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宣講接地氣 全會精神聚人心
梅州汕尾東莞江門創新開展基層宣講

用折子戲、漁歌等形式宣講黨的創新理論,把“話筒”交給改革一線的實踐者……連日來,梅州、汕尾、東莞、江門等地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各類宣講隊伍深入基層一線,創新宣講方式,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和形式對全會精神進行解讀,讓廣大群眾聽得懂、學得進、記得住。
國慶節前夕,梅州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基層示范宣講活動走進梅縣區程江社區。理論專家、百姓宣講員、文藝工作者同台聯講,選取“我們為什麼要改革”“‘百千萬工程’促振興”等群眾關心的話題,從不同的角度深入淺出地分享了他們對全會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在推進全會精神基層宣講中,梅州市充分發揮勞模工匠宣講團、青年宣講團、巾幗宣講團等特色宣講隊伍作用,組織宣講員認真編寫分眾化宣講稿,努力讓宣講活動接地氣、有人氣。該市總工會聯合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開展全會精神宣講進工業園區、進校園宣講活動,用廣東漢劇唱響全會精神﹔市婦聯依托基層“婦女之家”等陣地,組織巾幗宣講員開展全會精神宣講﹔市委教育工委組織全市教育系統130名宣講員,利用“開學第一課”開展全會精神宣講。截至9月28日,梅州共成立宣講隊伍101支,開展宣講活動3000多場。
汕尾通過整合資源、廣選人才,持續做大做強“干部講政策、專家講理論、百姓講故事”宣講矩陣,推動全會精神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
堅持群眾導向,汕尾注重將理論宣傳與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與社會發展成效相結合,與群眾生活場景相結合,推出了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針對海陸豐群眾愛看戲、看戲氛圍濃厚的特點,推出西秦戲《頌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等群眾喜歡看、能領會的宣講節目,深受當地群眾歡迎。將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與推進“百千萬工程”相結合,組建專門的宣講小分隊,深入村庄、種養合作社等一線宣講,引導廣大基層干部群眾深化對“頭號工程”認識,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激發改革活力。截至9月13日,汕尾成立宣講團157個,組建發動宣講隊伍472支,發動宣講員2515名,舉辦宣講活動2900余場。
東莞在宣講全會精神中,注重將“話筒”交給一批注重源頭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創業者、實干家,交給來自創新企業、重大科研平台、鎮村基層的一線奮斗者。
長安鎮以《布鞋走過的千億奇跡》為題,回顧長安打造廣東第三個千億鎮的歷史,宣講東莞改革開放奮進之路﹔虎門鎮依托全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陳列館資源,實地宣講廣東在改革開放中“敢為人先”的精神﹔莞城街道開展《東莞記憶》專場巡講,講述千年莞城的破局開新、全面振興之路﹔寮步鎮香市文藝宣講隊分享如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吸引力文旅項目的鮮活故事﹔麻涌鎮講述“中國糧油物流加工第一鎮”的探索實踐﹔茶山鎮組建10支特色宣講隊,聚焦“百千萬”等重點改革領域開展宣講。截至目前,85位市委宣講團成員分赴全市各級各部門開展集中宣講183場(次),組織面對面、互動式宣講315場(次),全市各級各部門緊扣改革主題,開展各類宣講647場(次)。
日前,一場特別的“黨課”在江門市新會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活動通過“音樂+黨課+知識問答”的創新形式,生動宣講全會精神。
江門緊密聯系宣講地區和領域的實際,統籌各級各類宣講資源,運用通俗語言、翔實數據、鮮活事例,深入淺出把全會精神講透徹。江海區巧妙結合“文明圩日”“新時代文明實踐日”等特色活動,廣泛召集群眾參與,有效利用“順天裡144號”、“青青讀書會”、社區黨員活動室等多樣化場地開展互動式宣講﹔新會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永遠跟黨走·音樂黨課”,通過寓教於樂、互動參與的形式,對全會的意義、主要內容等知識進行解讀、學習,讓全會精神“聲”入人心。截至9月10日,江門各縣(市、區)共組建發動宣講隊伍超200支,開展宣講活動超1800場。
南方日報記者 佔文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