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潮绣讲述《百屏灯》故事

2020年10月17日11:19  来源:潮州日报
 
原标题:用潮绣讲述《百屏灯》故事

  宋忠勉向记者介绍《百屏灯》。 本报记者 郑新培 摄

  “活灯看完看纱灯,头屏董卓凤仪亭,貂蝉共伊在戏耍,吕布气到手捶胸。”……这首潮州人耳熟能详的歌册《百屏灯》,朗朗上口,每句表现一个神话、历史故事,共讲述一百个故事。近日,非遗项目潮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宋忠勉运用自己的潮绣技艺,将《百屏灯》里的一百个故事,以实物花灯的形式完整地呈现出来,填补了潮州《百屏灯》完整实物的空白。

  精心设计430个人物角色

  在宋忠勉的展览室内,一百屏花灯按歌册《百屏灯》故事的顺序排列,灯箱内人物栩栩如生,五官立体饱满,梳妆头面丰韵多姿,配以或雍容华贵、或清新脱俗的潮绣,人物角色更显生动鲜活。每个灯箱内的背景图都根据故事的情节精心设计,加上灯光道具,活灵活现地展现了每屏灯中的故事情节。

  “《百屏灯》里浓缩一百台戏剧的经典故事,场景、情节各不相同,人物角色共430个,每一个人物摆放的位置和手脚动作造型都要经过细致考究。”宋忠勉介绍,《百屏灯》的制作不仅工程量大,且工艺复杂,涉及历史文化知识以及艺术的许多门类,如人物造型、脸谱、服装、道具等来自戏曲,其布景、人物肤色又与雕塑、绘画息息相关。

  为此,宋忠勉查找了许多书籍资料,请教了多位潮州文化、潮剧专家,最后根据书籍及专家们对人物的描述,包括人物身份、性格等,形成思路并画稿,做足准备后,才开始着手制作。

  “从屏灯的摆放,到工艺和人物服饰,一百个场景没有一个是相同。”宋忠勉翻开一叠厚厚的脚本和一张张潮绣设计稿,里面详细记录着每一个屏灯中每一位角色头部、帽子、衣服的设计方案,这本厚厚的设计稿也见证了宋忠勉花费的心血。确定设计稿后,宋忠勉便按每屏灯长90厘米、宽50厘米、高80厘米的规格开始制作。

  《百屏灯》融合12种潮州非遗元素

  430个人物,制作起来也十分讲究。“每件衣服都很小,弯曲的角度较小,做起来比大件的衣服难度更大。”宋忠勉介绍,正常衣服上的绣龙都得用六股的金线制作,但人物角色衣服小,只能用两股的金线,花费的时间精力也就更大。

  由于涉及人物众多,造型不拘一格,从人物木质身体的制造,到银器打造的武器和饰品,再到陶瓷装饰品,宋忠勉都要向各行业的专家请教,力求完美。宋忠勉介绍,百屏灯融合了潮绣、潮剧、粉塑、泥塑、木雕、木偶、陶瓷、麦秆、剪纸、银饰、玉雕、珠绣等12种潮州非遗元素,可以说是潮州非遗文化的集大成。

  宋忠勉运用自己多年的潮绣技艺,为每一位人物角色都绣制了潮剧服装,相较于以前花灯用铁丝做框架,用纸张贴花,宋忠勉制作的《百屏灯》不仅更有利于保存,且将潮州潮绣、戏剧服装等艺术展现在《百屏灯》中,对《百屏灯》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很大意义。经过不断的摸索和钻研,历时18个月,宋忠勉最终完成了《百屏灯》的创作。

  “每一屏都风格各异,华贵富丽的《郭子仪拜寿》,优雅清新的《崔莺莺听琴》,气宇轩昂的《杨令婆挂帅》,雪冷琴怨的《王昭君和番》,一幅幅赏下去,美不胜收。每一屏都是一簇鲜艳的香花,百屏花灯,百花齐放。”文化专家李英群如是评价宋忠勉的《百屏灯》作品。

  市潮剧团艺术顾问洪钟表示,宋忠勉创作的《百屏灯》十分完整地记录了一百个故事,填补了潮州《百屏灯》完整实物的空白,不仅传承了潮州的《百屏灯》文化,也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接下来我将把《百屏灯》送到国内外展出,让更多的人了解潮州的《百屏灯》,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潮州优秀的传统文化。”宋忠勉说。(记者 郑新培)

(责编:张晨牧、陈育柱)

关注我们

  •  
  •  
人民广东人民广东 粤港澳大湾区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