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东频道

最闪亮的坐标丨追寻先烈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左翼文化运动潮州六杰

2022年03月31日14:49 | 来源:网信广东
小字号

原标题:最闪亮的坐标丨追寻先烈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左翼文化运动潮州六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大批满怀“拯救中华民族危难,舍我其谁”豪情的潮州进步青年,从粤东韩江之滨,来到当时中国革命文化运动中心的大上海,成为左翼文化运动的先锋。洪灵菲、戴平万、柯柏年、冯铿、陈波儿、梅益,是左翼文化运动中的“潮州六杰”,是一个时期潮州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不仅是潮州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化史和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党史精读】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大批满怀豪情的潮州进步青年,从粤东韩江之滨,来到当时中国革命文化运动中心的大上海,成为左翼文化运动的先锋。其中,佼佼者有,洪灵菲——“左联”创始人之一,革命家和现代著名作家,“上海反帝大同盟”党团(组)书记,“左翼文化界总同盟”领导人之一;戴平万——“左联”筹备组成员和“左联”领导人之一,现代文学家,中共早期优秀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的领导者和先驱者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始人之一;柏年——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家和蜚声中外的著名外交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翻译小组组长;冯铿——出席“左联”成立大会的40余人和首批50多名盟员之一,现代文学家,著名的“左联五烈士”之一;陈波儿——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新中国人民电影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之一,卓越的人民艺术家,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梅益——参加北方左翼作家联盟,中国新闻家、翻译家,新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开创者一和奠基人,建国后历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第一书记等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社长。洪灵菲、戴平万、柯柏年、冯铿、陈波儿、梅益,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左翼文化运动“潮州六杰”。他们是一个时期潮州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不仅是潮州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化史和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左翼文化运动“潮州六杰”

  洪灵菲

  洪灵菲原名洪伦修、洪序仙,曾用名洪素佛、李铁郎、林曼青、林荫南等。现代著名左翼作家,雨花台烈士。不仅在“左联”潮籍众多作家中出类拔萃,文学成就最高,而且是“左联”创始人之一和“左联”七常委中最年轻的常委。年仅32岁就惨遭国民党当局杀害,短暂的一生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洪灵菲1902年生于广东海阳县(今潮安区)江东红砂村一个农民家庭,童年家境贫困,生活艰难。他四五岁开始,每天早上天微亮,就跟哥哥开始“拾猪粪”“捡蔗渣”,还常常受到地主的欺侮和毒打。贫富的差距,不公的社会,在灵菲的幼小心灵中打了深深的烙印,埋下了反抗的种子。洪灵菲9岁进入乡村私塾读书,13岁到潮州城南小学的四年级插班,受进步老师戴贞素的影响,并与其儿子戴平万交好。1918年,洪灵菲考进潮安县金山中学。第二年,“五四运动”爆发,洪灵菲同其他爱国进步学生在校组织了学生救国活动,深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逐渐萌生了对自由平等社会的朦胧向往。

  1922年,洪灵菲考上了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后改称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因无力反抗父母定下的封建包办婚姻,洪灵菲一度消极、悲观,甚至想自杀。后在共产党人许苏魂的鼓励下,重新振作。洪灵菲与许苏魂、戴平万以老乡关系为纽带,在广州组织领导名为“潮州旅穗学生革命同志会”的学生运动。1924年,经许苏魂介绍,洪灵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6月19日发生的省港大罢工,洪灵菲四处奔走,经常出现在各种群众集会上,做宣传组织工作,动员组织广大罢工工人团结起来,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1926年8月,洪灵菲从广东大学毕业。当时正是国共合作蓬勃发展的时期,他参加了广州国民党中央海外部工作,并担任《海外周刊》编辑。他一边从事革命工作,一边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15日广东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白色恐怖笼罩广州。洪灵菲不得不逃离广州,在海外流亡4个月,后与戴平万不期而遇并一同设法回国。1927年秋,得知南昌起义爆发,他们便一道前往汕头投奔。当他们赶到汕头时,起义部队已经撤离,只能暂时回乡匿居在红砂村。1927年冬,洪灵菲、戴平万前往上海。途中,他以自己过去几个月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开始了自传体小说《流亡》的写作,他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完成了这部10万字的作品,并得到郁达夫的赏识。郁达夫为《流亡》作序,还做了“热烈的介绍”。《流亡》成了洪灵菲的成名之作。洪灵菲的名字不胫而走,在上海文坛颇有名气。他凭着自己的文学才华在上海扎下脚跟。

