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探索開展河長林長聯合巡河巡林

近日,廣州市河長制辦公室印發《廣州市2022年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明確了將從河湖長制工作、水環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資源保護、水安全保障、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督、宣傳教育九大方面積極作為。
《要點》中提出,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探索開展河長、林長聯合巡河、巡林工作。與此同時,進一步落實河湖警長制,進一步加強與各涉水行政部門的協作配合,推進信息共享,完善行刑銜接機制,對水域違法犯罪嚴重的區域開展專項聯合執法行動。
完成350條以上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
提升水環境治理成效方面,為了在2020年全市13個國省考斷面全面達標,147條黑臭水體全面消除黑臭並達到“長制久清”標准的基礎上,進一步持續提升治理成效,讓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美景常駐廣州,《要點》提出,加快推進排水單元達標建設、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工作。2022年底前,全市排水單元雨污分流面積比例力爭達到85%,2022年底前累計完成350條以上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任務。
保障居民用水方面,將推進2000年前建設的既無物業管理又無加壓設施的4.6萬戶老舊用戶共用用水設施改造,實現供水單位供水服務到終端。完成55條村供水改造,進一步提高農村供水保障能力。
完成200公裡碧道建設任務
加快推進《廣州市城市內澇治理行動方案(2021-2025年)》既定的各類治理項目,盡早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特大暴雨城市運轉基本正常”。
高質量推進碧道建設。按照《廣州市碧道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5年)》,2022年完成200公裡碧道建設任務。加強水文化的挖掘和弘揚,依托優秀傳統文化、民俗風情和水務名勝古跡,深入挖掘可利用資源,開發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景觀和產品。(記者 杜娟 通訊員 趙雪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