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在大灣區,見証中國發展

2022年11月01日08:5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大灣區的發展成就令人贊嘆”

本報記者  姜曉丹

“作為在粵港澳大灣區生活了近20年的‘老外’,我覺得開放、包容、創新已經成為大灣區發展的代名詞。”在今年8月開幕的廣州博覽會上,廣州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全球招商總監彼得·赫利斯熱情地向各方推介大灣區,“我們將繼續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兩大世界級新興產業集群……百聞不如一見,希望大家多來黃埔、多來廣州、多來大灣區走走看看,一起見証灣區活力、黃埔魅力。”

彼得·赫利斯來自德國,中文名字是賀勵平。1999年滿懷著對中國的興趣,他前往北京留學,從此便扎根中國。14年后,他成為德國工商會廣州辦事處總經理。2018年,廣州開發區政府面向全球招聘,憑著長期從事中歐貿易的經驗,賀勵平成功獲聘,成為開發區首名外籍特聘政府雇員。

“我的工作相當於搭建一座商貿合作的橋梁,一方面把西方的商業資訊介紹到中國,另一方面將中國的訊息,尤其是最新的發展機遇,告訴國外潛在投資者。”賀勵平向記者介紹,過去一段時間,他一直忙著推進海德堡廣州開發區離岸創新中心的招商工作,除此之外,廣州博覽會這些大型展會也是招商的絕佳平台,不容錯過。

“我作為一名中國政府的外籍雇員,能夠參與其中,從內部觀察政府運行,並為中外交往貢獻力量,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有意義的事情。”入職以來,賀勵平積極與企業方對接,頻頻拜會企業了解情況,向他們介紹政策信息。同時,他還要適應時差,對接歐洲國家的各項需求,忙得不可開交。

談起加班加點工作的動力,他說,大灣區是投資非常活躍的地區。這裡擁有一流的科研資源、豐富的人才儲備、優越的營商環境和貼心的全鏈條服務,但許多剛來不久的外國企業,對這些尚不熟悉。“我作為外國人去和他們溝通,有語言和文化上的優勢,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融入。我的目標是在任期內,盡可能地幫助中國和其他國家在商業上建立聯系、取得更多合作進展。”

作為見証者和參與者,賀勵平對中國尤其是大灣區的發展成就贊不絕口。他以中國高鐵為例,“中國的高鐵很好很長,想去哪裡都很方便。假期時,我很喜歡坐高鐵出游,最遠去過哈爾濱,以后還想去西藏和新疆。除此之外,中國的網購、線上支付也非常便利,回到德國時,我還會有些不習慣。”

“大灣區的發展成就令人贊嘆。從廣東制造到廣東創造,創新已經成為發展的新引擎。”每每向外國客戶介紹大灣區時,賀勵平總是細細介紹,努力讓外國客戶迅速對大灣區有一個直觀的概念——一片廣大的、發展迅速的、充滿勃勃生機的沃土。

賀勵平表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是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最密集的區域之一,這裡還有很多潛力等待挖掘,他的招商工作所面向的國家不斷增加、行業更加細分,招商重點也從關注招商引資向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並重轉變。充滿挑戰性的工作內容讓他始終熱情滿滿,“我的工作、生活重心都在中國,我希望能在這裡一直工作到退休,我愛中國。”

“為科研合作提供了廣闊舞台”

本報記者  戴楷然

“粵港澳大灣區處處充滿機遇,這裡的開放與包容,為科研合作提供了廣闊舞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馬來西亞籍研究員蔡佩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她在廣州生活了4年多時間,深切感受到大灣區的快速發展,這裡已成為充滿活力和希望的沃土。

2018年,作為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之一,蔡佩娥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擔任研究員。讓她下定決心到中國發展事業的,是這裡得天獨厚的科研環境。她說:“中國政府在科研領域極具遠見,非常支持科研工作,並且重視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這給我帶來了極大的信心和動力。”

蔡佩娥舉例說,醫院設立了科研人員與臨床科室之間的溝通機制,方便科研人員開展針對性研究,“這種模式有效拉近了科研與實踐應用之間的距離,確保科研成果能夠盡快應用於臨床,為患者減少痛苦。”

蔡佩娥的研究方向為納米給藥系統和腫瘤免疫治療。“在納米技術的醫學應用領域,中國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得益於大灣區對科研創新的重視,我們擁有良好的科研環境,有機會與國內外的頂尖團隊開展交流合作。”蔡佩娥很自豪。

