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費激發廣東經濟潛能

2020年03月13日09:25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新型消費激發廣東經濟潛能

  在京東華南保稅倉,高大的貨架碼著滿滿當當的貨物,輸送履帶一刻不停地運轉。“進入新年以來,倉庫個人電商訂單增長了3倍多。我們最近新招聘了幾十人,滿負荷工作才能處理源源不斷的訂單。”京東華南保稅倉負責人歐陽豪說。

  據黃埔海關統計,從春節以來到2月底,廣州保稅區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清單184萬票,貨值3.8億元,分別比去年春節同期增長2.11倍和2.25倍。足不出戶“買買買”,高速運轉的物流系統、持續激增的網上訂單,無不顯示出廣東消費市場的活力。

  伴隨著復工復產加速,人們生活回歸,新型消費也層出不窮:雲買菜、雲餐廳、雲蹦迪、雲教育、雲旅游、雲觀展……在這背后,零售商超創新更快、更活躍,科技公司則富5G、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場景,培育新型信息產品消費增長點。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積極向好,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正成為廣東對沖疫情、改善經濟增長預期的大招。

  市場更旺

  線上線下消費“熱”起來

  南沙保稅港區的跨境電商倉庫格外繁忙,傳送帶聲、掃碼打包聲、膠帶封箱聲……此起彼伏,工作人員把大大小小的包裹接力到分揀線上。

  自3月5日起,南沙保稅港區內諸多跨境電商企業就已有“三八促銷節”的緊張氛圍,口罩、口紅、面霜等跨境電商商品陸續出區發往消費者手中。

  據南沙海關統計,3月5日至3月8日“三八促銷節”期間,南沙海關驗放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二線進境電子清單185.2萬票,其中3月5日單日驗放清單88.9萬票,這也是2020年以來單日業務量峰值。

  伴隨著各行業有序復產復工,廣東市民生活逐步恢復如常,消費市場也逐漸熱起來。

  “我在網上下單了兩件春裝,每天都有快遞在路上。”上班族小劉說,全面復工后,希望以新面貌迎接新一年的工作,她計劃花2000元購置衣物,比往常高了2倍。

  在業內人士看來,受疫情影響的部分補償性消費如今逐漸釋放,不僅網購營業額逐步回升,網購商品的品類也有新變化。消費正在由基本生活所需,轉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

  阿裡巴巴近期發布的《淘寶經濟暖報》顯示,復工復產后,用戶在吃、穿、用三個維度上,購物內容明顯變得更加豐富。比如,風衣的成交金額較上個月環比提高4倍,手表眼鏡、珠寶飾品也都有明顯增長。

  線上消費火熱,線下消費也逐步復蘇。

  廣東各地的線下百貨店、購物中心陸續恢復營業,百貨商場、購物中心的化妝品區、精品超市成為最多人光顧的區域,精品美食、美妝護膚、服裝服飾、珠寶名表等產品的銷售額也在增長。

  除了“買買買”,最能看出廣東人的生活是否步入正軌的“窗口”之一,就是餐飲業。在廣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多家購物中心內的餐飲店已按規有序恢復堂食服務。行業數據顯示,廣州近四成餐飲企業已恢復堂食。

  “這段時間都沒法出門吃喝玩樂,很懷念一盅兩件的味道。”一大早,市民張小姐就帶著母親來到陶陶居國金店,希望在這裡度過一個悠閑的早茶時刻。

  “3月上旬,我們會逐步恢復堂食,每個區開一家。”廣州知名餐飲企業點都德有關負責人沈志輝說,隨著疫情慢慢好轉,市場在進一步回暖,“消費者的餐飲消費欲望還是很強烈。”

   創新更快

  “宅家抗疫”催生新業態

  “雲賣菜”“雲主廚”直播、提供“無接觸服務”……疫情沖擊下,不少餐飲企業主動探索數字化轉型,開拓新的銷售渠道。

  “這次疫情危機下,我們開展了外賣服務,發現發展還不錯,有市場空間。”八合裡海記董事長林海平說,等疫情過后,公司還會加大開拓外賣市場,新增外賣業務板塊。

  不僅是八合裡海記,陶陶居、“太二”酸菜魚、探魚等此前從不做外賣的餐企,也在疫情期間嘗試開拓外賣,並有所收獲。

  復工復產也激發了團餐訂購的需求。“當前無接觸自提和外賣業務佔比攀升,分別上升到35%和45%,其中團訂業務表現值得關注。”廣東中式快餐連鎖企業真功夫公司副總裁陳敏說。“目前各地已陸續收到不少通過政府放心餐集配推薦平台轉過來的團餐訂單,小的十幾份,大的成百上千份,從單據量可以看到復工企業的餐食需求依然很大。”

