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復工復產有序推進

本報記者 羅艾樺

2020年03月14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廣州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嶺南春早,木棉花開得分外紅艷。

  3月9日,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實施1周年和南沙自貿區挂牌近5周年之際,廣州市南沙區29個重點項目同時“響錘”,總投資超過1600億元,彰顯了廣州市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力以赴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信心和決心。

  既抓疫情防控,又抓復工復產,廣州分區分級、分類分時精准施策,加大幫扶力度,運用科技手段,促進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截至3月12日,全市“四上”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市“攻城拔寨”重點在建項目復工率分別為99.3%、99.5%、99.5%,全市80個省重點在建項目復工率100%。

  到一線為企業排憂解難

  為實現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兩不誤”,廣州注重從提高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著手,完善“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黨建引領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構建市、區、鎮(街)、村(社區)、網格五級疫情防控責任體系,並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在一線、干在實處,幫助企業化解返工難、物流難、用料難、融資難等問題。

  口岸是防范疫情輸入的最前線。廣州在所有口岸設立“黨員先鋒崗”和聯合防疫檢查點,對入境旅客進行體溫檢測和個人信息登記,入境人員100%申報健康狀況。為方便急需緊缺技術人員返崗,海關還設立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優先實施檢測和登記。目前,廣州累計監測出入境旅客100余萬人次,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針對部分企業防護物資缺乏的情況,廣州市工信局組織黨員干部主動為企業提供“代購”“跑腿”“安心送”等服務,協調落實口罩314萬個、紅外體溫計2168支,助力1000多家工業企業復工復產。

  “我們要求,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領導,哪裡就有黨員當先鋒作表率。”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表示,廣州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促進,要為全國全省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扛起廣州擔當、貢獻廣州力量。

  2月19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出台黨建引領“一十百千萬”服務企業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數十名區負責人聯系百強企業,百名局長服務千家企業,千名黨員幫助萬家企業,大力推進復工復產。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也是復工復產的大后方。越秀區迅速部署2500多個黨組織、5.8萬多名黨員下沉到社區。看到節后返城人流密集,區裡派出475名機關黨員干部組成18支隊伍,到18個街道成立臨時黨支部,全天值守。

  全市26萬名在職黨員下沉到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共成立黨員突擊隊(先鋒隊)6081支,精准掌握相關信息,確保防控體系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

  運用科技助力復工復產

  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鐘南山院士特別推薦了抽血篩查IgM/IgG抗體和咽拭子核酸檢測的“雙重檢測”措施。新冠肺炎省級定點醫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兼院長田軍章介紹,“這種方法操作相對簡便、臨床篩查效果較好,能有效應對大規模復工復產的人員排查。”廣州地鐵集團聯合該院為施工工地量身定制了系統保障方案,加快了地鐵工地復工復產。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打破原有的科室劃分,設置8個工作小組,成立臨時黨支部,組建“黨員先鋒突擊隊”,實行24小時不間斷排班制度,每個人的工作量都比平常增加5倍,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縮短結果反饋周期,為復工復產提供有力保障。

  眾多廣州醫藥科技企業爭相投身戰疫。2月10日,雷神山醫院檢驗科急需檢驗人員,電話打到了金域醫學,老黨員張玲當即表態:“我去!”金域醫學承接了湖北武漢、荊州和荊門、咸寧、天門、孝感等地的新冠病毒檢測任務,累計檢測核酸標本超100萬例。

  春節以來,廣藥集團240多個基層黨組織、近7000名黨員迅速行動,保障抗疫藥品的生產、儲備和供應,生產車間“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生產,迅速向湖北抗疫一線捐出首批50萬片磷酸氯喹。

  廣州達安基因研制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超快速檢測試劑盒,3月3日獲得歐盟認証。廣州達博公司牽頭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已進入藥監快速審批通道。

  “智慧雲腦”為復工復產后的城市保駕護航。廣州在全國率先推出“穗康”小程序,首日點擊量超過1.7億次,2月份實現市民健康申報全覆蓋。率先在機場、車站、地鐵等樞紐應用人臉識別、無感測溫,推出車廂高密度載客自動預警,綜合運用5G、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資源,為精准摸查提供科技支撐。

  廣州還出台支持科技企業抗疫情、穩發展20條措施,支持科研機構、高校、企業開展應急攻關經費超過1.1億元,對中小科技企業提供最高2000萬元信貸支持。

  精准發力提供政策幫扶

  3月6日下午,廣州市市長溫國輝來到對口聯系的樂金顯示公司和北明軟件公司,與企業一道研究高質量復工復產。

  廣州市成立推進企業(項目)復工復產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一個企業(項目)一名負責人、一個服務專班、一套工作方案、一組支持政策、一個調度平台的復工復產“五個一”機制。

  起初,廣州缺少口罩機、熔噴布等設備、原材料生產企業。廣州市發改委牽頭組建27個駐廠小組,迅速引導企業轉產擴產口罩、防護服、測溫儀等。世界500強企業廣汽集團從研發到生產口罩僅用15天時間,已自主研發41條生產線,每日產能超過50萬個。

  廣州民企火速轉產口罩。番禺興世機械研發新款口罩機,產能每分鐘達1000個,兒童口罩每分鐘3000個。廣州雲嶸公司僅用10余天時間就完成了籌備建廠及送檢、審批等手續實現量產,成為抗擊疫情期間廣州率先獲得口罩生產資格並投產的台資企業。三泰汽車內飾材料、泰力高復合材料等轉型生產熔噴布,廣州電纜公司緊急轉產鼻梁條,為口罩生產提供配套。目前,廣州口罩日產量突破1000萬個,是疫情防控之初的20倍。

  立白集團及其控股的朝雲集團,開足馬力生產清潔劑、消毒液、漂白水等消毒殺菌用品,並通過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捐贈給全國所有的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總額達2億元。

  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先后在減稅、減費、減租、減息上齊發力,可為企業減負830億元,增加流動資金1300億元。玄武無線科技公司負責人表示,“我們公司有700多名員工,實施減半征收3個月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政策,幫我們減輕了壓力,增添了發展后勁。”

(責編:陳育柱、胡葦杭)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