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行進中國”調研行

品牌廣東︱點滴醬油“釀”出舌尖美味

人民網“行進中國”廣東調研採訪團
2024年06月29日06:53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包裝車間實現數字化生產。人民網 王雅蝶攝

包裝車間實現數字化生產。人民網 王雅蝶攝

古往今來,一勺醬油、一日三餐,融進了人們的煙火生活。當下,中華老字號企業正在通過轉型,展現自身傳承背后的科技創新一面。

點滴醬油,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從事了30多年醬油生產工作的范師傅,對於這份不易感慨頗深。

“制曲是醬油生產的重要工序,是醬油品質是否過關的關鍵一環。”范師傅向人民網調研採訪團說,黃豆等原材料混合好后,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發酵,長出白色的菌絲,稱為“制曲”。

一線工人范師傅在制曲車間工作。受訪者供圖

一線工人范師傅在制曲車間工作。受訪者供圖

上世紀90年代初,醬油的制曲環節以人工為主。當時年輕的范師傅在海天味業要靠前輩們“手把手”傳授技能。

“過去,大家是通過摸、聞、看,來判斷曲料的工藝。如今,我們更多是配合智能化工程師,針對制曲設備的參數設定進行優化和改進。”范師傅說,早些年需要師傅們人工把關的生產環節,目前變成494道監測點,生產過程變得更加標准化、數字化,用大數據代替人為把關,保証產品風味始終如一。

現在,范師傅所在的圓盤制曲車間,承載的曲量可滿足1年5萬噸醬油的生產需求。“從佛山古醬園到海天味業,我們在傳承古法技藝中讓‘打醬油’變得更加智能化。”范師傅笑著說。

醬油包裝生產線最高時速達5.2萬瓶。受訪者供圖

醬油包裝生產線最高時速達5.2萬瓶。受訪者供圖

智能化主要體現在“產線自動化、生產數字化、運營智能化”上。據介紹,海天味業通過引入先進柔性化自動生產線,打通了訂單、庫存、計劃、交付、生產、品質、物流等供應鏈環節,打造海天“5G+”調味品產業鏈協同智造工廠。目前,海天味業旗下產品涵蓋醬油、蚝油、醋、料酒等產品,年產值近250億元。

“四海一家中國味,更安全、更營養、更美味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追求。”海天味業副總裁桂軍強表示,要在數智化理念引導下,以對標“燈塔工廠”為建設目標,借鑒國際先進的模式和案例,系統性推進“精益數字化”轉型,持續打造敏捷滿足需求的交付能力,將數智化成果向上下游產業鏈延展。發揮龍頭企業的作用,建立集群化、一體化智慧供應鏈,助力調味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天然陽光晒場。人民網 何善福攝

天然陽光晒場。人民網 何善福攝

四季更迭,陽光透過玻璃洒在池內的黃豆上,經過低溫發酵、高溫發酵、發酵后熟階段,流淌出濃稠的汁液,這讓范師傅和同事們倍感幸福。發酵后的醬油由不鏽鋼管道直接輸送到全自動密閉潔淨灌裝車間灌裝后,就可以讓海內外消費者體驗到傳承千年的舌尖味道。(王雅蝶、黃盛)

(責編:王雅蝶、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