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貽偉:惠州將重點做好“修路抓項目、提效抓隊伍”

2020年01月15日20:48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李貽偉在媒體開放日上回答提問。 盧偉 攝

  人民網廣州1月15日電(呂紹剛、王楠)1月15日,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惠州代表團舉行媒體開放日活動。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貽偉在回答人民網提問時表示,2020年,惠州將重點做好“修路抓項目、提效抓隊伍”,奮力開創國內一流城市建設新局面。

  過去一年,惠州把交通放在第一位,謀劃建設開放型“豐”字交通主框架,把市內各縣區連在一起,同時與惠州周邊的廣州、深圳、東莞等城市對接起來,讓交通和整個城市有機結合在一起,“以交通帶動產業,以產業支撐城市”。

  與此同時,惠州不斷解放思想,及時清除困住手腳的“蠶繭”,鼓勵每一名干部都成為“發動機”,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形成充滿陽光朝氣和蓬勃生機的干事創業新氣象。

  李貽偉表示,惠州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報告和市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做好今年工作,最根本的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綱”,以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為牽引,重點是“修路抓項目、提效抓隊伍”。

  在“修好路”方面,惠州立足城市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需要,提前布局,戰略性謀劃城市交通,通過搭建“豐”字交通主框架,暢通城市內外部交通,讓惠州構建起一個現代化城市的基本框架。目前,惠州南北交通軸線即“1號公路”已經動工,接下來還將有序推進其它軸線建設,把“豐”字交通主框架立起來。

  “抓項目方面,我們不僅是抓經濟的、制造業的項目,還包括社會、文化、民生等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項目。”李貽偉說,惠州不再零散地去抓項目,而是走集約化、平台式發展模式,堅持走園區化、專業化的道路。

  此外,今年惠州將以更高效率抓工作的方式,不斷加強研究和創新,打通企業開辦經營和群眾辦事堵點,繼續開展解決企業困難“直通車”活動,不斷提高辦事效率,為企業解難題,努力讓企業和群眾在惠州“辦事不求人,辦完事不生氣”。“希望通過提升軟硬環境,打造出充滿希望、朝氣蓬勃、開放包容、機會無限的一流環境。”李貽偉說。

  談及惠州的生態建設,李貽偉充滿自豪感:“惠州是一座很美麗的城市,山水秀麗,沙灘美、海水清、空氣好,特別是空氣質量連續多年排全國前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惠州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大自然的恩賜,我們一定要保護好。”

  近年來,惠州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創新性工作,大力推進供排污一體化改革。通過出台縣區黨政治污獎懲考核制度等措施,累計投入150多億元資金治水治污,27條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全部達到標准。

  “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李貽偉發出邀請,歡迎更多的企業搶抓機遇,來惠投資興業。“我們將胸懷理想,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努力打造一流的環境,為大家做好服務,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去做,把每一件事情都做成精品,讓惠州健康茁壯成長,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國內一流城市。”

(責編:王楠、陳育柱)

關注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