  實體零售業也有節奏地蘇醒、回暖,為了搶回失去的時間,他們的創新變得更快、更活躍。

  比如,賣水果的連鎖大王百果園,開始在線上賣菜了。去年4月,該公司就曾有做生鮮業務的計劃。而在疫情沖擊下,百果園這一戰略實施得更快了。據百果園百果心享事業部副總經理趙煥章介紹,目前該公司的蔬菜訂單已經超2萬單,數字每天都在增長。

  又比如,由廣州百貨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廣州友誼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重組組建的廣州商控集團,最近舉辦“線上美妝節”,開始發力“無接觸銷售”,讓消費者“在家也能逛商場”,讓商場“沒有顧客也能售貨”。

  廣州商控集團的數據顯示,3月6日到8日美妝節首個假日,化妝品銷售比同期銷售佔比增加9%,佔全司門店銷售32%,其中廣百薈銷售同比上升101%,廣百薈平台瀏覽量近30萬,同比上升173%。

   潛能更大

  科技變革引領消費升級

  雲餐廳、雲蹦迪、雲教育、雲旅游、雲看房……全民抗“疫”的“宅經濟”風潮,在泛文娛領域也呈現出逆勢增長的態勢,激發了新一波消費需求。

  “可以通過直播學習大牌餐廳招牌菜的制作過程,很接地氣,每期我都會追。”網友青林所說的,是酷狗音樂推出的“大牌雲餐廳”系列直播,共有廣州酒家、開飯餐廳、海銀海記潮汕牛肉火鍋等9家知名品牌進駐,觀看人數超過70萬。

  “我們順應市場的消費新需求,聯合各大領域頭部品牌企業,陸續推出雲蹦迪、雲演出,雲餐廳、雲看房、雲看車等多個主題直播,既滿足了網友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也是線下傳統企業轉型線上,探索新的營收模式的有效舉措。”酷狗音樂宣傳負責人方圓說,目前共計入駐企業26家,推出126場直播,累積觀看人數4619.5萬,相關閱讀量1982.5萬。

  在商務部經貿決策咨詢委員會專家、廣東財經大學商貿流通研究院院長王先慶看來,受疫情影響,全國性、全民性的“宅家生活模式”正在開啟真正的新消費時代,一場“全民在線”式的網絡下單、網絡購物、網絡支付、快遞配送的消費革命和“大拐點”正在到來。

  “科技已經成為改變消費的核心力量,傳統的消費理論、消費方式、消費策略都難以匹配當前消費發展需要。”王先慶認為,這次疫情沖擊導致的商業困境,加上正在興起的5G時代,正是傳統消費促進實踐體系反思、變革和創新的契機。“要進行廣泛的思維、觀念、方法創新,重構消費發展的新動能、新路徑和體系。”

  事實上,隨著“雲”生活模式、非接觸式服務受青睞,健康產品和高端產品的需求也被激發出來。

  疫情期間,多款搭載健康黑科技的產品備受消費者歡迎。比如,美的空氣消毒機,滅菌效果達到99.9%﹔小天鵝干衣機獨有紫外線殺菌功能,快速滅殺衣物纖維深處的細菌病毒,除菌率達到99.9%等。

  “年后我們接到了很多問詢的電話,都是關於引入物聯網技術,打造智能辦公空間的。”廣州雋智智能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創福說,該公司在辦公室、樓宇物聯網領域深耕多年,近兩年人們對智能辦公空間的需求進入高峰期,公司去年業績比前年增長1倍以上。

  吳創福介紹,物聯網引入辦公室或寫字樓后,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一個空間的空氣質量狀況、能源消耗等環境數據。若空氣質量有問題,智能物聯網還會啟動淨化器、除菌設備等,並對其他所有設備進行在線管理。物聯網結合5G技術在智能辦公空間的應用,或將成為疫情過后的新趨勢。(記者 昌道勵 歐志葵)  

(責編:李語、胡葦杭)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