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能源汽車出海步伐加快

本報記者 王 政
2024年01月17日08: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主席發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時指出,“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給中國制造增添了新亮色”。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快速增長。2023年,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29.9%。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新三樣”是如何憑借新技術新產品脫穎而出、佔領制高點的?如何進一步做大做強?本版今起推出“走近‘新三樣’”系列報道,展現相關行業茁壯成長的新實踐、揚帆出海的新進展。

  ——編  者  

  

  2023年,全年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分別同比增長35.8%和37.9%﹔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中國品牌市場佔有率超過80%……1月11日,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年報出爐,亮眼的數據、沉甸甸的含金量為中國制造增添了新亮色。

  產品、技術迭代加速,多項智能電動核心技術領跑全球

  走進位於重慶市的長安全球研發中心N7試驗樓,純電動兩驅動力總成實驗室的台架上,一場耗時56天、544次充放電循環的可靠性測試,今年元旦前剛剛完成。

  “上半年即將上市的長安汽車CD701,將搭載充電10分鐘、續航200公裡的800伏高壓碳化硅平台。”試驗工程師廖興渝說,為了讓新車在現有500伏充電樁上也能正常充電,長安汽車通過復用電路,在行業內首創的多合一超集電驅裡開發了升壓系統。544次循環的台架試驗及后續的極寒、高溫等一系列整車測試,就是要確保新系統安全可靠。

  1公裡之外的長安科技W1辦公樓裡,智能駕駛單體回灌團隊負責人周杰正在緊張開展軟件測試工作。

  “3台智能駕駛試驗車,每天要產生並回傳1000GB的測試數據。”周杰告訴記者,測試中遇到的虛報障礙物、誤制動、漏制動等問題,都會由長安科技自主研發的SDA電子電氣架構雲平台自動抓取,並在雲平台的數據處理系統裡自動進行場景特征提取與分析,通過仿真模擬,提出解決方案。“數據自動抓取、分析大大提升了智能駕駛軟件的迭代速度,目前每周都會有一個新的軟件版本,兩個月就會完成一次大迭代。”周杰說,這就是“軟件定義汽車”帶來的變化。

  長安汽車大幅提升充電便利性的800伏高壓碳化硅平台,以及圍繞“軟件定義汽車”開發全新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快速突破的一個縮影。

  ——在“三電”領域,我國動力電池技術再上新台階。2023年,寧德時代第一代鈉離子電池電芯首發落地﹔單體能量密度500瓦時每公斤的凝聚態電池,其車規級版本具備量產能力。由上汽投資的清陶科技,在全球率先實現了半固態電池的研發量產,今年,第一款搭載半固態電芯、續航超過1000公裡的智己品牌純電轎車將上市發售。我國驅動電機峰值功率密度超過4.8千瓦每公斤,量產最高轉速達到每分鐘2.1萬轉,躋身世界前列。

  ——在智能駕駛領域,國產車規級激光雷達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上海禾賽科技車載激光雷達累計交付量突破30萬台,2023年12月單月交付量突破5萬台。深圳速騰聚創正與全球21家整車廠定點合作,定點車型達61款,2023年1至10月車載激光雷達累計銷量12.2萬台。

  國產車規級芯片迎頭趕上。地平線征程系列芯片出貨量近400萬片,合作車企25家,新一代系列車載智能計算方案征程6系列將於今年4月正式發布,並於第四季度完成首批量產車型交付。黑芝麻、億咖通等芯片廠商也推出了有競爭力的車規級芯片及解決方案。

  智能輔助駕駛應用加速普及。華為ADS2.0、小鵬XNGP等智駕系統均實現了不依賴高精地圖的城區智能輔助駕駛。其中,小鵬開放XNGP智能輔助駕駛的城市已達到243個。

  800伏超充、多合一智能電驅、串並聯一體式智能插混系統、CI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人車家”生態智能座艙、無圖模式城區智能輔助駕駛……產品、技術加速迭代,讓中國新能源汽車從標准技術的接受者逐步變成了制定者。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感慨道:“過去我們對標的跨國品牌如今也把目標投向了中國品牌車企。”

  吸引全球產業資本,探索全新合資模式和出海模式

  2023年12月22日,比亞迪宣布將在匈牙利塞格德市建設一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基地。該基地將分階段建設,預計可為當地創造數千個就業崗位。

  在歐洲建廠,只是比亞迪出海布局的舉措之一。2023年7月,比亞迪宣布總投資約45億元,在巴西巴伊亞州卡馬薩裡市設立由3座工廠組成的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並計劃於今年下半年投產。