  《流亡》的写作,打开了洪灵菲创作激情的阀门。他以一种非凡的热情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1928年5月,出版了《前线》,1928年9月出版了《转变》。短短8个月时间,洪灵菲写作、出版了3部长篇小说,合称“流亡三部曲”。这3部小说是洪灵菲的代表作,也是初期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流亡三部曲”奠定了洪灵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1927年冬,洪灵菲来到上海,担任中共上海闸北区委书记,同时参加了“太阳社”。在此期间,“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爆发了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1928年5月20日,为了平息“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洪灵菲与杜国庠、戴平万等人,在继续参加太阳社的同时,又发起成立了另一个左翼文学社团“我们社”。

  “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为代表的作家之间爆发了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引起党中央的注意。根据中国共产党六届二中全会决议,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即“文委”)成立。党中央希望“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及在鲁迅影响下的作家联合起来,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0年2月16日,洪灵菲出席了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12人集会,筹备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洪灵菲、鲁迅、夏衍、钱杏邨、冯乃超、田汉、郑伯奇当选为常务委员,组成了“左联”的领导核心。“左联”的成立,“标志了革命文学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标志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文艺事业领导的加强”。洪灵菲成为“左联”七常委中最年轻的常委。他为发展和壮大左翼文化运动不懈努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1930年下半年,洪灵菲担任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1932年担任“上海反帝大同盟”党团书记。他经常深入到工人、学生中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组织工作。洪灵菲频繁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不久,上海《申报》登出了对洪灵菲的通缉令。1933年2月,党组织为了洪灵菲的安全,更为了恢复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调洪灵菲到北平工作。

  洪灵菲与孔原一道负责恢复和主持北方局工作。在白色恐怖条件下,领导北方地区党的地下工作,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组织建立抗日武装的活动,指导察绥民众抗日斗争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洪灵菲联络同志,保护和处理党的秘密文件,积极开展革命斗争。1933年7月26日,由于叛徒出卖,洪灵菲被国民党宪兵第三团蒋孝先部逮捕。在狱中,他经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不泄露党的任何秘密。不久,洪灵菲作为“要犯”被押送南京。他被捕后,国际国内不少组织和人士积极营救。日本反帝大同盟等国际进步组织和友好人士,国内宋庆龄等知名人士向国民党当局发出抗议,要求释放作家洪灵菲,未果。1934年夏,洪灵菲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南京雨花台。

  戴平万

  戴平万(1903-1945),原名戴均,又名戴再,笔名庄错、岳昭、君博。潮安县归湖乡溪口村人,从小酷爱读书。1922年秋,考进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的前身)西语系。1924年国共合作时投身革命,先参加国民党左派组织,随即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党组织派到泰国开展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回到上海,与蒋光慈、杜国庠、洪灵菲等人一起出版《我们》月刊、《太阳》月刊。后加入“左联”,成为《拓荒者》的撰稿人之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从事《新中国文艺丛刊》和《文艺新闻》的编辑工作。1940年冬,戴平万到达苏北根据地,从事党的新闻工作和教育工作。著有中篇小说《前夜》《荔清》,短篇小说《出路》《都市之夜》《苦菜》等。

  1923年,应许美勋的倡议,组织潮汕地区的新文学团体“火焰社”。该社会员有五十多人,大多是潮汕各地爱好文学的师生。“火焰社”发行《火焰周刊》(共印行一百多期)。“火焰社”也是潮汕地区成立最早的文学社团,它哺育了一批潮汕新文学作家。戴平万经常在《火焰周刊》上发表作品和文章。

