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教師蘇倩欣:
“做照耀苔花的太陽,為學生搭起適應社會的橋梁”

“七一”來臨之際,人民網廣東頻道推出“UP! 羊城職場‘星’力量”系列融媒體報道,展現羊城廣大職工與黨同心,跟黨奮斗,在各行各業“星”光璀璨的勞模風採。
剪輯、拍攝:人民網 何善福
畫虹班、雁陽班……走在學校的長廊中可以看到,每個班級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名字,而“苔花班”就是蘇倩欣為自己所帶班級取的名字。
廣州市天河區啟慧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的特殊教育學校,主要面向患有中重度智力障礙及孤獨症的孩子招生。特殊教育是蘇倩欣的第一份工作,也是目前為止的唯一一份工作。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清代詩人袁枚的《苔》歌頌了苔花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這深深地觸動了蘇倩欣。作為“園丁”,她一直秉承著“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栽’”的教育理念,像對待普通學生一樣對待自己的學生,教會他們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綻放獨有的芳華。
“我最大的願望是我的學生也能像普通人一樣,過上普普通通的生活。”蘇倩欣表示,在“苔花班”的學生還是五年級時,有一次她在朋友圈看到華南農業大學的紫荊花開了,很多人都去打卡拍照。蘇倩欣給學生們分享了這些圖片,看到學生們臉上露出了很羨慕的表情。
“當時我在想,難道我的學生隻能永遠隔著屏幕去認識這個世界嗎?”蘇倩欣決定讓學生們像普通人一樣,能站在樹下,欣賞在頭頂盛開的紫荊花。
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月的時間裡,蘇倩欣就陪學生們反復模擬練習怎樣乘坐地鐵、轉公交……最后,蘇倩欣和學生們順利地通過搭乘地鐵公交,到達華南農業大學,在美麗的紫荊花樹下留下了一張“普通的”打卡照片。
從一年級到九年級,“苔花班”是蘇倩欣完成一輪九年制大循環的班級。蘇倩欣表示,這些已經畢業的孩子,或升入了職業高中的特教班繼續學習,或回到家庭,利用自己學習的生活技能做好“好家人”的角色。
目前,蘇倩欣從一線老師轉到了中層干部的崗位,負責學校的教學管理以及課程建設方面的工作。在這十年間,蘇倩欣也從一位面對學生失序、情緒化而手足無措的新手教師,成長為從容解決各種突發情況、與學生做朋友的優秀青年教師。
“我希望能做好宣導,讓每一位老師、每一個家長、每一個學生都對特殊孩子有所了解,創造更美好的融合環境。”蘇倩欣認為,將特殊教育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介紹給普通學校的老師,是融合教育的重要一環。
“融合教育做得好,對於特殊孩子而言,可以讓特殊孩子有更多機會去跟普通的孩子相處,他們的生活體驗會得到豐富﹔對於普通孩子而言,他們可以從小認識世界的多元性,去認識生命的多樣態。這樣他們長大了以后,才能更好地去尊重和接納不同的個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