她所在團隊有40多位同事。回憶起初到中國時的適應階段,蔡佩娥說:“我會講中文,但不太會寫漢字。申請科研項目時的文書工作是我當時面臨的第一大難題。”令她感動的是,醫院的同事非常友善,幫助她翻譯材料,“醫院就像大家庭一樣接納了我,我很喜歡這裡的團隊氛圍。”

在工作中,蔡佩娥和同事們密切交流、無間配合,參與了一系列重要課題的研究並取得不少成果:開展納米材料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研究,為肝癌系統化療提供新的治療策略,對“抗腫瘤免疫力”等腫瘤免疫學領域科研難點進行攻克……

2021年5月,廣州、深圳等地發現多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得知醫院正在招募核酸採樣志願者,蔡佩娥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她希望能夠投身防疫一線,緩解核酸採樣環節的醫護人員壓力。她想,如果自己能夠分擔一份核酸檢測的任務,醫院就能多留下一名醫護人員救治患者,“廣州就像我的家一樣,我要貢獻一份力量。”

接受培訓后,蔡佩娥跟隨志願者團隊來到東莞、深圳等地參與核酸檢測工作。“我們每天一大清早就起床,一直工作到夜晚。最忙的一天,團隊總共完成了40萬份拭子採集。”炎炎烈日下,防護服裡的衣服被汗浸濕,但團隊人員都在堅持。這段經歷,讓蔡佩娥發自內心地敬佩中國人民在抗疫過程中展現出的責任與擔當。“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大家隨時都會站出來。”蔡佩娥說,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事實証明,中國政府既能夠有效控制疫情,又能保証經濟社會平穩發展,保障人民福祉。

數年的工作、生活經歷,讓蔡佩娥對大灣區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大灣區的發展讓我擁有了實現科研理想的舞台。未來,我會繼續專注於科研工作,用科研成果為大灣區建設添磚加瓦。”蔡佩娥說。

“讓外國創業者受益匪淺”

本報記者  韓  碩

翁貝托·納代來自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粵港澳大灣區是他口中的“第二故鄉”。“這裡不僅有我的家,也有我事業的根基和未來發展的重心。”他在中國廣東經營一家服裝公司,公司主要從事意大利羽絨面料、皮革皮料、時尚鞋類等商品的進出口貿易,他給自己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巴特。

“2003年,我來到中國,先后在許多城市工作和生活。最終我決定扎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事業,因為這裡有便利的營商環境和開放、有潛力的市場。”巴特回憶。2009年,巴特在中國注冊成立公司,兒子羅伯特在意大利設立辦事處,父子倆忙碌於為中國和歐洲的客戶提供貿易咨詢服務。

中國(深圳)國際品牌服裝服飾交易會、中國(廣州)國際物流裝備與技術展覽會……近些天,巴特馬不停蹄地參展、洽談、規劃、簽約,忙得不亦樂乎。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的框架下,中歐貿易合作日益密切,巴特的公司業務也不斷拓展、壯大。隨著中國品牌、廣州品牌日益受到世界關注,他推出了一個名為“鞋履之路”的項目,鼓勵並幫助中國品牌進入意大利市場,推廣“中國制造”。

說起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優勢,巴特滔滔不絕: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具活力且發展最快的時尚市場之一,有極大的空間讓企業自由發揮創造力﹔中國擁有完備的基礎設施,以廣州為例,四通八達的公路、鐵路系統以及大型高效的機場,極大地促進了貿易往來﹔中國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和便利的信息資源可為商業合作提供種種便利……

巴特分享了自己對大灣區發展的看法,“大灣區充滿了豐富的機遇、活力和創意,蘊藏充裕的空間和產能,以及很強的投資和物流能力。這裡無疑是世界上最好的區域之一,能讓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發揮所長、有所收獲。”

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大灣區面積約5.6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逾8000萬,經濟總量從2018年的10萬億余元增至2021年的約12.6萬億元。“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深耕中國市場多年,巴特親歷了大灣區發展壯大的歷程。他說:“大灣區的成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國政府出台的政策為營商提供便利、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眼下,大灣區建設日漸成熟,廣州黃埔區、南沙區的發展就是一個例証。這些發展成果不僅切實惠及當地老百姓,也讓外國創業者受益匪淺。”

在工作中,巴特有機會接觸到中國各行各業的年輕人,他很欣賞中國的年輕一代。“中國的年輕人不僅繼承了父輩勤勉的精神,還展現出特有的自信和活力。大灣區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給了他們巨大空間去展現才華。”

談及未來,巴特表示已經做好了在大灣區的下一個十年計劃:“大半輩子在這裡度過,這裡已然是我的家了。700多年前,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遠渡重洋來到東方,尋求與中國開展在商業等各個領域交流。我希望成為‘當代馬可·波羅’,在這裡打拼,努力抓住新環境帶來的新機會。就像我們意大利俗語說的那樣,大灣區有‘玫瑰般’的前景,值得期待。”