  戴平万与杜国庠、洪灵菲等革命志士在1928年5月于上海成立了“我们社”,编辑出版《我们》月刊,1928年8月20日出至第3期后停刊。“我们社”还创办有晓山书店,由该书店发行《我们》月刊,并出版《我们社丛书》。1929年2月20日和晓山书店一起被国民党政府查封。

  戴平万发表在1928年5月出版的《我们》月刊创刊号上的短篇小说《激怒》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戴平万除了创立革命文学社团之外,还积极参加当时影响力较大的革命文学社团,利用新文学社团来进行政治斗争,积极倡导、发展新文学和革命文学,对革命文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28年1月,戴平万经潮汕作家杨村人的介绍加入“太阳社”,成为“太阳社”的主要成员,并在该社主办的刊物发表作品。

  1929年10月,党在上海筹备成立“左联”。戴平万是“左联”筹备小组的成员之一。“左联”成立后,原由蒋光慈主编的《拓荒者》转为“左联”的机关刊物,戴平万是主要撰稿人之一。他在《拓荒者》上发表了三篇小说:《陆阿六》《村中的早晨》《新生》。这几篇作品都取材于大革命时期的农村生活,表现了组织起来的农民自觉进行斗争,充满着革命的激情和反抗的精神,在艺术上也比早期成熟。

  作为“左联”最早的盟员之一,戴平万的文学思想和创作主要是属于这个时期,他还参与了“左联”组织的许多文学活动。“左联”十年,是戴平万创作最旺盛的时期,他那些主要的文学作品都是在这段时间创作和发表的。

  1937年10月,地下党组织在上海成立临时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这是党在文艺界的领导机构。戴平万是“孤岛”抗战文学的组织者之一,也是“文委”小组成员之一,戴平万在参加“文委”的这段时间,还负责《新中国文艺丛刊》的编辑工作。在编辑《新中国文艺丛刊》的同时,戴平万也参加《文艺新闻》周刊的编辑工作,并用“君博”“岳昭”等笔名发表作品,揭露时弊,歌颂正义。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思想深度上还是艺术造诣上,都是值得称道的。

  1940年11月,戴平万被党派至苏北根据地工作,由华中局派往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任文学系教授,1941年5月由华中局调到苏中区党校任校长兼教导主任,同时任苏中区党委宣传部长并负责主编《抗战报》。1945年春,戴平万在党校所在地兴化县鹤儿渣村上的水塘里溺死。

  戴平万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也是光辉的一生。

  柯柏年

  柯柏年是我党一名老党员,曾与周恩来、张太雷、瞿秋白、澎湃等参加过早期的革命斗争;他没有留过洋,但精通英、德等多国语言。他先后翻译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他全文翻译的马克思著作《国家与革命》,是毛泽东第一次阅读到的马列著作译本。他从事外交工作几十年,淡泊名利、追求平常,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柯柏年1904年5月26日生于广东省潮州市刘察巷15号,原名李春蕃。小学就读于潮州城南小学。他自幼爱书,高小毕业后,考上汕头礐石中学(现为汕头金山中学)。毕业后,经学校推荐进入上海沪江大学。在上海,柯柏年有机会读了李大钊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受到深刻教育。1923年,他被校方以闹学潮为名开除,此后转入上海大学继续学习,与张太雷同睡一张两层架子床。瞿秋白是当时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张太雷是上大兼课教授。他俩是留俄同学,英文、俄文都非常好。柯柏年经常向他俩请教,翻译了列宁的《帝国主义论》。1923年秋,柯柏年在杨之华(后成为瞿秋白夫人)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段时间,柯柏年以本名李春蕃原名翻译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东征开始后,柯柏年经上海大学同学李炳祥的介绍,到周恩来领导的东征军总政治部任社会科副科长,负责农运、工运。1925年11月被周恩来任命为东征军总政治部驻澄海特派员。在澄海中学当教员,柯柏年边从事革命工作,边开始翻译马克思的名著《哥达纲领批判》。这本书是他翻译马克思著作在国内流传最广的一本,成为我党许多党员学习马列的早期读本。1927年,柯伯年翻译的《国家与革命》全文,发表在上海《民国日报》《革命》副刊上。

