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2024年“卓粵·自然 保耕地守紅線”送訓下鄉進行時

2024年07月08日16:05 |
小字號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四周年之際,廣東省自然資源廳2024年“卓粵·自然保耕地守紅線”送訓下鄉活動第二站來到了深圳市。

5月28日,2024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暨自然資源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舉行。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耕地保護監督處組織有關單位在現場設立“卓粵·自然保耕地守紅線”送訓下鄉普法宣傳和科技成果展示攤位,以“田長+普法”為主題,圍繞民法典與耕地保護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播放宣傳視頻、派發宣傳資料、提供政策咨詢、開展有獎問答等方式與市民現場互動,為群眾宣傳解讀耕地保護領域重要法律法規和“田長制”等重點政策內容。

“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時,應當確保本行政區域內什麼不減少?耕地、農地、農田總量,還是永久基本農田?”“什麼都不能減少!”在“保耕地守紅線”政策宣傳攤位上,一個小女孩在互動答題時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來自廣東省土地開發整治中心的工作人員不禁為她的耕地保護意識豎起大拇指:“小朋友的回答可能並不‘標准’,卻十分貼合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的要求。”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指出,《民法典》從總則編到有關分編,很多規定與自然資源工作密切相關,是自然資源管理領域長時期的法治引領和根本遵循。依托民法典宣傳的平台,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結合自然資源管理實際和民法典的綠色原則,以“田長+普法”的新思路,把耕地保護法律法規、重點政策送進基層,把耕地保護公眾服務送到群眾身邊,為耕地保護“人防+技防”擦亮法治底色。

5月28日下午,“耕地保護暨田長制”講座培訓在光明區圖書館開講,光明區各街道(鎮)級田長、社區(村)級田長、網格田長近150人參加現場培訓,全市各區同步開設分會場10個,逾1500名社區(村)級田長、網格田長參加了視頻培訓。

對今年3月剛上任馬田街道石家社區網格田長的小黃來說,這場田長制專題培訓是一場“及時雨”。“做好耕地保護重點政策法規知識儲備,學會使用便捷高效的‘一巡一管一服務’技術工具,對我們接下來巡田工作的規范化有很大幫助。”

講座培訓結束后,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宣講隊伍又馬不停蹄地來到光明區新湖街道科韻社區的一處耕地,真正把培訓送到“田間地頭”。

“在日常巡田中,發現問題可以在這個模塊選擇拍照舉証,點擊這個按鍵即可上報到社區(村)級。”廣東省國土資源測繪院的工作人員在一處田頭手把手指導網格田長應用巡田移動端開展基層巡田工作。

省自然資源廳工作人員和網格田長一起走進田間地頭開展巡田軟件實際場景應用培訓,模擬基層巡田實操。

“送訓下鄉能有效凝聚社會各界對於嚴格保護耕地的共識,提高公眾對於田長制工作的認同,激發群眾參與耕地保護工作的熱情。”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耕地保護監督處有關負責人表示,“聚焦基層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基層干部對於耕地保護服務法律法規政策的理解與運用水平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接下來,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還將奔赴粵西茂名、粵北梅州等地,繼續探索“田長+農業”“田長+科技”等多種送訓下鄉新路徑,橫向協同、上下發力、共同推動“田長制”在基層落地落實,以“田長制”為抓手,助推“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走深走實,以高質量耕地保護保障廣東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編:朴馨語、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