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場記者會。
曹達華
陳志英
艾學峰
姚奕生
朱偉
劉吉
肖亞非
劉毅
危偉漢
呂玉印
作為廣東舉全省之力推進的重大戰略,今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關鍵之年,如何謀劃布局新一年發展藍圖?1月16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場記者會,省大灣區辦負責人,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9市市長或分管副市長接受境內外媒體密集採訪,就圍繞推進大灣區發展等內容回答記者提問。
各市如何結合實際、發揮比較優勢、推進大灣區建設?省大灣區辦負責人與市長們紛紛向外界披露謀劃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目標的新計劃新打算,描繪出今年廣東縱深推進灣區建設的項目表與施工圖。
廣東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曹達華
跨境支付匯兌時間縮短至5分鐘內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已近一年,去年以來廣東在推進灣區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效備受矚目。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曹達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廣東已建立有力有序的統籌協調機制和貫徹落實體系,形成年度工作要點,以立體、全方位的政策文件配套,貫徹構建整個灣區建設體系。
在此基礎上,粵港澳三地要素流動更加自由便利。曹達華介紹,廣東扎實推進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前境外高端人才、急需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得到全面落實,跨境支付匯兌時間縮短在5分鐘內,對港澳原產食品實施直通放行模式,與香港的“跨境一鎖”便利貨車跨境通關模式在大灣區內地九市得到全面實施。
此外,更多方便大灣區居民衣食住行的實惠舉措落地見效。曹達華透露,包括港澳創業者納入內地創業補貼扶持范圍,印發實施大灣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港澳居民的管理辦法,啟動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允許港澳人士選定數家定點醫療機構,使用港澳醫保直接支付醫療費用等。
“大灣區有一個很關鍵的任務就是推動規則銜接。”曹達華特別提到,自大灣區啟動建設以來,廣東堅決貫徹好、落實好中央的決策部署,將規則銜接作為一項關鍵性、牽引性任務統籌推進,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
廣州市常務副市長陳志英
與深圳加快推進首批合作項目建設
廣州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廣州如何履行國家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職責,加強聯動,輻射帶動周邊發展,受到記者們的重點關注。
廣州市常務副市長陳志英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廣州將舉全市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與深圳發揮雙核作用,以“一區三城十三節點”為重點共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落實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加快推進第一批合作項目建設,攜手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和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發展高地。
與此同時,陳志英表示,廣州將強化廣佛“極點帶動”和全面推動廣清一體化。目前廣佛同城化“十四五”發展規劃正在編制,兩市將聯手打造先進裝備制造、汽車等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則以“三園一城”為重點建設,加快建成廣清城際一期並推動二期建設。
陳志英表示,廣州還將進一步強化珠江口東西兩岸要素便捷流動,強化“一核一帶一區”融合互動。其中繼續推進蓮花山通道、南中特大橋等跨珠江口通道建設,加強與東莞、中山、珠海等城市軌道交通互聯,積極推動港口資源優化整合。
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
讓深港成為大灣區最具活力極點
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了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媒體們高度關注,深圳今年將如何推進先行示范區建設,以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深化深港合作?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表示,推進先行示范區建設,深圳將緊緊聚焦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續發展先鋒等五大戰略定位,圍繞現代經濟體系、民主法治環境、現代化城市文明、民生發展格局、美麗中國典范等五個率先重點任務,並在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民主法治環境,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踐行高質量發展要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及服務全國全省大局等十個方面先行示范。
