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全面提升城市能级量级

2020年08月21日10:01  来源:珠海特区报
 
原标题:全面提升城市能级量级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记录着伟大而又深刻的变革。

  40年前,珠海只是一个地区生产总值仅为数亿元的边陲小镇。改革的春风吹拂过珠海的每个角落。“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指引一代又一代珠海人书写下波澜壮阔的创业史诗。

  奇迹缔造,举世瞩目。40年后的今天,珠海的地区生产总值已实现千倍级的跃升,吸引超过2200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科创能力显著提升。

  敢闯新路、勇挑重担。在国家赋予的新使命面前,珠海面临着经济规模小,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偏弱的突出短板。全面提升城市能级量级,是珠海亟需解决的问题。

  站在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崭新起点上,珠海将以非常之举、非常之为从“小而精”转向“大而强”,实现换道超车、后发先至,用忘我的奋斗书写新时代“二次创业”新篇章。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特区人血液里始终流淌着不怕苦、不畏难,说干就干的血性。

  今年6月的珠海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培育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设备为重点的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0年8月5日下午,中国绿色新材料(珠海)产业园揭牌暨重点项目签约活动在高栏港经济区举行。总投资额超100亿元的15个新材料项目陆续签约,助力珠海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从美好设想到实质性的举动,珠海只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珠海速度和珠海效率可见一斑。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在珠海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历程中,抢时机、抓落实的例子不胜枚举。开办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开办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石景山酒店……多个“全国第一”见证了珠海的奋进史。其中,率先实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五个统一”,更是为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珠海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3435.89亿元,年均增长17.4%。珠海在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完成了“结构优化”。2019年,全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3.1%、66.5%,形成电子信息、家电电气、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精密机械制造和生物医药等“六大工业支柱”产业,现代金融、旅游休闲、会议展览、交通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

  取金山银山易,守绿水青山难。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诸多“国字号”荣誉,珠海生态环境良好的金字招牌深入人心。40年来,珠海始终秉承生态优先,走出了一条与珠三角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发展道路,为后续更高质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曾经只有“一条街道、一间粮站、一间工厂、一家饭店”的边陲小镇,如今已蝶变成一座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随着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中央和省赋予了珠海新的更重要的使命。

  披星戴月,不忘来路。珠海要想换道超车、后发先至,必须牢牢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

  2019年,第三届“龙门创将”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中国赛区总决赛在深圳举行。历经海选、半决赛、总决赛,珠海独角兽种子企业——珠海瑞思普利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从30000多个创新创业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第三名的佳绩。

  “我们要让全世界看到珠海的创新力量!”珠海瑞思普利创始人陈永奇激动地表达参赛的心情,“全球50强药企还没有一家是中国的,我国制药业发展任重道远。”

  珠海从来不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与扶持,珠海企业从来不缺创新的精神与勇气。

  1992年,珠海在全国首开“科技重奖”先河,百万重奖犹如平地惊雷,轰动海内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深入人心。多年来,珠海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8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92.15亿元,占GDP比重位居全省第二位。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器,更是新一轮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在企业总量不多,规模不大等问题面前,珠海更应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产业链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的竞争优势推动珠海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勇立潮头,争创先机。深化珠澳合作、加强澳珠极点建设,加快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是珠海实现“小而精”转向“大而强”的希望所在。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9年5月,澳门创业青年黄茵创立的公司,正式入驻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场地补贴、人才招聘服务,让黄茵的初始创业团队可以更好地专注创新研发与市场开拓。如今,在横琴注册的澳资企业超过2800家,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已孵化超过250个澳门项目。

  40年来,珠海不断深化与香港和澳门的经贸交流,率先引进港澳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际吸收港澳外资占全市吸收外资总量的87.4%。中国航展在珠海已连续成功举办12届,联同珠海WTA超级精英赛、中国国际马戏节等重大活动,展示了珠海开放、创新、文明、活力、宜居的城市形象。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珠海更成为内地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城市,在空前的发展机遇面前,珠海更加意识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

  强强联合,活力迸发。2019年年,珠海市政府与澳门科技大学正式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创新教育、前沿科技、优质医疗与医学研究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澳门科技大学拥有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凭借毗邻澳门的先天优势和丰富的产业结构,珠海将主动担负起推动澳门科技成果在珠海转化落地的使命,坚持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并举,一个举世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珠澳优质教育和创新科技中心正呼之欲出。

  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离不开大湾区魅力之城的建设。以港珠澳大桥为龙头,珠海将积极融入国家高铁网络,加快高标准公路网建设,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加快新城、新区建设,把横琴新区、保税区、洪湾片区建设成为珠海城市新中心,发展一批产城融合的城市组团;用好“珠海英才计划”关键一招,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加速人才产业双聚集。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站在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全新起点上,“二次创业”加快发展的时代强音已经奏响,引领着特区人民用激情点燃梦想,用实干回应嘱托,书写新时代的特区奇迹。

(责编:陈育柱、李语)

关注我们

  •  
  •  
人民广东人民广东 粤港澳大湾区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