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防疫、雲端協作、機器改造成為珠三角企業復工新場景

2020年02月12日09:05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筑在車間生產線上的戰疫防線

  在深圳市深南電路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技術人員戴著厚厚的口罩工作。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設置了紅外線體溫監測儀,實時監測來訪人員體溫。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攝

  從2月10日起,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省各類企業陸續有序復工復產,工廠車間裡又響起了機器轟鳴的聲音。在作為制造業大省的廣東,眾多企業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在疫情下迎著困難上,激發持續向前的動能。

  眾多企業紛紛在工廠車間筑起了抗擊疫情保生產的防線,企業復工備案“不見面”、線上辦加快提升復工效率,科技專員活躍在工廠車間幫助企業組裝生產設備、優化工藝……南方日報記者走訪發現,疫情之下,廣東企業復工復產正在呈現出一系列新場景:齊心協力戰疫魔、凝心聚力保生產。

  工廠裡的防線

  “來,再轉3圈!”2月10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在廣州創維平面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創維)門口,一個透明的消毒帳篷裡,每個員工間隔一米左右,正轉著圈依次接受消毒噴霧至少1分鐘的“洗禮”。“洗禮”之后再檢測體溫,員工方可進入公司。

  測量體溫、洗手消毒、逐個進場……同日,在廣州旺旺食品有限公司大門口,同樣是一派嚴陣以待的架勢。員工安靜地依次進廠,沉穩而有序。在企業復工的第一天,約900名旺旺員工從全國各地正式返崗,生產人員返崗超過40%。

  2月11日下午,記者走進深圳市光明區的TCL華星廠區,門口的檢測登記格外嚴格,身著黃色防護服的工作人員為每一位進廠員工進行體溫測量,隨后進行信息登記以及健康情況登記,還需要按手印確保信息真實無誤,最后由廠區內的工作人員“接人”方能進入。

  這兩天,在廣東各地,進入車間的員工大都經歷了從進門戴口罩、測體溫,到工位拉開一米以上距離,再到飯堂“高考式”用餐的防疫“一條龍”體驗。更有企業或自制紙箱隔離間,或線上訂餐送餐到位,盡量避免員工集聚。

  “受返深限制及隔離防護的影響,TCL華星春節后出勤率79%,各單位及時調整工作方式,採取未回深人員在家辦公、留深人員適量加班等措施,確保整個生產運營正常。”TCL華星董秘、公共關系處總監張其東向記者介紹。

  “我們在戰術上做足細節,確保廠區內不發生疫情,讓每一位員工都感到心安,正常投入生產。”張其東說,細節體現在廠區的每一個角落,以廠內電梯間為例,從疫情之初的一天一消毒,到一天消殺兩次,再到如今的每小時一消殺,公司根據疫情的變化及時調整防控舉措。

  一邊是疫情防控,一邊是復工復產,記者走訪廣州、深圳、佛山等地發現,企業紛紛在工廠車間筑起抗擊疫情保生產的“防線”。

  “我們要通過每一個細節管控,讓廠區內的員工感受到廠內比廠外更安全。”張其東說。

  防線保障之下,企業的生產線正在加速啟動。“這幾天,我們又陸續收到累計230多個醫療訂單需求。目前,我們復工率達到70%左右,產能優先滿足醫療抗疫訂單的需求。從復工的情況來看,保障抗疫訂單,我們是完全有信心的。”廣州興森快捷電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湘龍表示,目前企業多個訂單都將送往武漢。

  雲端上的復工

  2月11日,位於南沙區錦珠廣場的廣州中科院軟件所的大廳,一張疫情防控指揮中心的顯示大屏上,正清晰地滾動著南沙新增病例、累計病例數據,全區九個鎮街疫情重點人群的分布情況也精准呈現。這套“雲系統”,點開任一標記,還可具體了解重點人員的近期接觸情況、健康狀況、就診信息等,疫情防控情況一覽無遺。

