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铁”巴拿马:同贺新春迎冬奥!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中国与巴拿马于2017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掀开两国友好关系的新篇章。其实早在100多年前,两国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巴拿马可以说是中国“最老”的好朋友之一,而在中巴关系的历史长河中,广州是一个不得不说的地方。
两地同贺新春迎冬奥
巴拿马共和国政府于2021年11月12日宣布,从2022年起将中国农历新年(春节)定为巴拿马全国性节庆日。为庆祝这一盛事,花都在1月26日上午举办了主题为“贺新春,迎冬奥,热烈庆祝巴拿马将中国农历春节定为全国性节庆日”的庆典活动。
△巴拿马驻广州总领事Yamileth YeLi(叶明明)与花都区副区长徐容雅共同为醒狮引领启号。
△广府醒狮点睛、起狮仪式。
而在1月30日晚上,花都区委统战部、区侨联组织了巴拿马侨领们一起到海心沙观看了“庆新春 迎冬奥”主题无人编队飞行表演,庆祝中巴建交五周年,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侨领们表示,很荣幸作为花都海外华侨华人代表,来广州见证如此极具意义的庆祝活动。
巴拿马的“广州印记”
早在19世纪50年代,华人从广东出发漂洋过海抵达巴拿马,帮助巴拿马人民修铁路、挖运河,最后留在这片土地上做贸易、开店铺……与巴拿马人民一道为了幸福而努力奋斗,为巴拿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
△巴拿马运河
凭借勤劳和智慧,华人成功融入巴拿马社会,赢得了广泛的尊重。而广州,在中巴关系历史长河中始终扮演着“开拓者”的角色。如今,在巴拿马400多万人口中,祖籍为广州花都的有约20万人,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
有趣的是,周末“饮早茶”也已成为巴拿马许多民众的习惯。餐厅服务生多是当地人,当你点菜时,他们一律使用粤语报菜名,烧卖、皮蛋粥、虾饺、排骨、凤爪等,标准的粤语发音;而当地食客们,对这些异国发音的食品名称,也早已耳熟能详、运用自如。
2018年,在巴拿马举办的中巴友好故事会。
△2020年,广州企业向巴拿马驻广州总领事馆捐赠防疫物资。
广州的“巴拿马村”
而在大洋彼岸的广州花都,也至今保留着众多“巴拿马村”,村中几乎一半人口都旅居巴拿马。随着华人华侨在巴拿马逐渐站稳脚跟,他们也开始反哺家乡。在村子里,随处可见的小洋楼,都是在巴拿马的华侨回乡建设的。
这些巴拿马华侨不仅回乡建房,更捐建学校。自20世纪20年代起,就有华侨捐资回乡兴办学校,其中就有红群小学、儒林华侨小学、花县乡村师范等。有不少已经移居巴拿马的村民,将儿孙送回来读书,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之后再接回巴拿马读书。
△儒林华侨学校
为了加强文化交流,花都区与巴拿马世界研究学会签订了“教育合作备忘录”;狮岭镇新庄小学与巴拿马城中巴文化中心中山学校缔结成为“中巴姊妹学校”;两地均举办中巴青少年书画艺术作品创作展览交流活动;每年选派2名专业教师赴巴拿马进行跳绳和二胡教学交流。
△2021年,巴拿马广州市花都海外青年联谊会在花都区侨联举办助学金发放仪式。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巴命运紧密相连。广州在促进中巴合作、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拉美延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双方在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历史、法律、经济体制等的基础上,不断谱写出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加点料
素材来源丨新华社 人民日报 广东省广府会 广州市侨联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州花都发布 花都广播电视台 新花城 编辑丨一心 陈晨出品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