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姐姐”、“未婚妈妈”、“义工领袖”、“无偿捐献骨髓”……这些各种各样的头衔、昵称,都源自一个人,她就是陈锦花,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义工联的理事长。 陈锦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十几年来,陈锦花为义工服务事业贡献良多,而她最为人熟知的事迹,就是以“未婚妈妈”的身份把一个被遗弃的地中海贫血病患儿浩浩抚养长大。[详细]
“有一段时间,我想过让对方放弃收养,全家人都舍不得他,包括我爸妈也不给他去。”讲起当时情景,陈锦花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在浩浩确定离开之前,陈锦花曾打电话给福利院,说可不可以让对方放弃收养,反正自己到年底也可以办收养手续了。
后来,为了浩浩的前程与健康,2012年11月,陈锦花和义工们在香港机场把浩浩送上飞机。看着自己相伴近十年的“儿子”,陈锦花和义工们都没有忍住泪水,泣不成声。
“这个就是他在美国的相片,长得很快。”一年过去了,陈锦花常常跟浩浩在网上视频聊天,排解两个人相互的思念。“哥哥,不要去美国了,回来我们中国吧!”陈锦花告诉记者,女儿更是想念哥哥,一直以来兄妹感情都很好。
[详细]
一直以来,陈锦花是义工联公认的组织能力最强、组织活动质量最高、个人组织活动最多的义工。她细心地为服务对像着想,耐心地听服务对像倾诉,用心地对待每一个人,她所做的一切都让义工佩服,让义工感动。
2009年,陈锦花和其他几位义工一起组建了新安街道义工联。组建之初,正是陈锦花怀着女儿的时候,义工联的办公室在五楼,她挺着肚子爬上五楼的画面,至今还留在义工们的脑海里。
“她当时怀孕了,还挺着个肚子亲自给大家送来消暑的糖水。”义工王建军告诉人民网记者,暑假期间,义工联组织小学生开展文明劝导活动,自己和学生们顶着炎炎烈日,又累又渴,而陈锦花这份关怀却支持着大家,在马路边坚持执勤了40多天。
[详细]
陈锦花和林祖新常常和其他义工一起走访地贫家庭,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开导他们。人民网记者和他们一起来到一个地贫家庭。只见年轻的妈妈抱着小孩伤心的样子。原来这个家刚刚得知自己的双胞胎患有地贫,一下子全家人似乎还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由于有着抚养浩浩十多年积累下的经验,陈锦花为患儿家长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面对情绪有点激动的患儿母亲,陈锦花温言安慰,用过来人的身份和她分享心得。
林祖新告诉人民网记者,一年前,他俩自己出资成立了思晨社会工作服务社,希望用专业的社工服务带动义工工作的发展。而思晨社工服务社的第一个服务项目,就是针对深圳市地贫患儿成立的“地贫之家”。
[详细]
人民网记者在陈锦花的带领下,来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地贫之家”。记者看到有两位妈妈正带着孩子在输血。房间的左边有一个小书柜,上面放满了各式各样的儿童图书,一旁的桌子上还摆有跳棋和玩具。
地贫之家成立以后,地贫患儿可以在这里一边输血一边看书或者游戏,让枯燥重复的输血变得有意义起来。除了陈锦花以外,社会上还有其他人在为地贫患儿出力,地贫之家里的700册图书和书柜,都是由热心的社会人士捐赠的。
“我愿意和她一起努力,帮助更多的人。”林祖新对人民网记者说,陈锦花算不上伟大,却一直是自己榜样。陈锦花握着丈夫的手说,“只要我们把这条爱心之路走下去,我们也会越来越幸福。”[详细]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
陈锦花做了十几年的好事。她所做的事情,成就了浩浩的一辈子,也成了许许多多个地贫家庭的希望和曙光。和陈锦花在一起时,义工们崇拜的眼神,地贫家长们感恩的眼神,都落在人民网记者的眼中。
从前的义工陈锦花,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现在,“花姐姐”有了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舞台,但是她那颗乐于奉献、关爱他人的心却从未改变。陈锦花说,她的爱心之路还要继续走下去。希望陈锦花能继续践行服务群众的原则,为广大的地贫患者作出更多贡献。(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