  西安事变后,党中央于1937年初迁往延安。柯柏年北上与党组织接上关系,被安排到中共中央马列学院任教,讲授哲学和社会发展史,不久又转到中共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任西方革命史、国际问题研究室主任。这段时间是柯柏年翻译工作的黄金时期,他先后与其他同志合作翻译编辑有:恩格斯《革命和反革命》(王实味、柯柏年译);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通信选集》(柯柏年、艾思奇、景林译);马克思《拿破仑第三政变记》(柯柏年译,吴黎平校);马克思《法兰西阶级斗争》(柯柏年译)。

  1943年7月,美军对日作战需要以观察组的名义进入延安,决定在延安设立外事组,组长是杨尚昆,成员有柯柏年、陈家康、黄华、凌青等。这个小组也是我党早期的外事机构。

  抗战胜利后,中央军委外事组升为中共中央外事组。叶剑英任组长。柯柏年、黄华随叶剑英参加北平军调处执行部,担任中共方翻译处处长。

  解放后,柯柏年主要担任外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两个月,柯柏年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外交部美澳司司长。1954年柯柏年被任命为驻罗马尼亚大使,在任期间,参与了中美大使级会议,达成两国平民回国协议。后来也曾陪同周恩来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1959年,柯柏年被任命为外交部所属国际关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1963至1967年,柯柏年被任命为驻丹麦王国大使,文革初期受冲击被召回国。1968年,周恩来总理指名查问柯柏年的下落,他才与十多名受难大使一起解放,但外交部仍未安排他的工作,直到1971年,周恩来总理决定,由外交部组织翻译《印度对华战争》,1973年,柯柏年出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1975年8月担任《毛选》五卷翻译小组组长,于1977年末完成翻译工作。

  1985年8月30日,柯柏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冯铿

  冯铿,原名冯岭梅,笔名有绿萼、占春、梅等,1907年10月10日生于广东省潮州枫溪云步村。是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文学家,也是中国共产党英烈,著名的“左联五烈士”之一。

  冯铿从小爱好文学。在“五卅运动”发生时,她在汕头念中学,被选为学生联合会的代表,积极参加一系列爱国活动。与此同时,她在学校的校刊上和汕头的《岭南民国报》上,发表具有激进思想的论文、小说和诗歌等,在文学道路上迈出了最初的步伐。

  1926年,冯铿19岁,母亲又忙着张罗为她物色婆家。冯铿不愿接受,次年高中毕业后,到潮安县一所小学当教员,她一边教书,一边积极地学习与写作,立志要成为作家。1929年春到上海,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职业革命者的道路。

  1930年,在中共的影响下,以当时在上海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团体“创造社”“太阳社”“我们社”(以潮汕籍文化人为主组成)成员和受鲁迅影响的革命作家为主,吸收其他进步作家参加的革命文艺团体。同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冯铿是出席成立大会的40余人和首批50多名盟员之一。

  “左联”一成立,就以战斗的姿态出现,它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武器,不仅对各种错误文艺思潮包括新月派、民族主义文艺运动、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观点进行批评和论战,而且对国民党当局的反动文艺政策和迫害压制进步作家的活动进行顽强的抗争。

  冯铿以一个青年共产党员的战斗热情,勇敢地投入这场斗争。她不仅参加“左联”联络工会、张贴标语、印发传单、宣传群众的工作,还先后创作并发表了诗集《春宵》,随笔《一团肉》等多篇,短篇小说《遇合》《小阿强》《红的日记》等10几篇,中篇小说《重新起来》和《最后的出路》。这些力作和“左联”其他青年革命作家的作品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鲁迅称之为:“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步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憎的丰碑。”

  同年5月,冯铿与柔石等代表“左联”参加中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1931年1月17日下午,柔石和冯铿到东方旅社,参加一个党内的秘密会议,反对以王明为首的“左”倾教条主义。1点40分,国民党突然展开大搜捕,逮捕了林育南、柔石、冯铿、殷夫、胡也频、彭砚耕、苏铁、李云卿等八位同志,押到龙华警备司令部。

