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航天航空新赛道抢占先机

2020年07月11日07:37  来源:深圳特区报
 
原标题:深圳在航天航空新赛道抢占先机

  “力争通过10年努力发展成为一家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百亿级卫星应用龙头企业。” 亚太6D卫星即“深圳星”前日晚成功发射后,业界新秀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星通”)全员激动不已、立下豪言壮语。

  作为深圳航天航空企业代表的亚太星通确有如此底气。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新基建”带来重大机遇、卫星及应用需求大规模增长、较早进行产业布局、依托人才机制创新等本地优势,在诸多利好因素下,深圳在航天航空新赛道已抢占先机,明星企业不断涌现,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航空航天产业名城日渐清晰。

  “深圳星”创下多项第一

  2020年7月9日20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亚太6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该卫星由亚太星通及股东单位亚太通信卫星公司参与设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自项目获批就受到业内关注。其原因在于该卫星拥有多项第一——是我国第一颗采用Ku/Ka体系的地球同步轨道高通量卫星,也是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全配置首发星,还是世界上首颗为移动业务优化系统设计的高通量卫星。

  亚太星通相关负责人表示,亚太6D卫星载荷重量、通信容量、复杂度都开创了我国卫星研制新高度,而且在自适应、自诊断、自维护方面都有独到的设计。

  2018年,亚太6D卫星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该项目旨在初步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核心、面向亚太地区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高通量宽带微信通信系统,全面服务“网络强国”、“交通强国”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

  “卫星将在今年9月点亮波束,开始对外提供服务。”该负责人表示,卫星系统可为民航客机提供百兆级带宽接入服务,可为海事船舶提供千兆级带宽接入服务,能够有效满足亚太地区飞机、船舶以及偏远地区高速上网、数字化转型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深圳航天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亚太星通作为中国航天事业新起之秀,为航空、海事、陆地移动领域的客户提供卫星通信解决方案及智能化、定制化增值服务,初具国际影响力。

  事实上,近年来,深圳几乎每年都有一颗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作用强且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卫星上天。

  2018年12月,深圳造鸿雁星座首发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项目。星座建成后将开展面向全球的智能终端通信、物联网、移动广播、导航增强、航空航海监视、宽带互联网接入等服务。

  2019年9月,深圳制造的中国首颗极地遥感专用卫星成功发射,系统通过每天对极地区域的全覆盖观测,服务于国家北极航道开发和环境保护。通过这颗试验星进行开拓性探索和尝试,有望解决我国自主极地观测数据不足、长期依赖欧美的问题。

  “相信这些卫星的成功发射,让深圳以及周边城市的卫星产品及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促进这个产业发展壮大。”市航空航天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从事信号联接技术的企业金信偌,在亚太6D卫星成功发射后对外宣布,其与天海世界联合定制开发智能便携式卫星终端即将上市,能够极大满足偏远区域日益旺盛的卫星互联网需求。

  “我们多年的耕耘似乎曙光在前。” 金信诺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8年中国卫星通信市场约30多万用户,2018年全球卫星用户地面收入达到1198亿美元。随着中国卫星不断升空,中国将有200万以上用户的市场空间,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市场当期容量将达到402亿元,依据5年的推广、采购、装备周期计算,未来5年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年均市场规模将达80亿元量级。

  提前布局深圳占先机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明确“新基建”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这是卫星互联网首次被纳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大类,作为新基建首次得到官方口径确认。

  无间断、高速、低延时的通信网络需求,让卫星互联网成为5G地面网覆盖不足的有效补充。

  市航空航天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网络建设呈现“天弱地强”的特征,卫星互联网前期建设重点是中星系列、亚太系列等高轨卫星。随着虹云工程、鸿雁星座两个国家重大航天工程的实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实现零的突破,我国打造天基互联网迈出关键一步。随着新基建的一步步夯实,卫星及相关产业迎来重要机遇。预计未来9年内,我国卫星行业产值有望达6000-8600亿元。

  卫星将在商业通信、应急通信和公共通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一直以来,深圳就将航天航空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2014年发布了《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力争实现产业规模1500亿元,初步建成高科技特色鲜明、细分领域优势突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和区域创新中心,打造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名城。

  其中,《规划》提出微小卫星产业壮大工程。加快微小卫星技术及应用产业园建设,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研制,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部署低成本商业遥感卫星集群,提供国土资源、农林海洋、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领域的遥感服务。

  2018年,深圳提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扶持计划,重点支持领域包括微小卫星、通信卫星及终端设备、遥感卫星、卫星导航基础构件及终端设备。

  目前,深圳依托机制、人才、创新和产业等优势,重点发展航空电子、无人机、卫星导航应用、微小卫星等领域,以实施重点工程为抓手,促进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努力将深圳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航空航天产业名城。(记者 闻 坤 实习生 谭梓健)

(责编:陈育柱、李语)

关注我们

  •  
  •  
人民广东人民广东 粤港澳大湾区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