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湾仔轮渡客运口岸复航。 吴长赋 摄
8月20日7时15分,伴随着汽笛长鸣,由澳门驶向珠海的轮渡船缓缓停泊靠岸,复航后的首批旅客陆续步入湾仔口岸进境大厅。受疫情影响,停航5个月的湾仔轮渡客运口岸往来澳门内港航线恢复运营,湾仔口岸也同步恢复通关,旅客可乘坐轮渡往来湾仔轮渡客运口岸和澳门内港码头。
跨境交通方便快捷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从湾仔口岸乘坐轮渡到澳门内港码头仅需5分钟,这一通道为内地和澳门居民提供了一个通达性更高、更快捷的跨境交通选择。
当日,在珠海居住、在澳门上班的澳门居民何先生快步走到出境大厅海关卫生检疫岗前,将手机里的“粤康码”对准扫码器,很快通过了海关健康申报验核。
“从湾仔口岸坐船到澳门,再步行七八分钟就到我上班的地方了。之前从拱北口岸过去,差不多要一个半小时,还是这边方便多了。”对于湾仔口岸复航,何先生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当前,湾仔轮渡客运口岸仅支持现场购票,出入境人员需凭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购票,并凭“粤康码通关凭证”绿码及相关证件通关。
复航后的湾仔轮渡客运口岸通关时间为7时至22时。据市商务局通告,前14天航班为一小时一班,如无异常情况,14天后航班调整为每30分钟一班,其后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在合适时间恢复为每15分钟一班。
信息共享共抗台风
18日,珠澳共同宣布湾仔轮渡客运口岸于20日恢复通航,19日就遇上今年第7号台风“海高斯”袭击珠海。
台风来临前,珠澳双方开展了信息互通工作,“互通两地气象预报信息,互通两地航道风力、水流监测情况,实现信息共享,决策共商,以确保湾仔轮渡客运口岸往来澳门内港航线按时顺利恢复运营。”市商务局港口口岸科科长张仕力表示。
与此同时,湾仔口岸第一时间启动了防风防汛应急预案,迅速部署防风防汛措施,安装防洪板、防汛沙袋,准备抽水泵、应急医疗、干粮、纯净水等物资,并对消防、水电、排水、户外物体等进行逐一排查,及时清除各类安全隐患。
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当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作为疫情期间全国第一个恢复通关的水运口岸,湾仔口岸恢复通关、恢复通航的背后,离不开珠澳双方的密切沟通与协作。”张仕力说。
依托此前建立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珠澳双方构建了一张高层级、多架构、全方位的沟通联络网。早在口岸复关复航前夕,湾仔口岸和澳门内港码头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制定了疫情预案,一旦发生相关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措施。
在购票环节,双方口岸都要求旅客必须出示有效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这也是珠澳双方共同构筑的防疫第一道防线。在候船等候区,双方口岸都设置了地面隔离线,间距保持1米以上,保障旅客安全社交距离。
在湾仔口岸通关大厅,市公安局、香洲区、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组织成立“口岸三人组”,为通关旅客提供扫码转码咨询服务。
据拱北海关所属湾仔海关介绍,该关还对进出境通道设置进行了优化升级,增加指引标识,安排工作人员落实现场监管和卫生检疫工作。(记者许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