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5年來,橫琴自貿片區以營商環境為切入點,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努力構建與橫琴發展定位相匹配、與港澳自由港政策相適應、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創新機制,推動形成了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累計落地440余項先行先試舉措,平均2.8個工作日推出一項改革創新成果。
在橫琴新區綜合服務中心,從填報申請信息、打印申請資料到領取營業執照,皓昱科技(珠海市橫琴新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劉志洲隻花了約半個小時。
“得益於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和標准化的制度創新舉措,目前橫琴企業開辦時間由商事制度改革初期的4天縮短至3個小時,最快10分鐘可完成企業開辦。”橫琴新區工商局副局長彭九如介紹。
5年來,橫琴自貿片區圍繞企業開辦速度持續發力,在全國率先推出了“商事主體電子証照卡”,在全省率先啟動“証照分離”改革試點,推出商事登記標准化暨網上審批系統等各項創新舉措。
如今,在橫琴,企業開辦速度越來越快,涉稅業務辦理稅收也越來越方便。
“橫琴新區稅務部門‘非接觸式’辦稅很給力,我可以直接通過V-Tax平台給澳門新入職同事辦理社保增員業務。在網上申領發票,第二天快遞就免費送上門。”東西匯(橫琴)發展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歐陽圓圓介紹,疫情防控期間,橫琴新區稅務局給予針對性的政策輔導,700多萬元留抵退稅快速到賬,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
國家稅務總局珠海市橫琴新區稅務局副局長容梅介紹,橫琴新區稅務部門利用V-Tax可視遠程辦稅平台,積極拓展非接觸式辦稅,實現全國直辦“零跑動”﹔零距離精准輔導,為澳資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據統計,V-Tax平台近一年來累計受理涉稅業務超過25000宗,其中港澳跨境涉稅業務超過四成,平均為納稅人減少辦稅時間約30%。
社會投資類工程管理模式創新、施工許可辦理實行“一証兩書”清單管理制度,用電報裝業務辦理交互總時間從59天壓縮為10天……如今,政務服務水平已經成為橫琴自貿片區營商環境的一個“金字招牌”。
良好的營商環境應當保障公平競爭。橫琴自貿片區挂牌成立以來,在市場監管領域率先引入提示、免罰、聯合懲戒等清單管理模式,搭建了企業智能服務監管平台,形成了“三單一平台”市場監管模式,實現企業生命周期內的監管全覆蓋。
橫琴自貿片區還頒布了中國首部涉外仲裁單獨分列的國際仲裁規則《珠海國際仲裁院仲裁規則》,設立了國內首個專門解決金融糾紛的互聯網仲裁平台,率先成立珠港澳商事調解合作中心,初步實現與國際先進仲裁規則接軌。目前,珠海國際仲裁院有仲裁員497名,其中來自港澳台地區及外國籍仲裁員佔到仲裁員人數的44%,在全國仲裁機構中比例最高。
在知識經濟時代大背景下,知識產權已成為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橫琴自貿片區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改革,構建起知識產權“注冊、培育、使用和交易、保護、法制保障”五個環節全鏈條體系和“橫琴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平台。
一邊是產權交易,一邊有產權保護。橫琴新區工商局與橫琴法院合作建立知識產權侵權行政處罰與民事賠償相銜接機制,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實行“罰賠”並舉。橫琴自貿片區還成立了橫琴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聯盟,目前聯盟成員發展至126家,其中港澳機構31家。
據了解,橫琴自貿片區五年累計推出的440余項制度創新事項中,3項試點經驗入選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12項試點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根據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十項指標體系測算,橫琴整體營商環境進入全球前30名。
一系列制度創新催生經濟發展活力,橫琴自貿片區地區生產總值從2015年的126.8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401.24億元,年均增長26.40%。目前,全區實有商事主體超過5.1萬家,是商事登記改革前的60倍﹔企業注冊資本總額是改革前的33倍。單是2020年第一季度,橫琴新區新增外資企業287家,新增澳資企業21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