在深港合作方面,艾學峰表示,在先行示范區建設過程中,深圳將進一步加強與香港合作,既包括在基礎設施方面的硬聯通,也包括在規則銜接的軟聯通,促進在經濟、科技、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等多方面合作。
“我們還會認真推進深港創新合作區和深港口岸經濟帶等兩地重要合作平台建設,”艾學峰說,希望通過與香港互利合作,能更好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打造深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發展極,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具活力、最有帶動力的極點,讓大灣區建設成果更多惠及兩地民眾。
珠海市市長姚奕生
橫琴澳門擬建共商共管新機構
“當前,珠海主要就是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在記者會上,珠海市市長姚奕生透露,下來做好橫琴開發主要是建設兩個“新”,即新機制和新機構。
姚奕生解釋說,新機制,就是希望實現真正分線管理。“橫琴是一個島,與澳門之間是一線關,與珠海及內地其他地方是二線關,分線管理就是要把一線放開,把二線管好。簡單來說,就是‘一線是管人不管貨、二線管貨不管人’。”在姚奕生看來,建立新機制的目的,是為了使橫琴到澳門之間的人員往來可以更加便捷,貨物往來可以清單化、具體化。
“橫琴跟澳門之間,還要有一個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機構,從規劃、建設、管理到產業導入,都有專人來做。”談及新機構時,姚奕生表示,已形成初步方案,並向相關部門報批。
橫琴開發將往哪裡去?姚奕生透露,從珠海這邊來看,珠澳合作不是搞房地產,而是要做實業。“澳門苦於空間小,高新技術、科技型企業沒有落地空間,橫琴將聚焦澳門高新技術企業,為安心做實業提供空間。”此外還將堅持合作惠及廣大老百姓。“要著眼於港澳及內地居民,特別是要讓澳門的青年有更加廣闊的就業創業空間和舞台。”
佛山市市長朱偉
將三龍灣打造成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重點平台
佛山如何加速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答問時,佛山市市長朱偉重點推介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他表示,當地將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作為佛山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主要載體和重點平台。
為什麼是三龍灣?朱偉介紹說,三龍灣區位交通條件優勢明顯,與廣州南站一河之隔。通過廣州南站和廣深港高鐵,30分鐘可抵深圳,約50分鐘可到達香港。“目前,在三龍灣內有10條地鐵軌道交通在加快建設,這裡將是佛山市軌道交通最密集的區域,對內對外交通都十分便捷。”同時,三龍灣科技產業基礎十分雄厚,以不到佛山1/11的面積,創造了佛山超過1/5的生產總值,特別是家電、智能裝備、機器人等產業基礎與發展態勢良好。
朱偉透露,目前,佛山已成立三龍灣管委會,對三龍灣的總體規劃也已編制完成,交通規劃、生態規劃等專項規劃正在加緊編制。一批重點規劃,如三龍灣大道、連接廣州南站和佛山市政府的大道也在加快建設中。
展望未來,朱偉表示,省先進科學制造實驗室、清華大學華南新材料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華南機器人創新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學佛山校區等一批新型研發平台、高校院所未來都將落地三龍灣。
惠州市市長劉吉
規劃建設“豐”字形交通網對接灣區
“惠州正在規劃建設‘豐’字形交通網,正如這張圖紙上所展現,三橫一豎,空間上有三個橫向主軸,一個縱向主軸。”在記者會上,惠州市市長劉吉現場拿出一張交通規劃圖,解讀惠州交通體系建設情況。
“推進大灣區基礎設施一體化,要把惠州發展置身大灣區發展的大局中,才能真正促進要素資源流動。”劉吉表示,惠州將根據自身發展需求,規劃建設五縱五橫配套交通聯系網絡,把惠州的產業集聚區和城鎮區聯系起來,“爭取用三到五年時間把交通主框架建起來,推動惠州從沿東江向沿南海過渡,為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提供支撐。”
劉吉透露,按照“對外大聯通、對內大循環”的思路,惠州將規劃建設“豐”字交通主框架,加強與香港、深圳、廣州等大灣區中心城市的交通對接。
在產業發展方面,惠州也將有大手筆謀劃。劉吉介紹,惠州計劃用8到10年時間,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產業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和生命健康產業。
劉吉還特別提到惠州推動發展生命健康產業的獨特優勢,“位於廣州、深圳、東莞東面,面積有1.13萬平方公裡,無論從自然環境、承載能力來看,還是從產業基礎來看,都具備很好的發展條件。”
東莞市市長肖亞非
重獎激勵培養“莞邑工匠”
東莞是產業大市、制造業強市,談到如何集聚一批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時,東莞市市長肖亞非說,東莞有510萬產業工人,怎樣提高他們的技能素質,對東莞實現高質量發展,鞏固壯大先進制造業至關重要。
