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擬推動倉儲、旅館等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

5月11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於推進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在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上進行公示。其中提出,要優化廣州各類用房功能結構,切實提高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有效供給,緩解住房租賃市場結構性供給不足,加快培育廣州住房租賃市場和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通知》所稱的“非居住存量房屋”是指《通知》實施前已建成的商業辦公、旅館、廠房、倉儲、科研教育等類型房屋。
但有三種情況需要注意:
(一)土地性質為三類工業用地和三類物流倉儲用地的非居住建筑,不得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
(二)本市重點商圈及重點功能區內的非居住存量房屋原則上不得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
(三)利用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工業遺產、不可移動文物,以及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建筑、古民居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應按照歷史文化保護相關規定和程序執行。
不得分割銷售 不得“以租代售”
改建項目具體如何操作?《通知》中明確了工作流程,包括八個方面:提出申請、聯合會審、審查認定、認定效用、施工許可、房源入庫、項目退出、項目續期。
《通知》同時強調,改建項目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期間,不得分割銷售、轉讓和抵押,不得“以租代售”,不得違規經營,並按照廣州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管理相關規定進行管理。使用期間,因征收拆遷或者城市更新改造等需拆除的,改建項目按照改建前合法的房屋使用功能予以補償。
各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區領導小組辦公室)應會同項目所在地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加強對改建項目的建設、出租、運營等監管,建立日常巡查檢查機制,不定期開展檢查,原則上應當每年對本區改建項目進行不少於一次的全覆蓋檢查,每兩年進行一次集中核查,對違反廣州市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規定的依法依規予以查處。
適用條件
適用於《通知》實施前已建成的商業辦公、旅館、廠房、倉儲、科研教育等合法非居住存量房屋,以宗地或棟為單位按規定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不能以宗地或棟為單位的,改建部分應當具有相對獨立性。
改建規定
權屬清晰。改建項目權屬清晰、無爭議,不存在查封、凍結等限制情形﹔存在抵押等其他權利負擔的,應解除權利負擔或取得該權利人的書面同意。
性質不變。改建項目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期間,不動產權、土地使用年限、用地性質、建筑面積、建筑高度、建筑層高不變,不補繳土地價款。
完善配套。項目的改建建筑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不含 5000平方米)的,應按照改建建筑面積6%集中設置公共服務設施用房或項目自有公共活動區。
此外,改建還需要滿足結構安全、消防安全、環保衛生等方面相關要求。同時改建項目的面積標准、租金標准、出租對象、規模標准、運營期限等應當符合《廣州市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辦法》的規定。(記者 杜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