“感受到中國人擁有並不斷弘揚這份文化自信”

本報記者  包  晗

廣州塔下,56歲的攝影師亞歷山大·勞埃德舉起手機,記錄下漢服愛好者的曼妙舞姿,上傳到短視頻平台,不一會兒就收獲了幾十個“點贊”和上百條轉發。粵劇演出的看台上,沙灣古鎮的小吃攤旁,西樵山天湖公園的龍船上……點開勞埃德的短視頻自媒體賬號,滿臉笑容的他穿梭在廣東各地的大街小巷,探尋當地傳統文化藝術的蹤跡。

出生在哥倫比亞的勞埃德是一個“粵劇迷”。2004年,他來到廣州,被這座城市悠久的歷史積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所吸引。次年,他決定在廣州定居,從此一住就是17年。在廣州生活期間,勞埃德不但自己是當地各大劇院的常客,有時還會邀請外國友人一起觀看粵劇。“粵劇是一座寶藏,其中蘊藏著我所追尋的藝術元素。我的夢想就是扎根於此,深入探尋粵劇這一文化瑰寶。”勞埃德說。

在他的鏡頭中,不僅有台前白裙飄飄的正印花旦、英姿颯爽的文武生,還能看到粵劇藝術家的幕后花絮。勞埃德時常在后台觀察演員們排練台詞、練習曲調,欣賞他們如何披華服、施粉黛、拿捏腔調。“在后台見証角色的誕生是一場‘跨時空’的體驗。看著演員們一步步變身劇中的人物,走上台前生動演繹,我仿佛穿越到故事發生的時代,身臨其境地感受角色們的家國情懷和悲歡離合。”不少演員都和這個常駐后台的“老外”打成一片,偶爾還會在勞埃德的鏡頭前秀兩句英語。

勞埃德的“偶像”是中國粵劇表演藝術家歐凱明,他多次觀看歐凱明導演或出演的戲曲作品,也曾一起探討粵劇藝術的傳承。歐凱明與他分享了對時下流行的4K技術的看法,希望能夠將更多現代科技手段運用到粵劇電影創作中,喚起年輕一代對粵劇的興趣。歐凱明很欣賞勞埃德拍攝的粵劇相關視頻,認為這種傳播形式對推廣粵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對我繼續深入了解和傳播粵劇是很大的鼓勵。”勞埃德說。

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多元文化的沖擊,給粵劇等傳統藝術的發展帶來一定挑戰。但台前幕后的走訪經歷,讓勞埃德對粵劇的過去和未來有了更多深入的思考。他曾聽到許多朋友分享他們的粵劇故事:或是跟著祖父去村裡看粵劇表演,或是陪著祖母收聽電台全天候播放的粵劇節目。這樣的故事讓勞埃德感慨,粵劇文化根植於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如果將城市比作一棵樹,那文化就是土壤中為樹木提供養分的根基。我們不僅要關注它開的花、結的果,更要滋養它的根。隻要知道根在哪裡,就能把握未來的方向。”這些感悟堅定了勞埃德傳播粵劇文化的決心,他相信傳統藝術的悠久積澱結合新的表達和傳播形式,一定會讓粵劇文化煥發勃勃生機。

2016年,《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地方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印發,提出加強戲曲保護傳承、推動戲曲藝術創作、支持戲曲藝術院團發展等措施。廣州、佛山等地結合實際,制定並實施了相關工作方案。勞埃德很贊賞這些保護戲曲文化的舉措。他認為,政府對傳統文化的大力保護和積極推廣,有利於滋養文化根基、推動文化傳承。

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在中國生活的日子裡,我看到、感受到中國人擁有並不斷弘揚這份文化自信。”勞埃德正計劃推動出版粵劇相關書籍的英語、西班牙語版本。“未來,我希望有機會能站上粵劇的舞台,唱兩句簡短的詞,或是出演一個沒有台詞的小角色——這是我的夢想。”勞埃德說。

圖1:賀勵平在“我在灣區看世界——廣州中外友好交流故事會”活動上分享對大灣區發展的見解。

圖2:蔡佩娥在湖南長沙參加整合醫學影像新進展學術交流會。

圖3:勞埃德(中)和粵劇演員在后台合影留念。

圖4:巴特(左)與中國客戶交流選擇面料的技巧。

以上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圖5:7月10日,廣州市南沙區萬頃沙南側的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建設現場。魏勁鬆攝(人民視覺)

(責編:王雅蝶、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