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彈好思政育人協奏曲

江 南
2024年10月17日20:3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面對不同學齡、學段的學生,上好思政課、彈好協奏曲,才能更好引導他們認識國情、理解國策,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擔當

青山披薄霧,飛鳥掠層林,一幅水墨風景畫在大屏幕上呈現﹔從北宋名畫《千裡江山圖》說起,講到和美鄉村建設的今昔變遷、江南水鄉古鎮的保護發展……在浙江寧波寧海縣舉行的一場思政公開課上,當地大中小學幾名老師輪番上台,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展開教學,可謂別開生面。

同一主題,不同學段,該咋講?梳理村民身邊變化,小學老師宋怡主講生態保護和農民共富﹔以寧海縣前童古鎮的旅游經濟為例,初中老師楊婷婷解析保護與發展如何協同並進﹔運用理論思維與實踐智慧,大學老師韓東奧講述安吉縣余村背后的發展密碼。活用案例、打通學段、富有特色,讓參與觀摩的專家連連稱贊。這樣的嘗試,為開展思政課“同題異構”提供了有益借鑒。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完善立德樹人機制,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從思政課改革創新到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協同育人,從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到“大思政課”建設,思政教育創新發展近年來取得新成效。著眼未來,面對不同學齡、學段的學生,上好思政課、彈好協奏曲,才能更好引導他們認識國情、理解國策,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擔當。

彈好協奏曲,首先應統籌好同和異的關系。既要在大中小學思政課的教育理念、隊伍建設、考核評價等方面,推動實現“一體化”的“同”,也要充分考慮和尊重不同學段的現實差異和特點。比如,依托浙江理工大學紅色文化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杭州臨安區成立“天目少年思政學院”,由大學講師擔任顧問,指導中小學開展思政教育課程。用好共同資源、搭建共通渠道、發揮共研優勢,堅持求同存異、因材施教,才能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學有所得、學有所悟。

其次應立足效果,統籌好大和小的關系。大課堂,需要小視角。“大思政課”的建設,離不開“小切入口”的引入。東華大學、寧海縣知恩中學等大中小學的思政課教師開展聯合說課,把“共富小院”深甽鎮南溪村南溪楠小院“搬進”了課堂,通過講述可知可感的小故事,讓道理更好懂、學理有支撐。堅持以小見大、小大結合,不僅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有利於激發課堂活力。

還應打開視野,統籌好內與外的關系。從課堂內走向課堂外、走入實踐中,思政課方能擁有更強生命力。近年來,全國“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先后向社會公布並開放,各地也因地制宜設置了相關實踐教學基地。有條件的地方,還可整合校內外資源,發揮道德模范、行業楷模等榜樣作用,打造協同育人共同體。做到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打造好校內有形課堂與校外無形課堂,有助於推進形式創新與內容創新有機統一。

如今在杭州臨平區,不同學段的思政課教師一起研發課程、研討教學、分享教學科研資源,已是常態。以合作凝聚合力,著力強化課程支撐、資源整合和機制保障,定能不斷擴展協同育人的空間,在立德樹人上持續收獲成效。

(作者為本報浙江分社記者)

(責編:王雅蝶、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