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廣州塱頭村 看一眼仍暫停的古時光

2020年01月03日14:58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走進塱頭村 看一眼仍暫停的古時光

  古朴中透著典雅

  塱頭村是廣州市保存最好的古村落之一。

  行走美麗鄉村

  各地都有一些聽起來有點特殊的、並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名,比如我們今天要去的“塱頭村”。

  “塱”指水泊中的高地。歷史上,這個位於花都區炭步鎮中部的村落,正位於巴江河和鯉魚涌的交匯之地,河汊湖泊縱橫。從元代至正年間(1341-1370)立村起,久經風雲變幻,老村格局猶在。穿行於村中,平淡的村落日常與不時冒出的“外來因素”交織在一起,令人感覺到靜水之下的潛流。這座離廣州城市中心區域這麼近的小村,下一步會變成什麼樣?惹人好奇。

  漂亮的祠堂 見証村落古老的歷史

  塱頭村如今以“廣東省古村落”等一大堆知名的頭銜而為人所知。它成名很早,十多年前已經有許多報道、網文聚焦於此。直到今天,我們看到的塱頭村,仍然近乎“原始”,沒有許多知名“古鎮”“古村”那樣的喧囂商業,也沒有如織的游人。冬日的老村,村前巨大的池塘正在放水“干塘”。密密麻麻的荷枝布滿了整個塘底,組成帶有幾分國畫意韻的畫面。這是屬於鄉村的獨特風景。塘邊一溜搭著簡易頂棚的桌椅,許多村民在這裡悠閑地享用一頓簡單美味的午餐。他們在巨大的池塘及長達400米的、密集排布著大小祠堂或者書室的建筑之間,就像一組跳動的音符,讓村庄一下子生機勃勃。

  塱頭村村邊大樹環繞,又有十座門樓把守主要入口。走近村東口,便會發現洪聖古廟、金花廟、觀音廟,一座石牌坊。我們來到這裡時,牌坊后一間拳社中,正傳出熱鬧的鑼鼓聲,門前列著一對醒獅,應該是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加緊練習吧。

  從這裡穿過門樓,整個村落便展現在眼前。塱頭村的村面極長,從東至西約四百米。祠堂對面則是巨大的廣場和巨大的池塘,祠堂后面就是密集的村落住宅。村落至今還有完整的巷道十八條,古建筑兩百余座,是廣州市保存最好的古村落之一。

  站在村前的大廣場上,一眼望去,塱頭村重要的祠堂建筑均位於村面上。據介紹,總祠為黃氏祖祠,分祠堂自西向東分別為雲涯公祠、景徽公祠與漁隱公祠,這三個分祠分別位於每個分社的村口處。歷代所建的重要支祠及書室則依次排列於各社的村面位置。這些祠堂大多結構保留得還相當完整,並有許多舊時的裝飾得以存留。如谷詒書室一進內保留有三幅壁畫,分別為五貴偶書圖、東坡執琴圖和鬆鶴圖,寓意子孫成才、鬆鶴延年等吉祥內涵。

  地處兩河交匯處 先祖養鴨興業

  塱頭村於元至正年間立村,明代屬於南海縣華寧堡,清代屬於花縣水西司,發展至今成為一個以黃姓為主的單姓血緣村落。村一側的巴江河是北江的重要支流,自清遠石角從北江分出,經過中洞山、佳錦山、劍嶺、瑞嶺和華嶺等多重山脈,於廣州老鴉崗注入珠江西航道,流向廣州。這條水道歷史上是北江至廣州最短的水道,但也因此水流過快,並不適合舟行。由於河岸多白黏土層,該河又被稱為“白坭河”。北江泥沙含量高,晉代以后,白坭河逐漸淤淺,今天炭步鎮塱頭、石湖、鵯湖等村的田地,便多是白坭河淤積的結果。

  據《廣州炭步鎮四村》作者高婷、雷彤娜、張郁的說法,為了將淤積河道開墾成良田,巴江河沿岸多有基圍、水陂。今天塱頭村鯉魚涌邊的荔枝基圍便是個小型水陂,各個村落中的基圍更是數不勝數。這些基圍不但保障了農田水利,還是良好的交通道路。河道不僅可以開墾良田,河岸白坭還是燒制陶瓷的主要原料。清光緒年間,因為白坭的採挖,基圍曾多次發生坍塌。

