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春運迎來“大考” 市民平安出行

這個春節,天南海北的人們帶著行李,踏上旅途。在廣東“北大門”韶關,京港澳高速韶關段的“大瑤山隧道群保暢隊”全天候值守重要隧道口和易擁堵路段﹔在汕頭站,“紅眼高鐵”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的車次選擇﹔在揭陽潮汕機場,工作人員用12種地區方言為群眾提供貼心服務……
從今年1月7日開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的首個春運拉開大幕,跨區域人員流動加速,粵東粵西粵北各類型交通通道迎來高峰客流,多地多措並舉全力保障旅客健康平安出行,全力確保春運平穩有序。
公路——
高速出省通道迎來客流高峰
“往年都是在返鄉高峰時回家,高速上都會堵車。這次路上有很多工作人員指揮交通、疏導車流,我們安心多了。”從廣州出發,走京港澳高速回郴州宜章的劉先生說。
今年春運期間,位於粵湘省界的“南北大通道”京港澳高速韶關段、樂廣高速北段(下稱“樂廣北高速”)車流總量分別達到約26萬車次以及約31萬車次,同比增長41.7%以及16.3%。
作為廣東最長隧道群,長達24公裡的樂廣北高速大瑤山隧道群春運期間通行壓力大。對此,韶關組建“大瑤山隧道群保暢隊”,配備6台無人機,專項開展空中巡查和疏導工作,24小時監控高速公路,各主要高速公路通道未出現嚴重擁堵現象。
在梅平高速平興段,八尺省界點和天汕段的廣福省界點在1月13日至1月18日車流量達到峰值,其中往梅州方向車流明顯增多。“梅平高速為旅客來梅提供了便利。今年春節旅游形勢好轉,我們景區預計客流量將比前兩年有所增加。”平遠縣五指石風景區負責人說。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輻射粵西,連接廣東、廣西的黃金通道,江羅高速在春節期間也迎來客流高峰。在1月7日至1月19日,江羅高速往廣西方向總車流量超過119萬車次,日均9.15萬車次,同比車流增幅達到8.95%。
為積極應對春運期間大客流情況,江羅高速在沿線車流最密集的新城服務區(雙向)擴容增加183個停車位,並投放流動公廁,以滿足廣大旅客出行需求。
鐵路——
加開“紅眼高鐵”滿足出行需求
1月20日凌晨3時許,汕頭站站台廣播聲響起,從廣州東站開來的D9709次列車緩緩進站,不少旅客離家更近了。
從1月17日起至1月20日,連續四天,每天凌晨3時—5時,D9709次、D9717次、G9741次列車從廣州陸續抵達汕頭。這是汕頭站應對節前到達客流高峰在春運期間首次加開的夜間高鐵。
自1月7日以來,汕頭站迎送旅客逾29萬人次,同比增長27%。為了緩解春運壓力,滿足旅客出行需求,汕頭站通過“紅眼高鐵”打開了春運高鐵的“夜間模式”,加快釋放鐵路客運能力。
同樣加開“紅眼高鐵”的還有潮汕站。1月18日至20日,潮汕站客流量日均到達4.5萬人次。為滿足旅客出行需求,潮汕站在春運期間臨時加開從廣州、深圳到達潮汕方向的夜間高鐵列車53趟,同時加強與地方交通運輸部門協調市政公共交通服務時間,實現旅客夜間到達“零距離接駁”,保障旅客出行的“最后一公裡”。
而在粵西,作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大市,茂名市外出務工人員超百萬,春節期間鐵路出行呈現單邊客流的特點。為加快旅客疏運,1月17日至20日,茂名站已經加開“紅眼動車”10趟,將營運時間延后至凌晨3時30分。茂名站站長陳桓說,節后會在返程高峰期,根據運能需求,隨時加開動車組列車,保証運力需要。
航空——
許多市民選擇新開通航線出行
“請廣大旅客記得把物件(東西)攏(都)帶走,邁(不要)遺漏。”1月21日,在揭陽潮汕機場,揭陽潮汕機場公司地勤服務部客服中心主任蔡紫帆用潮汕話提醒旅客,讓不少潮汕籍旅客感到親切與暖心。
