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肝病患者有1个以上患药物性肝损伤,超过1100种药物和草药均可发生DILI
是药三分毒,警惕药物性肝损伤
“在所有住院肝病患者中,大约10个肝病患者中就有1个以上患药物性肝损伤(DILI)。”解放军总医院肝病医学部主任医师邹正升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是世界上肝炎严重流行区之一,虽然我国乙肝、丙肝的感染率已逐年下降,但非感染性肝病发病率却逐年上升,特别是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近十几年来大幅增长,已成为我国常见肝病的病因之一。
超1100种药物和草药均可发生DILI,超六成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为40岁以上中老年人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诱发的肝损伤,其发生率较高,预测性差,且无特异性治疗方案,正日益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隐形杀手”。近年来,由于药物的过度使用和减肥、保健、美容等时尚风行,加之食品添加剂和环境污染的影响,人类正暴露于大量化学物质威胁中。有研究显示,超过1100种的药物和草药均可发生DILI。
邹正升说,药物能“治”病,也能“致”病,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即凡是药物都有毒副作用。肝脏是人体内药物浓集、转化、代谢的“化学加工厂”,90%的药物需要在肝脏中代谢,所以肝脏也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场所。而肝脏中代谢酶基因的多态性,决定了不同个体对药物的适应程度差异很大。
“我国社会和人口日趋老龄化,用药机会随之不断增多,许多中老年人甚至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药物的联合使用也容易出现药物间相互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肝脏的药物代谢能力逐渐下降,肝脏血流量减少,使得药物在肝内代谢速度减慢,从而导致药物在血液中停留时间延长,因此增加了中老年人发生DILI的风险。”邹正升提醒,研究表明,40岁以上DILI患者占62.06%,尤其40~49岁年龄段为发病高峰。建议中老年人在用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而本身存在慢性肝病的患者,其用药更应谨慎,切忌自行盲目服药或随意加大药物剂量。
“绿色天然药物”也可能有潜在毒性,中草药也需遵医嘱不要盲目使用
解放军总医院肝病医学部研究员肖小河提醒,中草药应用不当,也有导致肝损伤的潜在风险。中草药相关肝损伤是指在使用中药、天然药物及其相关制剂时,由于中草药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导致肝损伤或肝脏对其发生过敏反应引起的肝损伤。
邹正升指出,目前欧美国家导致DILI的药物主要为抗生素及抗炎镇痛药,而中药或中草药则是我国较为多见的导致DILI的药物。传统中草药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绿色天然药物”,然而其潜在的肝毒性并不新奇,早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就已有阐述,一些植物如苦杏仁、木薯、广豆根、北豆根、艾叶、毛冬青、黄独、苍耳子、大枫子、苦楝皮、鱼苦胆、千里光、天花粉等,其具有肝毒性早以为人所知。中草药的肝毒性可以是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直接毒性作用,也可以是炮制过程不规范或是药物代谢过程中出现的免疫损伤。
肖小河也表示,有一些中草药本身就有较为明显毒性,比如砒霜、附子等这类中草药,由于大家都知道其具有潜在毒性,所以临床使用过程中都能“警钟长鸣”。但事实上,还有一些中草药其本身并没有明显的直接毒性,而是当人们有某些基础疾病(比如乙肝等)或当机体处于一定状态下(比如感染等),机体、药物等因素协同作用才会造成损伤。“在我国,很多中药往往与保健品联系紧密,例如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乌发的中药何首乌,其原药和各种炮制品均有较强的肝毒性。”邹正升提醒,在解放军总医院,关于何首乌肝损伤报告数居中草药品种之首,仙灵骨葆、壮骨关节丸的肝损伤报道也较多。因此,重新认识中药的安全性、规范和监控中药使用等工作亟待解决。
由于中草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也逐渐增加。但肖小河研究团队对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相关不良反应的药物构成特点进行的研究显示,在2012~2016年药物性肝损伤相关不良反应报告中,化学药占94.5%,中草药仅占4.5%,可见中草药并不是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不用过于恐慌。
“三注意”提前发现DILI “隐形杀手”,遵医嘱合理用药、不信偏方预防药物性肝损伤
如果服用了中草药及其相关制剂出现了肝损伤,就一定是中草药导致的吗?肖小河介绍,首先,中草药所含有效成分复杂,临床医生在针对个体辨证施治给予中草药复方时,其君臣佐使的配伍更是复杂。再者,生活中往往存在中药、西药联用等情况,使中草药和西药联合应用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而增加肝损伤风险,这种情况很难明确区分到底是哪类药物导致的肝毒性以及是否存在肝脏协同损伤作用。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某些药物虽是中药制剂,但其中也含有西药成分,如维C银翘片中就含有明确具有肝毒性的对乙酰氨基酚。因此,中草药肝损伤的诊断相对比较困难。
邹正升建议,患者用药过程中需注意把握3条,可及早发现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1、存在潜伏期。服用可疑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与导致肝损伤之间可有潜伏期,短则数天,常有过敏反应;长则1至9个月,常为代谢特异质性。潜伏期超过1年的情况,常见于慢性自身免疫肝炎样的DILI。
2、排除其他病因。首先需排除急性病毒性(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相关肝损伤以及其他遗传代谢的原因等引起的肝损伤。
3、需鉴别是否有基础肝病。有报道,DILI患者有超过6%有既往肝病,而既往有肝病的患者有1%可出现DILI。因此,需鉴别是药物叠加还是原有肝病加重。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自行购买药物或某些保健品,该如何科学预防药物性肝损伤?肖小河建议,只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准确,对“人、药、用”三方面综合考量,谨遵医嘱合理使用,不要盲目相信偏方、验方、广告等,不要跟风盲目使用中草药及其相关制剂,就能从根本上科学防治中草致药肝损伤的发生。
此外,肖小河团队基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每年十余万肝损伤患者的庞大临床资源库和全国DILI患者的救治工作,还创建了国际最大的药源性肝损伤不良反应数据库,建成了多源数据融合的药源性肝损伤风险信息查询与动态监测平台“安全药问”。“安全药问”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公众提供免费开放的在线安全用药信息查询及个性化互动咨询,既可输入药品名称查询,也可扫描产品条形码查询,还可拍摄中草药照片进行智能识别和查询。因此,除了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外,我们也可充分利用“安全药问”做到心中有数,不再盲目用药。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韩琳 柏兆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