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運動員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2020年04月03日10:42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為什麼運動員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國職業體育圈內迅速擴散。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職業運動員都是身體非常健壯、身體素質很好的,為什麼有這麼多人“中招”?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李劼若表示,運動員的免疫力可能比普通人還要低!在訓練或比賽中,他們經常會將身體逼到極限。而這也是一種壓迫免疫系統的行為,會導致運動性免疫功能低下。

  並非運動量越大

  身體的抵抗力就越好

  李劼若指出,這裡說的運動量,包括了運動的時間和強度。職業運動員的運動量,是遠高於普通人的。

  Nieman等學者在90年代就建立了“J”形曲線模型,說明運動強度和時間與上呼吸道感染的關系,表明有規律的參加一些適當的體育活動能夠降低或減少與上呼吸道感染相關疾病的發生,增強機體對上呼吸道的免疫能力﹔高強度的運動訓練或者一段急性運動訓練后機體容易引發或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

  高強度運動后引起的機體免疫能力降低稱為運動性免疫抑制。科學發現,造成運動性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例如包括各種激素的變化(兒茶酚胺驟減、皮質醇逐漸增加至峰值)、多種細胞因子的產生(促炎症因子不變或稍增加而抗炎症因子顯著增加)、免疫細胞膜表面受體及黏附分子表達下調等。

  李劼若介紹,從該理論看,職業運動員高強度的運動,並不代表著他們比普通運動量的人,甚至不運動的人有更好的抵抗力,甚至有部分如果處於免疫抑制狀態的話,抵抗力有可能還低於普通人。

  以上只是根據以往的上呼吸道疾病已有研究的一些分析。那麼具體到新冠病毒,會是怎樣呢?根據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明確指出,人群對於冠狀病毒普遍易感,也就是說新冠病毒傳染性很強,它對人群的易感性尚沒有數據支持有什麼差別,也就是說,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也不管你是運動人群還是不運動人群,都普遍易感。

  運動要注意環境

  避免人員密集

  李劼若介紹,職業球隊容易在更衣室、會議室、酒店房間等密閉空間裡聚集,幾十人吃住都在一起,一旦發生個案感染,就很容易出現大規模感染。他提醒說,特殊時期運動時一定要格外注意運動環境的衛生狀況,運動場館、場所開放后,也一定要按照具體的要求進入場館、場所運動,尤其注意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由於手會接觸各種運動設施、設備、物件,因此不能觸碰眼、鼻、口,擦汗要用專門干淨的毛巾、汗巾,避免用手直接擦拭。要備好帶蓋子的喝水器皿,如運動水壺,運動過程中用手打開水壺時,手不能接觸水壺接觸口的地方。運動后要及時換衣服,避免受涼,及時洗手、洗臉,如要進食,最好用干淨水漱口后再進食。

  另外,運動的強度和時間也要注意,李劼若推薦每周5次、每次持續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不要認為運動強度越大越好。”

  感染新冠肺炎后

  一般不會留下后遺症

  很多人關心,運動員感染新冠肺炎恢復后會不會有什麼后遺症?會不會影響運動能力?

  李劼若表示,根據新冠肺炎的病例情況來看,多數患者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后較差。3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佑安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梁連春針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是否會有后遺症的問題表示,經過臨床治療后,輕型、普通型患者一般不會有后遺症。根據既往SARS以及流感重症患者的治療經驗來看,部分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在經過治療后可能在短期內會有輕微的肺纖維化,但是肺有很強的修復功能,一般在短期內肺纖維化就會吸收好轉,不會留下后遺症。

  至於是否對運動能力有影響,李劼若介紹,運動能力其實是和所有組織器官功能都有關的,例如心肺肝腎等和能量供給、轉移和利用直接相關,肌肉的力量柔韌性和協調性,神經體液系統的調節,還有心理因素等。新冠病毒的細胞表面受體是ACE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這是病毒進入人體的“門戶”,該受體在人體哪些組織器官多,可能就意味著這些組織器官容易受到新冠病毒入侵、攻擊。

  此次新冠肺炎,肺是主要受攻擊的對象之一。但是根據現有的臨床資料,肺部雖然被攻擊,但治愈后很少留有后遺症,因此一般不會影響運動能力,即使短期受影響,也可以通過康復鍛煉來恢復。至於對其他存在ACE2蛋白的器官組織功能的改變,還有除ACE2蛋白以外的其他受體引起的靶器官組織功能的改變,還需有待進一步的臨床資料和基礎研究來確認。(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張燦城、王雪)

(責編:李語、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