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东频道

深化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
助力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李语 李申
2022年07月13日15:38 | 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小字号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左二),广东省政协委员、民革佛山市委会副主委、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刘建萍(右二),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副会长、科勒中国工厂人力资源总监刘常凌(左一)做客人民网广东频道《界别圆桌汇》。王星 摄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据统计,广东省现有625所职业院校,在校生280.5万人,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技能人才。

  随着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培优、强服务”行动不断深入,广东省产教融合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在此背景下,广东该如何构建产教融合动力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热点。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广东省政协委员、民革佛山市委会副主委、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刘建萍,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副会长、科勒中国工厂人力资源总监刘常凌做客人民网广东频道《界别圆桌汇》,就广东如何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建言献策。

  拓展产教融合的广度深度

  “职业教育在支撑广东高质量发展、加快创新驱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建萍说。

  数据显示,广东是全国职业教育规模最大的省份。全省具有技能人才1762万人,高技能人才593万人。

  随着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培优、强服务”行动不断深入,广东在规划施策、专业布局、办学体制等多个方面更加注重产教融合,广度深度不断拓展。

  例如,在规划施策上,广东落实《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牵头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建设了2个国家级、10个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市,培育了1223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产学合作企业达8万余家。

  在服务发展上,广东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大国工匠铸造工程”等,助力乡村振兴和建设制造强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累计培训797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247万人次。

  “近期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共出现9次‘产教融合’,从原先的政策导向上升到法律规定,由软到硬,这是非常大的突破。”刘建萍说。

  看见新趋势的同时,刘常凌表示,广东省的职业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社会认可度不够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制度性瓶颈,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等。

  “我们发现,佛山、东莞两个制造业相当发达的城市,迄今还没有一所服务高端制造业的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其它城市更是如此。因此,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从完善职业本科布局开始做起,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他说。

  构建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

  对于如何解决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存在的问题,破解制约产教融合的政策瓶颈,许玲认为,需要构建产教融合动力机制,从政府、学生、院校、企业四个方面出发。

  例如,避免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被“搭便车”,同时给予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成本补偿。“一旦某个企业通过产教融合培养的人才在毕业时被其它企业挖走,就是一笔成本亏损。要综合考虑毕业生与企业双向选择的机制与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问题,这考量的是我们政策的智慧。可参考例如德国双元制企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的比例非常大,学生与企业双方都满意。”许玲说。

        同时,她建议,改革以往的单一的人才评价机制,把晋升、职称评定等与参与产教融合挂钩;从学生和社会需求角度制定产教融合政策,提升培养质量,激发学生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

  对于产教融合政策出现层层递减的问题,她提出,需要中央对地方政府实行监督,地方政府要有明晰的落实产教融合政策的细则,落实国家政策中对产教融合工作的组合式激励政策。

  在激发院校和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方面,刘常凌提到,企业应主动改变观念,积极与学校合作,双方协同育人,实现“双赢”。

  “产教融合不仅有利于满足企业的现有人才需求,更有利于保障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建议院企通过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开发课程等多种形式,推动建立‘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他说。

  刘常凌还表示,从长远来看,产教融合能为地区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这对于企业、地方来说,也是“双赢”之举。

  深化改革打造职业教育品牌

  目前,广东的产教融合工作虽有所进步,但与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旺盛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落差。该如何结合发展需求,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助力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许玲认为,应打造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品牌,构建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

  “我的建议是,围绕‘双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推进粤港澳职业教育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她说。

  许玲表示,广东可支持职业院校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主动跟随优质产业或重点企业“走出去”,建设一批“鲁班工坊”,实施“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定期举办“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年度交流活动,组织高水平职业院校携手世界一流企业,重点开发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优势的培养标准和育人模式。

  同时,服务“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方面,建立粤港澳职业教育定期会商机制,打造粤港澳职业教育交流平台,开展高水平合作项目。

  “落实与香港、澳门签订的资历框架、教育培训及人才交流合作意向书,推动建立粤港澳职业教育学分互认机制,探索粤港澳高等教育专科学历互认。”她说,还可以加强大湾区产教联盟等平台建设,推进粤港澳职业院校联合办学,推动粤港澳职业院校深入开展教师互动交流、学生交换访学等多种形式合作等。

  刘建萍则表示,广东应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职教体系,为青年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与可能性。同时,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充分满足高端产业对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和社会认可度。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制造强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导广大青年走好技能报国之路。”她说。

  其次,她认为,应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一方面坚持党建引领,实施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探索建立体现产教融合发展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推动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另一方面,整合资源,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探索“政府提供政策配套、行业协会引导企业参与、企业设备资金投入、学校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的多元主体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模式。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前途广阔,大有作为。”刘建萍说。

(责编:李语、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