  冯铿在敌人的刑讯中表现得非常坚定,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2月7日,冯铿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枪杀。冯铿遇害后,鲁迅发表了两篇文章悼念冯铿和她的战友。国民党当局杀害冯铿等人的罪恶行径,遭到美、苏、英、日等国际文学团体的谴责和抗议。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称冯铿等人是“党的重要干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郑重记载了冯铿的英名及其被捕并英勇牺牲事件。

  冯铿在24岁的华年就惨遭杀害,她的文学才能尚未来得及尽情释放,实在令人痛惜。然而,她留下的遗文、遗诗、遗作还是很可观的,真正显示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先驱女作家、女战士的心灵世界和成长历程。

  陈波儿

  陈波儿,1907年出生于广东海阳县(现潮安区)庵埠镇,原名陈舜华。父亲陈湘波是做干果批发生意的商人,家境较为殷实。幼时的陈舜华因为生母是侧房太太,经常受到祖母和正房的责骂,陈舜华骨子里因此扎下了反叛精神的根。陈舜华青少年时期,在二哥陈述猷的思想启蒙下,大胆地剪掉大辫子离家到厦门求学,后游学香港、上海、日本,肄业于复旦大学、中国艺术大学。

  1928年,陈舜华进入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读书,改名为陈波儿。在这里,她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经常参加革命群众的活动,随后参加党组织外围活动。1929年秋,陈波儿参加党领导成立的革命剧社“上海艺术剧社”。在公演外国进步名剧《炭坑夫》《梁上君子》《爱与死的角逐》中担任主角,后因参与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参加左翼文化活动受通缉而避居香港。

  她在上海艺术大学学习时,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1929年开始从事左翼戏剧活动,和以鲁迅为首的志士仁人一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抗日战争开始后,积极跟随宋庆龄等人参加营救“七君子”的斗争。

  1934年至1938年,她主演了电影《青春线》《桃李劫》《生死同心》《八百壮士》等。1937年率领上海妇女慰问团赴绥远抗日前线慰问抗日军队,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等话剧。抗日战争开始后,她追随宋庆龄、何香凝、鲁迅、蔡元培、周恩来、郭沫若等同志,致力于爱国活动并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党的领导下,与史良、沈兹九等人率先成立全国最早抗亡组织“上海妇女界救国会”,组织救亡演出队。她率领上海妇女前线慰劳团赴归绥、百灵庙、平地泉慰问抗日前线战士;同时编导、演出多部话剧。1937年8月,她在南京由李克农、叶剑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年底,陈波儿从武汉来到延安,不久率“战区妇女儿童考察团”由延安渡黄河入晋察冀边区,又经山西、河北、河南、陕西,深入根据地,开展抗日民主戏剧演出宣传活动。1940年,她率团抵达重庆,广泛宣传八路军在战区及敌后抗敌及生活情况。战地妇女儿童考察团的抗日宣传表演行程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千辛万苦,历尽磨难,不断深入调查宣传群众,最终是取得巨大胜利。

  1940年2月,陈波儿率团返回延安,任职于中央马列学院文艺研究室,导演了《马门教授》《新木马计》《俄罗斯人》等反法西斯名剧。

  1942年,陈波儿调入中央党校,她参加5月23日党中央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毛主席的讲话并与主席一起合影,她决心在艺术实践中贯彻会议精神。这一年,她与姚仲明合编合导了多幕话剧《同志,你走错了路!》,成为整风的辅导教材,演出反应极为热烈。

  1943年12月,周恩来副主席特意观看了话剧,并对陈波儿及姚仲明作指示,还关心抱病坚持工作的陈波儿,并鼓励她导演更好的戏。

  1944年11月,陈波儿被评为甘宁边区甲等文教英雄、马列学院模范工作者、中央党校模范党员。随后,陈波儿相继调往重庆、南京、北平等地从事政治和社会活动。1946年,陈波儿到黑龙江的鹤岗,着手主持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创建工作,担任该厂党总支书记和艺术指导。从这期间至新中国成立,她创作的电影剧本和辅导、监制的电影有《桥》《中华儿女》《钢铁战士》《赵一曼》《无形战线》《白毛女》《翠岗红旗》等26部。

