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示范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广连高速全线开通,走机场二高速接上广连,行车安全又顺畅。”对于新开通的广连高速二期,湖南衡阳籍自驾车主张大哥赞不绝口。
如今,从高空俯瞰南粤大地,一张以高铁、高速公路、公路干线、城际轨道为主动脉,乡村公路为毛细血管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赫然在目,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外联内畅、车流如织,一“路”见证广东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披荆斩棘。过去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广东交通运输系统秉承“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的理念,践行“开路先锋”的使命担当,加快建设交通强省。2018年至2022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基本建设完成投资9678亿元,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约22.3万公里。截至2022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2万公里,连续9年全国第一,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等一批具有“品质工程”特质的世纪工程相继建成。高速公路出省通道总数达30条,珠三角地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130公里,路网密度9.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省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1.2万公里,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1408公里。以西江干线和珠三角高等级航道为主的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基本形成。全省亿吨大港达6个,数量全国第二,全省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0.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7007万标箱。全省共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超450条,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和300多个港口,覆盖世界主要贸易港口,世界级港口群初步形成。实现“市市通高铁”,广湛、广汕汕高铁加快推进,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532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367公里居全国前列。全省已建成广州白云、深圳宝安等9个机场,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初步形成。
2022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统筹做好运输保障、投资建设、安全稳定、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推动全省交通运输各项重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圆满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交通强国示范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截至目前,广东总体建成全国领先的高速公路网、完善的国省干线网和广覆盖的农村公路网,初步建成世界级港口群和世界级机场群,高速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步履不停
交通重大工程助推
交通强省建设迈进新台阶
过去一年,广东大力“保在建、促新开、强储备”,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铁路项目方面,加快广湛、广花城际等24项1773公里续建省管铁路项目建设,建成茂名博贺港铁路,新开工建设广佛西环等13项447公里省管铁路。
公路项目方面,推进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等47项约1714公里高速公路续建项目,全省建成高速公路240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69公里,新增高速公路车道里程数1002公里,新开工惠霞高速等10个高速公路项目。
港航项目方面,推进东江、北江上延、顺德水道等航道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主体工程已完成,同步进行设备调试工作。推动崖门出海航道二期、矾石水道航道工程建设。
过去一年,广东充分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科学调增交通投资计划,确保交通投资应统尽统,坚持每月一调度,积极稳定投资规模,不断优化项目前期审批流程,保在建、促新开、强储备,抓设计、管过程、优造价,形成更多有效投资,2022年全省公路水路铁路投资突破3000亿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总投资均超过500亿元的深江高铁、狮子洋通道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开辟新的重要通道。
2022年,广东全速推动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公路港航基金项目落地实施,成立基金项目工作专班,组建设计审批专班,坚持监管和服务相结合,实行设计审批“三同步工作制”“三天工作制”,靠前服务指导,大幅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已签约34个公路港航基金项目,项目总投资4604亿元全部按时开工建设。
实干为要。广东积极扩大交通投资,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为稳定全省经济基本盘作出积极贡献。
现代化开路先锋的时代强音,在广东坚实的笃志前行中奔腾回响。
以民为
深化运输服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人民交通为人民。近年来,广东切实抓好“平安交通”建设,推进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2022年,全省行业安全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无重特大事故发生,完成船舶碰撞桥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力推进全省普速铁路公铁平交道口实施立交化改造,圆满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截至2022年,全省已完成1.9万处“平安村口”、1.2万处县乡道与国省道平交路口“一清一灯一带”、1800余处国省道穿村过镇路段隐患治理。
同时,广东持续推进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遴选出省级“平安工地”典型项目11个。完成全省13处港口危险货物集中区域安全风险评估和206处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核查工作。推进道路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平均单车卸载货物量连续三年下降。
在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上,广东聚焦人民所想所求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去年,我省印发《广东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做好深圳顺丰等第三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验收工作。广州入选2022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城市,韶关市入选绿色货运配送国家示范城市,梅州市打造国家第三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统筹做好交通疫情防控和物流保通保畅各项工作,广东规上货运企业货运量稳中有进,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坚强的交通物流保障。开通短途客运、接驳公交线路2116条,在客流集中区域建成招呼站299个。推动广州、佛山、东莞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指导肇庆市四会市等3个县(市、区)创建全国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全省228家等级客运站完成标准化站务云系统部署,全年联网售票量366.3万张。深化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全年发行全国交通一卡通票卡超510万张。全面推广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完成12328热线系统升级和部省联调,群众满意率达99.48%。粤港澳大湾区“一票式”核心平台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行。
创新驱动
引领智慧法治交通
发展新方向
伶仃洋上,深中通道“卧海长龙”的雄姿已现雏形。得益于智能制造理念融合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深中速度”屡被刷新,在伶仃洋大桥施工现场,工程师以“空中移动工厂”为理念,一体化智能筑塔机是整合了混凝土桥塔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的智能化筑塔平台,能够随塔身施工进度同步爬升作业,东索塔建设“节节拔高”;在海底沉管隧道建设方面,打造全国第一条巨型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和世界首艘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实现平均“一个月完成一个管节浇筑,一个月沉放一个管节”的建设速度。
引领智慧和低碳发展,广东交通朝着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过去一年,广东完成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建设验收。推动“广州城市公共交通自动驾驶规模化运营先导示范工程”获交通运输部批准开展试点工作。成立广东省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以“数字交通运输厅”建设为引领,广东按照“1168”总体架构推进综合运输业务协同平台建设。完成智慧航道、数字农村公路、“两客一危一重”等系统三屏联动展示。同时,印发《广东省“十四五”智慧港口建设指导意见》,推动智慧港口建设工作,启动“数字铁路”建设。梳理涉水部门职能“两清一图”,构建智慧水运“一网统管”格局。
在绿色交通建设上,广东印发《广东省“十四五”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从建、管、养全方位、全覆盖推进绿色公路等现代化管理理念落实,构建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现代化管理体系。全省新能源营运车达39.33万辆,珠三角地区城市公交全面实现电动化,全省城市公交领域电动化率达98.6%,清洁能源营运货车逐步推广应用。
同时,广东实现交通运输“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全覆盖。梳理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事项的贯彻落实举措,指导支持广州、深圳推动落实。推动信用信息公示共享。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入围2022年广东省“诚信兴商”十大典型案例及全国“诚信兴商典型案例”。
2023年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的重要一年。广东交通运输系统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加快高速公路支线和联络线建设,推进高速公路技术改造。加快广湛、珠肇、梅龙高铁和粤东城际等项目建设,建成广汕汕高铁,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推进深中、狮子洋、黄茅海等跨江跨海通道以及南雄至信丰、龙川至寻乌等出省通道建设,加快沿海港口疏港铁路建设,发展铁水联运和江海联运,发展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同时,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我省奋力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贡献交通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