在線教育品牌在這裡

2020年05月13日10:20  來源:谷雨DataNews
 
原標題:活到老在線到老!看過來,最強在線教育品牌在這裡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大中小學校和培訓機構“停課不停學”,2.65億在校生多數轉向線上課程,在線教育行業呈爆發式增長態勢。5月12日,廣州日報數據和數字化研究院(GDI智庫)發布《在線教育品牌TOP200榜(2020)》(以下簡稱《榜單》),以品牌規模、品牌影響力、品牌創新力和品牌美譽度四項指標綜合評估在線教育品牌的影響力。

  快跟隨谷雨君看看在線教育上榜品牌吧~

  榜單詳情

  01

  遴選對象逾900個

  設置四個一級指標

  《榜單》評價的在線教育品牌,主要以網絡為媒介,依托互聯網技術實現遠程教育、在線學習,主要包括在線教育平台和提供在線教育技術支持的品牌。 遴選范圍參考教育部教育APP備案名單、教育企業名錄、主流教育類移動應用程序等,綜合確定逾900個評價名單,涵蓋兒童教育、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語言學習、職業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工具等品類,具有廣泛代表性。 《榜單》以品牌規模、品牌影響力、品牌創新力和品牌美譽度四個關鍵指標進行評估,得出品牌綜合指數。

  02

  榜單前20強:

  賽道長跑者和后起之秀競爭上游

  前20強涉及六大品類,其中綜合類6個,中小學教育類5個,語言學習類4個,教育信息化工具類2個,職業教育類2個,兒童教育類1個。頭部品牌品類豐富,在線教育的市場細分化趨勢明顯。

  前20強中,有9個品牌創辦時間超過十年:“好未來”“滬江”“網易有道”“希沃”“新東方在線”“正保遠程教育”“科大訊飛教育”“華圖教育”“尚德機構”﹔有11個品牌創辦時間不足十年:“作業幫”“一起作業”“猿輔導”“粉筆”“凱叔講故事”“英語流利說”“騰訊教育”“阿卡索”“VIPKID”“跟誰學”“百詞斬”。在線教育頭部品牌均知名度高、優勢明顯、影響廣泛。

  03

  K12階段在線教育需求旺盛

  中小學教育品牌上榜數量最多

  上榜品牌中,中小學教育類和教育信息化工具類上榜數量居前兩位,分別有43個和41個品牌上榜,分別佔總數的21.5%和20.5%﹔語言教育類數量居第三位,有35個。以上三類品牌共佔上榜品牌總數的近六成。

  從榜單上看,前10強中,中小學教育類和綜合類品牌各佔四席,教育信息化工具類和職業教育各有一個品牌。榜首兩席均屬中小學教育類。

  我國中小學生數量龐大,K12階段在線教育擁有天然用戶群體。隨著社會教育觀念變化發展,家庭越來越重視青少年在線教育,對K12全學段和全學科的基礎課程培訓需求愈發旺盛。面對廣闊的藍海市場,除了自帶互聯網基因的在線教育品牌外,不少線下教育機構紛紛入局,鋪開K12在線課程輔導。

  教育信息化工具類上榜品牌數量僅次於中小學教育類。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VR/AR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諸多科技企業涌入在線教育賽道,探索新興技術的在線教育場景應用,教育信息化工具的研發成為在線教育行業的主流。

  綜合類品牌在榜單前20強中佔有6席,展現出品牌所屬企業(機構)強勁綜合實力。綜合類品牌通常始於行業中較早突圍、在細分市場中發展較為成熟的單一品類產品。經過長期的深耕,品牌在自有平台上逐漸拓展出其他門類,最終發展成為市場佔有率高,品牌效益良好的綜合類在線教育規模品牌。

  04

  七成品牌分布在“一線城市”

  廣東領航教育信息化工具行業

  上榜品牌來自全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9座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佔比達七成。

  從數量上看,北京最多,有88個品牌上榜,佔總數的44%﹔其次是上海,有28個﹔廣東第三,有27個(主要集中在廣州和深圳)﹔浙江第四,有18個(主要集中在杭州)。

  經濟技術較為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和教育重鎮城市成為上榜品牌的主要分布地區。北京優勢明顯。長三角城市上榜品牌佔總數的27%。上榜的廣東品牌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此外,湖南(6個)、福建(5個)、河南(5個)等省份上榜品牌數量也較多。

  注冊地為廣東的品牌20強企業(機構)全部分布在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其中多個上榜品牌隸屬知名度高、綜合實力強的企業,如:希沃(視源股份),騰訊教育(騰訊集團),知鳥(平安集團)。

  注冊地為廣州的10強品牌中,教育信息化工具佔一半,折射廣州在應用領先技術推動智慧教育建設上走在前列。廣州教育信息化起步早,廣州本土企業技術創新與教育教學場景深度融合,圍繞教育信息化的基礎支撐、應用創新等方面漸成優勢品牌。

  《榜單》認為,上榜品牌主要集中在教育資源豐富優質的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在線教育產品與服務具備打破地域和時間限制的特殊優勢,有助於緩解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降低教育成本,實現全國共享一線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

  由於技術覆蓋和學習習慣等因素,以往在線教育企業主要深耕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以線下教育為主。新冠肺炎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三、四線城市家長的教育觀念,隨著信息技術的推廣普及,可以預見,拓展“互聯網+教育”下沉市場是未來趨勢。

  中小學教育體現出剛性需求特征,該教育階段用戶規模大,在線中小學教育領域的供給規模不斷擴大,供給能力不斷優化,激烈的市場競爭趨勢短時間內不會改變。

(責編:陳育柱、李語)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