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在重點領域推動與港澳規則銜接

2020年04月22日13:29  來源:珠海特區報
 
原標題:橫琴在重點領域推動與港澳規則銜接

  戰“疫”期間,粵港澳深度合作的腳步不停歇。4月16日,橫琴新區發出首張港澳建筑企業進入內地經營許可的《營業執照》。中國建筑工程(澳門)有限公司順利“領証上崗”,成為第一家憑港澳資質獲准在橫琴開展經營、提供服務的建筑工程企業。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擴大內地與港澳專業資格互認范圍,推動內地與港澳人員跨境便利執業,在珠海橫琴等地開展試點,允許取得建筑及相關工程咨詢等港澳相應資質的企業和專業人士為內地市場主體直接提供服務。

  去年12月,珠海運用經濟特區立法權,出台了《珠海經濟特區橫琴新區港澳建筑及相關工程咨詢企業資質和專業人士執業資格認可規定》,港澳建筑企業及專業人士經備案即可在橫琴便利執業。目前,已有27名港澳建筑領域專業人士和7家港澳企業在橫琴申請備案。

  “這是廣東省首部明確引進港澳企業和專業人士到內地直接執業服務的地方性法規,也是通過地方立法將國家最新改革措施予以法制化的先行先試探索。”橫琴新區黨委副書記李偉輝表示,該規定為橫琴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進粵港澳深度合作提供了堅實保障。

  破冰探路,敢為人先。全國首家內地與港澳合伙聯營律師事務所——中銀-力圖-方氏(橫琴)聯營律師事務所在橫琴自貿片區挂牌成立,開創了內地和港澳法律服務跨區域、跨法域合作的新篇章。

  堅守初心,蹄疾步穩。首批港澳導游及領隊獲頒橫琴專用導游証,可帶團至橫琴游覽﹔首間由澳門執業醫生開設的診所落地橫琴,提供與澳門趨同的醫療服務……橫琴自貿片區挂牌5年來,越來越多的澳門專業服務機構進駐橫琴,越來越多澳門專業人才在橫琴扎下了根。

  “5年時間,在規則銜接方面,初步形成了便利港澳專業人士跨境執業的‘橫琴樣本’。”橫琴新區發展改革局副局長王彥介紹,“如果說,過去我們還是在個別領域‘零敲碎打’地嘗試,那麼現在,我們基本上已經漸成體系,並有了可供借鑒參考的‘樣本’。”

  與世界其他三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涉及到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三種法律制度。推動粵港澳三地之間的金融規則銜接,也是實現大灣區金融協同創新發展的關鍵。

  早在2017年年底,為支持澳門發展特色金融業,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橫琴新區就出台了《關於支持和服務澳門發展特色金融業的若干措施》,吹響了跨境金融合作的號角。

  大西洋銀行橫琴分行開業,成為內地首家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模式設立的外資銀行﹔禮達聯馬(珠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落地橫琴,成為廣東省地級市首家QFLP(外商投資股權投資)落地企業﹔橫琴人壽發布首款跨境醫療保險產品,中國銀行首發粵澳共享貸,橫琴金投天使投資澳門初創企業……在跨境金融領域,橫琴推動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的步伐也持續加速。(下轉02版)  (上接01版)2019年10月,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區正式揭牌,將進一步研究加強金融規則制度銜接,探索推進建設澳門居民橫琴金融服務中心、以中藥材為主要品種的商品(期貨)交易所等重點金融合作項目。

  “金融業呈現跨越式發展態勢,已經成為橫琴自貿片區重要的支柱產業,這離不開規則制度銜接取得的實質性突破。”橫琴新區金融服務局局長池騰輝表示。

  構建與港澳及國際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爭創國際一流營商環境,5年來,橫琴自貿片區的國際仲裁和商事調解機制也日益健全。2014年,珠海國際仲裁院在橫琴挂牌成立﹔2017年,橫琴頒布實施我國首部臨時仲裁規則,實現與國際先進仲裁規則接軌﹔2018年,橫琴建設“全國首個互聯網金融仲裁平台”,實現“線上糾紛、線上解決”。

  “目前,我們擁有近500名仲裁員,其中包括31名澳門地區仲裁員、24名香港地區仲裁員。當事人可選擇包括澳門法律在內的解決糾紛的准據法,也可協議使用英語和葡語審理案件等。”珠海國際仲裁院院長吳學艇介紹說,自2015年以來,該院累計辦理各類案件逾6000件,其中包括適用《珠海國際仲裁院仲裁規則》辦理的涉外案件144件。(記者 鐘夏)

(責編:陳育柱、李語)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