  東南亞正成為中國車企出海的“熱土”。長安汽車成立了東南亞事業部,並設立了3家本地公司,搭建了本地化運營團隊。2023年11月8日,一期設計年產能10萬輛、計劃2025年初投產的長安汽車泰國制造基地正式動工。據統計,2023年宣布在泰國建廠的國內車企還有上汽、比亞迪、哪吒等,規劃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

  “從‘請進來’到‘走出去’在歐洲建廠,是上汽人過去幾十年的夢想。”上汽集團總裁助理、上汽國際總經理余德表示,上汽已在海外布局了泰國、印尼、印度、巴基斯坦4座整車制造基地。2023年,上汽集團海外銷量達120.8萬輛,同比增長18.8%,連續8年蟬聯國內行業第一。其中,上汽名爵品牌已進入28個歐洲國家,2023年在歐洲銷量突破10萬輛。“上汽集團正在為歐洲地區首個整車生產廠選址。”余德說。

  海外建廠加速,是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一大亮點。國內“造車新勢力”得到海外產業資本的認可,也為中國智能電動汽車技術領跑全球寫下生動注腳。

  2023年7月,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增資7億美元持有小鵬汽車4.99%股份,雙方還簽署了長期合作技術框架協議,合作初期將基於小鵬G9平台共同開發兩款針對中國市場的中型大眾純電車型,預計2026年在中國推出﹔奧迪也與上汽簽署諒解備忘錄,上汽將利用其技術優勢,參與上汽奧迪全新電動車型聯合產品開發,攜手開啟合資合作新篇章。

  2023年10月,銷量位居全球前五的汽車跨國公司Stellantis集團宣布,將投資15億歐元,成為零跑汽車的戰略股東,雙方還將以51%︰49%的比例成立合資公司“零跑國際”,該合資公司將於2024年下半年開始,加速銷售零跑汽車高技術含量和更具性價比的產品。

  “40年前,以市場換技術,中國汽車產業走進合資時代﹔如今,本土企業用技術換市場,開啟了后合資時代中國汽車合資合作的新篇章。”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朱江明說,借助Stellantis在歐洲、拉美、中東等地的銷售服務網絡以及豐富的本地化經驗,零跑可以快速、低成本進入這些市場,甚至可以利用當地制造資源制造零跑汽車產品,為中國智能電動車企出海探索新路。

  全產業鏈協同創新、集群化發展,助力企業降本提質增效

  “傳統整車廠需要160多個零件經過沖壓、焊接多道工序生產的兩大總成,在這裡隻需一台7000噸、一台1.2萬噸智能壓鑄單元,以及整形清理生產線、機加工裝配線和在線檢測線,便可完成生產,前后不過10分鐘。”小鵬汽車制造工程中心壓鑄工藝高級經理嚴兆凱告訴記者,全新工藝集成度高、焊點少,讓X9的中后地板碰撞變形量減少20%,彎曲剛度提升40%,整車后部整體強度相比傳統車身設計強度提升30%以上。此外,還讓小鵬汽車廣州工廠焊接車間下車體線投資節省30%、土地佔用面積節約40%、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7%以上,更大大提高了流轉周期,確保了交付穩定性。

  小鵬、極氪、蔚來、小米……性能、成本和效率優勢,讓一體式鋁壓鑄工藝在我國新能源整車生產企業中加速普及,也培育了力勁科技、海天金屬等國產壓鑄機龍頭企業。據介紹,小鵬汽車廣州工廠這套超大型智能鋁壓鑄單元,目前噸位全球第一。接下來,採用行業首創新型直壓式結構的1.6萬噸、2萬噸全新裝備也將陸續下線交付。而在全球一體式鋁壓鑄裝備供應商中,力勁科技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不斷取得新進展,得益於全產業鏈協同創新,也得益於產業集群發展帶來的低成本和高效率。

  環境感知、決策控制、雲平台、車聯網、人工智能、高精度地圖及信息安全……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的中關村協同創新智匯園,有70多家聚焦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和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自動駕駛公交車、出租車、觀光車、無人送貨車、自動售賣車……漫步合肥街頭,進入路測階段的各種無人駕駛車輛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集聚了國軒高科、大眾(安徽)新能源、比亞迪、中創新航等動力電池企業以及產業鏈企業,形成完整的動力電池產業集群之后,合肥市正大力推動智能網聯產業集群化發展。

  “我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同時,融入了5G、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種新技術,產業鏈、價值鏈正持續向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領域拓展,並建成了高效協同的產業體系,汽車產業生態正在全面重塑。”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積極推動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支持新一代動力電池、新型底盤、智能駕駛等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生產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開展城市級“車能路雲”一體化試點應用。此外,還將協同推動能源供給、材料供應、生產制造等環節低碳化發展,健全綠色循環生態體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7日 18 版)

(責編:朴馨語、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