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十分钟文化圈”为市民提供丰富精神食粮

2020年07月13日16:40  来源:佛山日报
 
原标题:从一片难求到“十分钟文化圈”

1月19日,2020佛山交响音乐会在佛山大剧院举行。记者 张弘弢 摄

  上世纪70年代,电影放映队在乐从葛岸村放电影。受访者供图

7月7日,佛山市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启动活动在高明举行。记者 冯慧雯 摄

  7月7日,停摆了近6个月的佛山市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活动恢复了,这个消息引起66岁的岑兆坚的关注。“1973年至1980年,我当了8年的乡村电影放映员。当时,大家一看到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岑兆坚说,在农村文化贫瘠的年代,乡村电影放映员每天骑着单车,驮着上百斤器材跋山涉水,不辞辛劳奔忙于村间田头,为村民打开通往光影新世界的大门。

  作为文化下乡的最早形态,乡村露天电影是那时乡村文化的独特符号,也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如今,日趋完善、供给丰富的佛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利的文化生活,全市联合图书馆成员馆339家,文化馆服务点221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79家,全年开展群众文艺演出等各类活动超过一万场……从每月难得看上一两回的露天电影到扎根于百姓生活的十分钟文化圈,成为佛山市民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鲜亮注脚。

  露天电影点亮乡村生活

  1969年开始接触摄影以来,拍摄是岑兆坚最大的爱好。他家中存放了大量的胶卷,里面珍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生产、乡间生活、城乡发展的历史性瞬间。“这是放映队在葛岸村村庆时下乡放电影,这是我在放映前检查影片……”岑兆坚说,电影放映员是当时十分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很多人心中,可以天天与电影为伴是件幸福的事,因为很多人一个月只能看上一回露天电影。

  为满足村民对看电影的需求,岑兆坚与另外两位放映员全年无休地穿梭在乐从镇各个村落。放映不能断,设备就必须保护好。有一次,岑兆坚载着设备途经小涌村时,连人带车掉进水塘里,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抢救设备和影片。“在业余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露天电影让人们从斑驳的光影中找到了精神慰藉。我们不能让村民失望。”岑兆坚说。

  如今,全市近千块银幕一年放映的电影达到180万场,看电影已经从奢侈享受变成市民文化生活的众多选择之一。同时,除了市、区两级文化场馆,散布在镇街、村居的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点缀在商圈楼宇、滨水岸线的自助图书馆、民营博物馆、美术馆等,让市民以最便捷的方式参与最喜欢的文艺体验活动。

  “小时候经常听妈妈提起全村人一起观看一部电影的盛况以及左邻右里围观一台电视机的过往,虽然无法想象,但是可以感受到那个年代人们对文化生活的向往。”家住禅城的李卉说,母亲退休后经常到离家不远的服务中心报到,和发烧友们切磋曲艺,“去年还在服务中心报班学习书法,把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

  “十分钟文化圈”供给多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佛山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基本建成“网络完善、运行高效、供给丰富、保障有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公共文化设施室内总面积139.8万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室内面积1768.89平方米,排名全省前列。

  “盼了半年,大剧院终于开票了。”7月9日,家住南海的邝欣收到佛山大剧院开票的消息后,一口气买了两场演出的门票。邝欣说,前几年,为了追喜欢的剧目,她和朋友甚至请假跑去广州、深圳、香港等地看演出。2018年,佛山大剧院开业让邝欣终于感受到在家门口看好剧的幸福。

  对于邝欣的感受,年过六旬的梁燕霞也深有体会。“年轻的时候,我每个月领了工资就去广州买书、买卡带、看电影。”梁燕霞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乐从,可以进行文化活动、消费的地方几乎没有,就算晕车也坚持每月坐车去广州。如今,不仅可以在遍布全市五区的300多家联合图书馆通借通还,还实现广佛图书馆互借互还。

  退休后的梁燕霞成为一名文化志愿者,致力于乐从公共文化服务。2018年,梁燕霞成为锦瑟年华·乐从风物书舍的馆长。100多平方米的书舍摆着200多本有关乐从的书籍、乐从本土作家著作及本土出版物等文献资料,全是梁燕霞从街坊手中收集而来,目的就是想让读者从中窥见乐从的历史,感受乐从跳动的脉搏。“家门口既有被评为国家一级馆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又有小巧精致充满本土气息的文化站点,这是我们以前不敢想象的精神生活。”梁燕霞说。(记者 招钰英)

(责编:肖锟、陈育柱)

关注我们

  •  
  •  
人民广东人民广东 粤港澳大湾区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