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东频道

柴金龙:努力将深大总医院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医院

李申
2022年02月25日14:35 | 来源:人民网-深圳频道
小字号

俯瞰深圳大学总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供图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建医院中的一员,如何强品牌树特色?在疫情大考下如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如何发挥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优势、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身为深圳大学总医院党委书记,柴金龙常常思考这些问题,这也是医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成立于2018年的深圳大学总医院(以下简称“深大总医院”)坐落于南山西丽,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目前开设专科门诊36个、专病门诊139个,引进了45名学科带头人,其中大部分为国家级、省级的主委和副主委。开业以来,医院共获批国家级、省级纵向科研项目近百项,引进7个“三名工程”医学团队,获批3个市级重点培育学科。

  “深圳大学领导高度重视总医院建设与发展,积极支持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目前,我们具备一支由学科带头人领衔、中青年骨干医生组合而成的高水平人才梯队。不少科室有望冲击省级、国家级重点。”近日,柴金龙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现阶段,我们正在着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教学、科研水平,医院二期项目也在加快建设。”

  “‘十四五’期间跻身深圳医院第一方阵”

  人民网:请简要介绍深大总医院业务发展情况如何,未来有什么发展目标?

  柴金龙:作为诞生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浪潮、成长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的综合性公立医院,三年多来,总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公益性本位,专注改革创新,逐渐成长为学科布局合理、人才梯队较为完善、医疗品质优良的综合性医院。伴随着民众的满意认可度持续上升,医院服务总量也快速稳步增长,2021年门急诊量已突破68万人次,出院量2.5万人次,增长量超43%,手术量涨幅超过54%,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68.53%,我们的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根据深圳市卫健委官方发布的患者满意度调查,总医院多次跻身市级三级公立综合性医院排名前列。

  大学的直属医院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定位跟一般的医院不一样。深大总医院是深圳大学第一所直属附属医院,定位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研究型医院。

  临床医疗与医学研究、教学协同发展既是综合性大学直属医院发展的重要优势,也是其内在使命。大学、医学部(院)和总医院在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医院重视医教协同、医研结合,围绕临床问题开展研究,带动临床医学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室以建设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一流医疗团队为目标,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重视教学、科研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做到医、教、研协同发展。

  我们有的科室医疗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内一流,例如于力教授带领的血液肿瘤科,跟美国南加州大学有合作,CAR-T细胞疗法技术跟国际接轨,将来有望冲击国家重点;

  脊柱骨病科,2019年陶惠人教授完成国内首例“3-ON折叠人手术”,在国内引起轰动。90%的患者都是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专门找他医治;

  还有普外科、肝胆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科、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妇产科等,发展势头都非常好。

  经过观察发现,全球绝大部分高水平医院都是大学直属医院。虽然深大总医院建设时间短,但是我们正在迎头赶上。深圳市领导和市卫健委、发改委等领导高瞻远瞩,不遗余力支持深圳大学医学学科的建设,支持我们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院。

  从长远的目标来讲,我们肯定希望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医院,为“大病不出深圳”做出贡献。较近的目标,是希望能在“十四五”期间,进入深圳医院的第一方阵。

  人民网:作为一家年轻医院,还有哪些不足?如何补齐短板?

  柴金龙:从学科上来讲,我们现在还没有省级、国家级的重点专科,当然,这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但是如上所说,我们不少科室医疗技术很先进。我相信,我们肯定会后来居上。

  要说差距,一个在人才,一个在认知度。虽然学科带头人条件不错,但相比老牌高水平医院,我们历史不长,人才梯队建设可能还需要过程。

  不管是哪个行业,人才是第一要素。我们目前实行人才招揽和培养“两手抓”:一方面,面向全国招揽杰出人才,如赵世光教授、于力教授、陶惠人教授等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由带头人带领,培养硕博、博士后等临床医学人才,实现深圳医学人才自我造血。

  认知度的差距在于,我们还没有在市民中建立起广泛认知。这方面我认为一靠医疗技术过硬,二靠服务品质提升。

  据我所知,来深大总医院看病的多数患者表示体验不错,就诊排队不长,方便快捷,环境也优美,患者口碑就起来了,目前门诊量逐渐上升,很多知名专家的号甚至很难挂。从改善医疗服务角度,我们也推行了一系列细致有效的举措,比如去年11月29日起,我们增设每日18:20-21:00的夜间门诊,给工作族更多就诊时间的选择,先从比较热门的科室开设,如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泌尿外科、肾脏病科、儿科、呼吸科、关节创伤科、心血管内科等,大部分科室都有主任医师出诊。之后将陆续有更多科室加入。

  另一方面,我们接手的很大一部分是疑难杂症,情况复杂、病程也长,比如来自湖南的国内首例“3-ON”折叠人,还有来自云南的接受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的患者等等,很多人都是带着厚厚的病历和资料辗转而来的。正是因为我们的医疗技术全国一流、患者们口口相传,所以像脊柱骨病科、肝胆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科室,有六成以上的患者来自深圳之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我们院的认知度。

  “把握深圳发展机遇实现弯道超车”

  人民网:如何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发展机遇,建设湾区高水平医院?