  1949年,陈波儿先后被选为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全国文联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全国电影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文化部电影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49年底,陈波儿奉命调到北京,担任了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艺术处处长。1950年由她直接领导并提出编创建议,完成了26部国产影片的制作。这些影片的问世和在国内外的放映,给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初步基础,新中国电影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1950年9月,由电影局成立,陈波儿主持筹备的表演艺术研究所(现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举行开学典礼,标志着表演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陈波儿担任研究所所长。表演艺术研究所的建立,开启了我国人民电影教育事业的新纪元。

  1951年11月9日,陈波儿在上海与编、导、演、创作人员座谈时心脏病突发,翌日逝世。13日,北京举行了追悼陈波儿大会,陈波儿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梅益

  梅益,原名陈少卿,1913年1月2日生于潮州西门小卞厝巷一户贫困的人家。梅益上学晚,13岁才在城南小学毕业,同年考上了潮州省立四中(也就是金山中学),却因缴不起学费而未能入学。后经其兄的同学龚文河告知校长杜国庠。杜国庠非常同情梅益,遂破例不收学费让其入学。梅益借了别人学过的课本,就这样上学了。

  上学之后,梅益很用功,课外还读了不少书刊。后来,因为参加地下革命工作,梅益的哥哥被捕、龚文河牺牲,杜校长被逼出走,这些都给梅益带来极大的刺激,让他产生了离开潮州的愿望。高一下学期,梅益班里有3位同学要到上海读大学,要他一起去。于是,他们4个人一起到了上海,但是梅益由于交不起学费,又害了伤寒,只能回到潮州,在城南小学任教。1932年夏天,梅益独自到北平,一面寻找革命组织,一面到北京图书馆自学英文。从1934年开始,他在北平的《晨报》、天津的《庸报》、上海的《申报》等副刊和一些刊物发表一些散文和译作,开始靠稿费度日。

  1935年初,梅益参加了北方左翼作家联盟,被国民党特务列入黑名单,幸得到朋友帮助,逃到了上海,在上海一民立中学教书,但由于他让班上的学生参加示威游行而被学校开除。不久,梅益和上海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取得了联系,与“左联”作家何家槐等共同编机关刊物《每周文学》。1937年,梅益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上海沦陷后,为突破日伪的新闻封锁,梅益和夏衍根据党组织的决定,出版了四开日报《译报》。《译报》是完全刊登翻译消息、文章的报纸,南京大屠杀和八路军胜利的消息就是在当时上海这家唯一的中文报纸报道的。1938年《译报》改名为《每日译报》后,梅益任总编辑。同年,梅益接到了翻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任务,他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完成翻译工作。期间,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因贫病交加死于非命。梅益翻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目前公认为质量最佳、流传最广的译本,影响和教育了中国的几代人。

  1941年冬,梅益投奔陈毅领导的新四军,来到抗日救亡前线。他先后在中共华东局宣传部工作,在安徽参加创办新四军江淮大学和建设大学等。日寇投降后,梅益又受党组织的指派,到上海筹办《新华日报》上海版,并担任中共上海文委委员、书记。后梅益到南京接任新华社南京分社社长。在南京期间,国共和谈随时可能破裂,中共代表团和南京分社人员随时可能出现危险,梅益坚守到最后才撤离,飞往延安。随后,梅益任新华社副总编辑,主管广播工作。此后的20年时间里,梅益把一生中的黄金岁月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中国广播电视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梅益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1957年,梅益当选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1978年起,他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副院长、党组第一书记。

  1986年初,梅益以73岁高龄调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副主任兼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为了确保《中国大百科全书》内容上准确无误,学术上客观公正,政治上万无一失,文字上简洁练达,梅益从每个条目的论证、确立、撰写,到编辑、发排、印刷,都亲力亲为,身体力行,从不敢有半点儿懈怠,使每个条目都得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1993年8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全部出版。是年,梅老已经80岁了。他主导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几部百科全书之一。它是东方文化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象征。

  2003年9月13日梅益在京逝世,享年90岁。梅益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他的功绩。

  来源:网信潮州

(责编:张晨牧、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