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这个展览带你了解“隐秘而伟大”的红色历史

刀光剑影远去,战火硝烟散尽,红色记忆却永不褪色。东莞市石龙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拥有优秀的革命传统和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一直以来,石龙镇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增强石龙文化传播力、影响力,近日,“隐秘而伟大——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展·石龙站”在石龙博物馆中庭举行开幕式。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党委专职副书记吴武林,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副主任钟智波,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炳球,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彤飚,东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王斌,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四级调研员莫汉成,石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亚鹏,石龙镇党委委员黄效荣出席开幕式, 并为展览开幕剪彩。
“流动”的省内文博资源助力文化建设
本次展览的举办受到广东省博物馆的鼎力支持,为了感谢广东省博物馆对石龙博物馆长期以来的支持和信赖,开幕式上,李亚鹏向吴武林送上感谢状及石龙纪念品。
“‘隐秘而伟大——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展’在石龙巡展,是省博与石龙博物馆的共建项目。”吴武林在开幕式上表示,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秉承共建共享的服务理念,以创新为驱动,以文化惠民为宗旨,致力于构建“广东省文博综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以整合省内文博资源,提升各级文博单位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切实践行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去年,我们把‘风雨广九家国路——广九铁路111周年展’送到了广九铁路遗址石龙,石龙的文博干部在展览展陈中融入本土元素,引起观众的共鸣,得到市民的认可,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他希望,本次展览能够继续在原来的基础上呈现石龙特色,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传承文明薪火、彰显文化自信、赓续红色血脉,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本次展览得到了省博物馆、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体局、市委党史研究室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被纳入了“博学东莞”文化品牌,极大地增强了展览的影响力和宣传力。
黄效荣表示,接下来石龙镇将进一步发挥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努力打造更多高水平的文化空间、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进一步彰显石龙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奋力开创石龙文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讴歌在“刀尖上行走”的无名英雄
“隐秘而伟大——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展”由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主办,展览共展出展品37件(套),分为“敌军封锁”“秘密通道”“千里血脉”“无名英雄”四个部分,通过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图片和文物,突出展示中共中央运筹帷幄以及中央红色交通线沿线重要站点分布等内容,讴歌了红色交通线上无名英雄们在“刀尖上行走”的壮举,引领观众感悟革命者前赴后继、为事业献身的豪情。
作为“隐秘而伟大——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展”本站巡展地点的石龙镇,同样是一片红色革命热土,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1923年至1925年,为巩固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广东革命政府对盘踞东江地区的军阀陈炯明进行了两次征讨。其间,孙中山曾多次亲临石龙前线指挥战斗,并在石龙设大本营、行营。时任黄埔军校兼东征军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也随军来到石龙,并在石龙中山公园进行革命演说,宣传东征意义,号召群众支持东征,极大鼓舞了军民革命热情。如今,隐没于寻常巷陌的革命史迹和红色遗存,成为石龙红色文化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委党史研究室的支持下,本次展览特意在石龙博物馆四楼小展厅举办“东莞红色地下交通站遗址展”,作为“延伸展”来进一步丰富“隐秘而伟大——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展”的内容。据了解,“东莞红色地下交通站遗址展”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现当年东莞红色地下交通站的史迹故事,缅怀英烈。展览中,观众可以了解到“石龙抗日地下交通情报站旧址”“中共东莞县委交通情报站旧址”“中共东宝联合县委地下交通站遗址”等东莞市红色地下交通站遗址的故事,让市民更加深刻了解“隐秘而伟大”的革命事迹,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展览信息
隐秘而伟大——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展·石龙站
展览时间:2023年10月18日-12月17日
展览地点:石龙博物馆一楼及四楼
南方+记者 丘想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