  其實歷史上巴江河兩岸修建基圍、開墾良田之后,洪水也依然會如約而至。雖有洪水的影響,但也因水道之利,宋代起炭步鎮成為官窯陶瓷的原料產地。“炭步”,據說就與南宋時期燒炭堆炭有關,因其地臨水,故名“炭步(埠)”。早期炭步一帶的村落、集鎮大都處於靠近河道,與官窯交通方便的丘陵之上。塱頭村雖然建村稍晚,也是類似的選址,只是地勢更高。

  《塱頭黃氏家譜》記載黃氏始遷南海始於宋朝。到七世黃仕明時,“乃於華寧水岩邊買田筑室,創立址基。”所以真正屬於塱頭村的故事,就開始於七世黃仕明遷居。既然炭步、塱頭多有洪水影響,不適於農耕之處,黃仕明來這裡干嗎呢?答案是養鴨。據說他最初定居於塱頭村西南一公裡處鯉魚涌的河灘。鯉魚涌雖是小河,水量不大,但北江洪水每年都會倒灌鯉魚涌,荒灘很難開墾,卻為養鴨提供了空間。

  高婷等幾位研究者指出,養鴨作為一種重要的農副業,是古代鄉村社會致富的有效手段。廣州附近以之積累了可觀財富者,除了塱頭黃氏,還有南海的石頭霍氏。七世祖來到炭步養鴨,八世祖便積累了大量田產,興建房屋,養鴨的最終結果便是將大量荒灘改造成農田。直至今日,塱頭村人都把農歷七月二十始遷祖黃仕明忌日稱作“吊鴨節”。塱頭東面還另有村名為“鴨湖村”。

  周邊尋味

  古村美食“塘底菜”等你來品鑒

  從整體格局上看,塱頭村是個“封閉”的村落,村南、東、西三面有水塘包圍,村東、北、西三面又有青磚圍牆和竹籬圍合。在村口旁的游客服務中心裡,能看到整個村庄的立體模型,數量可觀的老屋由南向北漸次依序排列而去,構成廣府村落典型的梳式布局。為迎春而剛剛懸挂起來的紅燈籠裝點在每一座建筑上,組成一條條紅彤彤的巷道。走在其下的石板路上,感覺年的氣氛漸漸走來。

  走在塱頭村中,最強烈的感覺就是這裡仍未被商業氣息所沾染。許多老屋門上上了鎖,但貼著對聯、門神。巷道邊偶然還能看見一角菜畦,同行的炭步鎮旅游辦駱鳳和經理說,這是村中一位阿婆自種自吃的。雖然許多人已經搬出了老屋,遷入結構、陳設更現代化的新居中,但仍有一些老人住在這裡,與他們曾經出生、長大的老屋日夜相伴。

  但變化也在發生。有一些老屋,搬進了一些從事文化教育的人,在小院的外牆上,能看到一些孩子來研學、寫生的照片。記者走進一間書屋,主人正在烹茶待客,后廚裡,孩子們在嘻嘻哈哈地幫著擇菜。爐灶中的木柴噼噼啪啪地響著,炊煙裊裊,傳來飯菜的香氣。

  中午我們在村中的“古村美食”就餐,本地的雞香而滑﹔據說曾經作為貢品的芋頭正當季,混著臘味,融合成香甜的味道﹔有一道當地名菜,以牛皮為主,小火慢燜而成,牛皮半透明,糯滑而不散,非常好吃﹔不過最有特點的,還要算這裡的“塘底菜”,就是干塘時種在塘底的青菜,不用過多管理,不用殺虫,天然健康,菜味很足。

  午后離開塱頭村,車子在村道上拐了幾個彎,很快匯入干道中不停息的車流。塱頭的炊煙,塘邊村民的閑談聲迅速遠去,提醒我們,這是廣州,它多元而精彩。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卜鬆竹)

(責編:王楠、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