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锋为南粤古驿道定向赛鸣锣。@广东省体育局供图
杜锋与学生们零距离交流。@广东省体育局供图
赛事工作人员为参赛者测量体温。@广东省体育局供图
日前,由中国无线电和定向运动协会、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0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首站比赛于韶关市乐昌市坪石镇(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举行,按下了2020年广东体育赛事“启动键”,中国男篮、广东男篮主帅杜锋,中国象棋特级国际大师、世界冠军许银川以及女子象棋大师文静现场助阵,通过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教育厅等各相关厅局的积极联动以及韶关市、乐昌市政府等地方强有力的执行,首站赛事取得圆满成功。
加强防疫措施
文体旅融合再升级
本站赛事一如既往地见证广东文旅体深度融合,赛事紧抓6月13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契机,与同期在韶关丹霞山活动区举办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广东主会场暨“全域旅游在行动·广东人游广东”健康出行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遥相呼应,带大家领略乐昌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风俗与美食,继续发现南粤古驿道的历史。
广东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禹平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本站比赛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省体育赛事的首个比赛,标志着我们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体育赛事活动正在有序推进。”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是广东体育近几年成功打造的品牌赛事,今年按计划将举行9站的角逐。乐昌坪石站是该大赛今年的首站赛事,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首场广东省级体育赛事,它本着有序组织户外赛事活动、助力复工复产、满足全民健身需求的宗旨,发挥“体育+”“文化+”“旅游+”等赛事综合效益,为群众带来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慰问。
作为疫情时期广东省级文体旅综合活动,今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首站选择在低风险地区的韶关乐昌开赛,明确只限省内人员报名参赛,充分发挥户外奔跑、场地空阔、不大规模聚集竞赛等赛事优点,并通过个人“粤康码”、核酸检查、消毒、测温、间隔等措施构筑全面可控的防疫体系进行全方位保障。
“研学+定向”成赛事亮点
“研学+定向”是本站赛事一大亮点,新增了古驿道研学定向赛,吸引亲子家庭、学生、当地村民及社会大众参加体验,通过对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认识,呈现更丰富的赛事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等多所中高等院校纷纷内迁至粤北的韶关等地办学,粤北山区遂成为抗战时期的教育中心,延续了华南教育的“火种”,更是如今广东多所著名中高等院校的根脉所在。本次赛事及系列活动集中在韶关西京古道沿线的坪石镇坪石老街、塘口村、三星坪村等地举行,这里拥有多处当年的办学旧址、遗址,2019年9月8日,“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就在韶关乐昌坪石挂牌,揭开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利用的序幕。
开幕式上,内迁乐昌办学的部分学校代表上台挥旗互动,以此缅怀抗战时期华南地区师生的家国情怀和拼搏精神,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11所广东著名中高等院校纷纷组队参赛。开幕式后,在坪石老街定友图书馆前,“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怀旧基金”捐赠仪式启动,基金将反馈给曾哺育过当时坪石师生以及支持研学基地建设的当地村民及其后代。
“篮球明星课”
杜锋与学生零距离交流
在定向大赛热烈进行时,水牛湾长尾洞(原培正培道学校旧址),乐昌二中体育班的同学迎来了一场期盼已久的“篮球明星课”,杜锋与学生们零距离交流,向他们赠送签名篮球,点燃小球员的篮球梦想。
抗日战争期间,私立岭南大学迁到韶关乐昌办学,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体育印记。在乐昌浈江大村的一些山坡上和樟树林之间,有当时师生们开辟的篮球场和排球场,有些平缓的校道被改建成了跑道,师生们深知只有一个好身体,才能随时响应号召、报效祖国,因而经常在这里举办各种体育比赛活动,在烽火中坚守体育教育的初心。
杜锋表示,这种在最困难的时刻都不放弃体育运动的精神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希望现在的青少年儿童能发挥前辈们的优良传统,意识到体育运动事业的重要性。杜锋回忆说,当年他在新疆的学校打球,没有很好的场地,都是在室外打球。“有一年阿的江指导回到新疆,说能过来见面,我们整个晚上都没睡着觉。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梦想,希望这次活动能点燃他们的梦想,增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本站赛事同时举行“南粤古驿道光影扶贫活动”和“南粤古驿道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并设立“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留守儿童帮扶基金”。中国象棋特级国际大师、世界冠军许银川和女子象棋大师文静也在老坪石小学与学生们互动,为“象棋之乡”乐昌添薪加柴,他们不仅与学生们分享象棋“秘笈”,更教育孩子在成长过程不要害怕失败,要勇于挑战自我。(全媒体记者 周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