“因此,我們提出打造‘技能人才之都’計劃。”肖亞非透露,“我們計劃用3年投入10億元,推動100萬產業工人提升技能學歷素質。”兩年下來,東莞已經累計培訓接近90萬人,新增學歷人才超過13萬,新增技術工人15萬。
“目前東莞技術工人佔比不到20%,與德國、日本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肖亞非表示,東莞明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制造業中心的未來城市發展定位,將繼續深入落實“廣東技工”工程,探討技能培訓的地方標准,發展包括“一鎮一品”等地方優勢產業,採取技能學校、企業聯合培訓的方式,培養“莞邑工匠”,每年挑選各行業出類拔萃的技能人才,每人30萬元獎勵,推進新型學徒制度。同時還將加強與制造業較強的德國、瑞士、日本等國家合作,加強技能培訓國際化合作,將有潛質的產業工人輸出培訓,服務本地發展。
江門市市長劉毅
今年將在巴拿馬舉辦世界江門青年大會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江門建設華僑華人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江門市市長劉毅在記者會上狠狠地宣傳推介了一把當地華僑華人交流合作的品牌項目。
江門有400多萬五邑籍華僑華人,佔廣東海外華僑華人1/7,如何用好這些僑務資源?劉毅表示今年將重點辦好三場活動,把華僑華人的資源文化優勢集聚發揮出來。一是把“少年中國說”中華詩詞大會品牌做強。二是辦好兩年一次的世界江門青年大會,今年3月份下旬將在巴拿馬舉行,這是巴拿馬首次有廣東大型活動舉行。三是用好廣東省華僑華人大會江門分會場,去年有80多個國家、超過1000個海外僑胞回來參加。
劉毅透露,江門五邑華僑博物館將擴展面積到兩萬平方米。同時,將積極爭取創建國家級華僑文化保護實驗區,進一步推動僑鄉文化的共建共享,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推動形成華僑文化保護、傳承、交流的新平台。
中山市市長危偉漢
啟動建設中山科技大學、香山大學
“在大灣區時代,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是我們的責任,中山不會缺位,也不能缺位。”中山市市長危偉漢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深中通道正在加快建設,建成后整個灣區的空間格局會發生很大變化,中山正借此進行全面部署,包括建設深中—產業拓展走廊,城市從東到西梯度分工,啟動建設中山科技大學、香山大學等。
在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危偉漢介紹說,在深中通道通車前4年時間,中山將投入1500多億元,著力打造更加暢通的城市交通網絡,同時也要加強與周邊城市交通體系的銜接,推動中山突破在珠江西岸區域發展中的交通瓶頸。
在產業布局方面,危偉漢說,中山有產業基礎,目前要瞄准創新產業發展的方向,在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精密制造、先進裝備制造等領域加快發展。
“我們要根據現有空間格局的變化,打造創新平台,包括深—中產業拓展走廊、珠西先進制造業聚集區、中山生物醫藥國際合作區等,還要深化打造火炬開發區。”危偉漢透露,最近,中山正與中科院等機構進行深度合作,即將動工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並已啟動建設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中山科技大學以及與澳門合作的香山大學。
肇慶市市長呂玉印
打造大灣區高水平制造新城
肇慶如何搶抓大灣區發展重大機遇推動制造業發展壯大?肇慶市市長呂玉印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肇慶將搶抓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廣州深圳“雙核聯動”重大發展機遇,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優先的理念,以“五大優先”加速制造業落地,打造大灣區產業、科技、創新的承載地、拓展區。
具體而言,呂玉印介紹說,肇慶要瞄准廣深港澳等大灣區核心城市產業發展,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優先,主動承接優質制造業產業資源外溢,加快建設西江先進制造業走廊,推動制造業產業集聚化發展,當好大灣區產業溢出的承載地和拓展區,著力打造大灣區高水平制造新城。
“制造業發展怎麼抓,我們概括起來就是三個要點:引得進、接得住、發展好。”呂玉印解釋說,“引得進”指的是圍繞重點產業和產業鏈開展駐點招商、精准招商,積極引育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車、先進裝備制造等千億級集群和高端電子信息等百億級產業集群,與大灣區核心城市形成產業鏈配套合作﹔“接得住”則是指在土地、空間、審批服務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推進制造業產業項目落地建設﹔“發展好”則是重點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如通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38條措施,深化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全面推進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不斷提高企業辦事便利度和滿意度。
●南方日報記者 黃穎川 李欣 梁涵 李鳳祥 黃舒旻
本版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王輝 鄭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