今年春運期間,揭陽潮汕機場預計進出港旅客量約58.8萬人次。為更好地保障廣大旅客出行,揭陽潮汕機場推出了“潮尚飛·鄉音行”服務,為旅客提供潮汕話、廣東話、客家話、江蘇話、湖南話等12種地區方言,為不同地區的返鄉旅客提供全程的家鄉話服務。
鏡頭向西移,作為粵西地區最大民用機場,湛江吳川機場春運期間預計航班運輸起降2800架次,旅客吞吐量28萬人次。為保障旅客快捷順利出行,該機場優化“湛中轉”服務,設置中轉服務櫃台,安排中轉專員代辦中轉聯程乘機手續,提供國內航班一次安檢、一次值機、行李直挂的便利服務。
而在粵北,新開通的航線成為了許多市民出行的選擇。
今年1月,“鄭州—梅州—湛江”航線通航,每周三班。至此,梅州機場通航城市達到12個,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珠海、菏澤、海口、西安、長沙、鄭州、湛江。
“以前回家隻能從鄭州先坐飛機到揭陽再轉車,現在可以直達梅州,對於離家在外的游子來說非常方便。”在鄭州工作的梅州人黃先生說。
在韶關丹霞機場,去年8月新開通的“海口—韶關—沈陽”航線也成為春節假期不少市民外出旅游的首選,航線日均輸送客量環比上月提升70%以上,航班上座率達到90%以上。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春運期間,湛江吳川機場、揭陽潮汕機場、梅州機場以及韶關丹霞機場客流高峰出現在1月19日至1月21日,累計接送旅客超92萬人次,航班運輸起降預計超過4500架次。
現場——
兩個身份 一張“考卷”
“老大哥”與“萌新”的同一個春運時刻
“值班員,5道進站信號好!”1月21日晚上6時,茂名站客場信號樓裡,內勤助理值班員廖武輝監視著列車運行的信號設備。從確認信號機的開放正確,到CTC上的確認進路序列、車次、股道、方向、進路描述、階段計劃的簽認作業,他逐條逐項地核對內容,確保車站“大腦”穩步運行。
茂名站是復合型車站,春運期間增加車次較多,動車組運行間隔較密。信號樓裡,車站值班員的工作十分繁瑣,必須要有過硬的業務本領,且認真細致執行作業標准,才能保証列車安全正點、旅客順利安全出行。
2019年12月,廖武輝結束了16年軍旅生涯,從部隊退役成了鐵路上一名內勤助理值班員。“當時碰上了新冠疫情,出行的人少了,每趟動車組的間隔時間也相應延長。”從內勤助理值班員到車站值班員,廖武輝在信號樓裡能明顯感到一些變化,“今年春運壓力大很多,我們現在工作時間是四班倒,累計工作24小時。”
相比有著3年鐵路工作經驗的廖武輝,茂名站實習售票員劉懿瑩則是一個“萌新”,第一次面對春運“大考”。
“我的車14時44分就要開走了,能不能先幫我辦理退票,我帶著三個小孩子,趕不上了。”春運期間,茂名站的售票廳內排起了“長龍”,一名旅客在窗口前著急詢問,額頭布滿了豆大的汗珠。劉懿瑩接過旅客的身份証件,快速敲擊鍵盤查詢,幫著免費改簽了最近一班直達深圳的車票。
劉懿瑩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東北女孩,2022年8月從石家庄鐵道大學畢業后,成為茂名站的一名售票員。
“看著窗口外面排了很長的隊伍,真的會有種壓力涌上來。”拋開南北地域方言不通、生活飲食習慣差異等困難不談,劉懿瑩真實感受到了一種挑戰,對她來說春運是一張現實的“期末考卷”,與學校大相徑庭。
劉懿瑩剛開始“見百態”,便深刻體會到自己第一時間正確的操作處理,不僅僅是一次購票、改簽本身,這些會直接影響到旅客舒暢、順利回家。
“首次面對春運,讓我明白了,過年回家對每個人而言,是年味兒,也是一次重要的旅途。我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讓大家平安順利出行,踏踏實實過個安心年。”劉懿瑩說。
南方日報記者 韓安東 雷賢輝 鄒祥亮 吳利婷 張冰純 范永敬 傅曉冰 何苑妮 紀金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