  柴金龙:我认为要从队伍建设、学科建设、资源整合、容量扩充多方面入手。

  队伍建设方面,我们要把握机遇,加大力度。我们的研究型医生相比别人还是少,但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很强,深大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如我刚才所言,我们必须一边招揽人才,一边培养自己的人才。

  学科建设方面,要继续加强血液肿瘤科、脊柱骨病科、普外科、肝胆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口腔科等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加快推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肝脏移植中心等建设,打造若干个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临床学科。

  资源整合方面,我们要利用深圳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在临床研究上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别是和基础医学、工学、理学、信息学进行深度合作,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机遇,实现医研弯道超车的可能性蛮大的。

  为贯彻校领导提出深大医学融合发展的理念,大学、医学部和医院在教学科研工作上要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享。目前,总医院一期空间紧张,用房主要用于医疗,科教地方很少,现阶段主要利用医学部现有实验室良好条件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计划800张床位,建设面积21.9万平方米,加上一期,总共将达36万平方米。二期建成后,医院教学、科研用房将极大改善。

  人民网:深大对人才有怎样的吸引力?

  柴金龙:首先,深圳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发展环境好、势头好,很多学者愿意奔赴深圳,创一番事业。并且深圳对于人才落户,有很多优惠政策、补助,比如孔雀计划等。同时,深圳空气好、市容好,包容性强,“来了就是深圳人”,一点也不排外。

  另一方面,深圳大学在国内外影响力也不小,培养了很多杰出校友。这几年,深大的学科建设发展这么好,也受国内外很多学者认可,这种上升的势头非常吸引人。深大今年建校39年,很多硬核指标在全国能排30位左右。全国有2000所高校,30位左右是不容易的。

  深大医学部(院)成立虽然只有14年,但发展迅速,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成绩突出,特别是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已经走在近二十年国内新建医学院校的前列,这主要得益于汇聚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这将为深大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现在,我们医院招揽了很多杰出人才,希望有更多的国家“杰青”、“优青”、长江学者等人才加盟。

  同时,我们正在提高博士后待遇,扩大其规模,提升其质量。目前,学校的博士生指标太少,一年只有200多个,学校每年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0多项,平均一个课题分不到一个博士生,所以我们招博士后、专职研究人员来加大研究力量。

  学校的科研力量强大,可以转化为直属医院的医疗力量。同时,因为有医院,医疗量、临床案例就更多,可研究的对象也更多,临床遇到的问题,又能通过科研、与其他学科结合等,寻找解决办法。这是一个正向循环,有利于医院自身临床人才队伍的建设。

  “以党员为主的队伍总是冲锋在前”

  人民网: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医院各项工作?

  柴金龙:公立医院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委要起到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作用。我想,作为党委,我们首先要抓人才队伍建设,其次要建设干事创业的好班子,这是我们推动医院向前走的组织保障。

  我们有很多科室,支部书记同时也是学科带头人,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都是党员,党建工作和医教研工作深度融合。比如内分泌科的李强教授、脊柱骨病科的陶惠人教授等。在推动科室的学科建设、医疗业务发展、教学科研工作及倡导团结奉献氛围上,党支部起到战斗堡垒的作用。

  从医院层面来讲也如此。医院党委要引领医疗教学科研、健康管理及文化建设等。我们开展行政大查房,也就是院长、书记带着队伍一个个科室地走,跟主任、普通医生、护士面对面,听他们谈科室发展,提建议和意见。有的人才也会提到很具体的问题,例如说职称晋升有困难这类。

  总的来说,就是我们实行了各项制度、政策,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有利于我们医教研工作开展、人才队伍建设。

  人民网:面对抗疫“大考”,深大总医院做了哪些部署?

  柴金龙:医院是疫情防控中的“前哨”。我们一直严格遵照国家、省和市里的抗疫要求,防控程序很严格,绝不含糊。

  对内,每周我们都要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出会议纪要,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分析各种各样的情况、查补漏洞……工作要求细致全面。

  同时,医院约五百名物业人员,包括保洁、保安等,我们也严格要求。小到拖把不能混用这类事,都要细细过问,每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

  对我们的员工,也要求配合国家的防疫要求,非必要不离深、尽量不聚会。我们一直对自己非常严格,近乎苛刻。

  同时,在疫情防控中,深大总医院是非常有情怀,也很有行动力。我们坚决响应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只要有需要、有任务,我们都会不折不扣去落实、去完成。

  例如前一段时间,我们派出医疗队到龙岗等地支援核酸采样,这其中,党员也起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就算有人家里面遇到困难,也是二话不说,自己解决,也有很多人自告奋勇。

  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以党员为主的队伍总是冲锋在前。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是有大局意识,有担当,很令人感动。 

(责编:张晨牧、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