  但在辦公場地,記者看到,空無一人的多張辦公位上,隻有幾台電腦正常運行,顯示器上的代碼不時滾動。“我們的研發人員在全國各地,通過網絡連接遠程操作公司電腦,實現在線辦公,更新疫情防控協同系統,為企業復工提供服務。”廣州中科院軟件所智能物聯網實驗室主任、中科智城研發部副總監吳鴻告訴記者,“公司的研發人員30多人借助線上辦公軟件進行,工作效率不受影響。”

  他們研發的雲系統,正是通過“雲復工”的形式完成。研發人員連續奮戰通宵,經過72小時的高強度遠程協作開發,南沙區疫情防控協同系統得以於2月2日正式上線。據悉,這一系統將依托區塊鏈技術,通過移動端網頁方式引導企業快捷填報防疫信息,借助該技術的不可篡改等特點,確保企業如實填報,助推防疫工作實現信息化管理。

  系統還支持各街鎮工作人員在線審批,提高企業復工效率。

  “我們的技術人員這些天都在持續更新系統功能模塊,截至2月9日24時,南沙區疫情防控協同系統上已經匯聚了398項、27萬條防疫相關數據。”吳鴻介紹,截至2月11日中午,已經有687家南沙企業通過該系統提交了復工備案申請,在移動端操作、區塊鏈技術支持下,獲得備案通過最快的一家企業僅等了3小時20分。

  同樣的場景,也在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出現。為方便企業復工備案審批,2月2日,該區在全國率先上線工業企業復工備案審批系統,實現企業復工備案“不見面”、線上辦,當天申請,當天即可發出《同意備案意見書》。

  “我們昨天一口氣審批了800多份復工復產備案。”黃埔區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組副組長谷林表示,目前已批准10日后正常復工企業820家,主要集中在電子、機械、汽車零配件、化工醫藥、食品產業,這個數字還將繼續快速增加。作為廣州市發展實體經濟的主戰場,截至2月10日下午3時,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已復工(含未停工)企業1224家。全區41%的工業百強企業數已復工。預計該區將在本周迎來復工高潮,超過65%企業集中在10—15日復工,其中包括75家百強企業,約10萬員工將重返工作崗位。

  車間裡的科技專員

  2月10日夜裡12點,東莞必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車間裡燈火通明,幾位科技專員正圍著一個包裝機忙碌:把新的軸承裝好,幾經調試,一度因故障停產的機器才恢復運作。大家揉揉酸疼的腰背,終於鬆了一口氣。

  在曾經有著“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一批科技專員正活躍在這裡的生產線上。連日來,東莞市科技局向重點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派駐科技專員,幫助企業組裝生產設備、優化工藝、提高效率。

  “這台機器原來隻能產兒童防疫用品,怎麼改造為生產成人防疫用品?一開始我也很懵。”在必達醫療科技公司,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專家吳康說,尺寸、規格、距離等都需要改,涉及復雜的參數計算,還要更換機器中的齒輪,忙碌了一天半,吳康終於和專家組一起攻克了這個難題,完成了機器的改造。吳康笑著說:“服務企業的這幾天,好幾次都是忙到晚上9點才能吃上飯。”

  記者發現,科技專員們隨身帶著扳手等工具,發現問題立刻解決。東莞理工學院專家李榮泳說,在必達醫療公司老舊的機器上,生產材料容易跑偏,他正在加工一個滾輪,將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每天8點到公司,忙到晚上11點才離開,東莞技師學院教師盧毅用4天時間,盤活了東莞久林吉良淨化用品有限公司一台已停產的舊機器。“舊機器設計不合理,動一個零件,就會牽動很多地方,過程非常艱難。”盧毅說。2月10日上午,一條生產線運轉中突然出現故障,盧毅馬上排查,發現軸承老化,立即更換,隻用40分鐘就解決了問題,避免了企業被迫停產等待維修。

  目前,來自東莞理工學院、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東莞技師學院、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的75名科技專員,已深入到10余家防疫物資生產企業,保障了企業的生產運作。

  統籌:鄭佳欣

  記者 吳擒虎 柳時強 丁侃 吳雨倫

  通訊員 郭哲涵 范敏玲 焦嬋娟

(責編:胡葦杭、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