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人“买买买”变迁记

2020年06月20日08:29  来源:中山网
 
原标题:中山人“买买买”变迁记

  左图:1984年的西郊小商品市场。 右图: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沙岗墟。

  上世纪九十年代民众“趁墟”的热闹场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商品均放在玻璃柜内。

  从“凭票购物”到网上“全球购”,我们的消费生活在每一个阶段都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一张张老照片,蕴藏着市民生活的点滴变迁,令人回味。

  “趁墟”习俗历史悠久

  说起可以让中山人尽情“买买买”的地方,历史最为悠久的非沙岗墟莫属。它拥有800多年历史,不仅深受中山人青睐,还闻名省港澳。

  沙岗墟历经数次迁址,所卖的货品也大不相同。

  太平路沙岗墟多柴、芒、农副产品卖;柏苑路沙岗墟多服装卖,大多是工厂的尾货、货版、次货,此时卖鸭苗、鸡苗的已销声匿迹;起湾道的沙岗墟则有许多怀旧东西,吸引老顾客去“淘宝”。每年春节前,沙岗墟还要举办迎春花市,花变成了主角。

  “趁墟”是老百姓的传统购物消费方式,后来才出现商业街、商场。

  1978年,城区的综合性商场只有人民百货(今中山百货)一家。在南门市场旁边、狮子街口对面(今拱辰路口)、太平路榕树头还有几家国营商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商店里的商品均摆放在玻璃柜台和货架上。顾客看中什么,要请服务员拿出来,不满意再请他们换一个。

  计划经济时代,大多数商品要凭证购买,直至1985年,中山还在印发柴证。但有的售货员会比较灵活,有新鲜到的水果或紧俏的上海货,他们会先给熟人挑选,或通知亲戚朋友赶快前来购买。

  1981年,民族路划为个体户摊档集中路段,他们拉起钢丝床、帆布床就能摆摊。1984年,民族路改为集贸市场,经营进口时装、日用品为主。同一时期,西郊小商品市场也兴旺起来,是全国较早建立的小商品流通集聚地,是珠三角起步最早的小商品市场。

  这两个小商品市场共有摊档约400档,所卖的尼龙布、仿绒西装、太空褛、牛仔裤、靓皮鞋等非常畅销;五金交电、录音带的销量也不少。商品琳琅满目,花色品种多,很受消费者欢迎。

  一个年代过去,民族路逐渐退商还路,街上摊位也转为正规店铺经营。西郊小商品市场因以批发为主,且远离市中心,前去帮衬的人也大幅度减少。与此同时,新兴的金都城、仁山商城成为服装的潮流地,十分兴旺。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山仍缺大型的购物商场。因此,中山人买电器、买摄影器材往往要去番禺的“易发商场”,买汽车要到南海市的西樵山,买进口食品和日用品的则要到珠海吉大的免税商场。

  1995年5月,益华百货开业,一年半后,中恳百货开业。这些商场集饮食、购物、儿童游乐于一体,展现了现代百货业的新模式,其中中恳百货在开业第一天就创下150万元的营业额。

  21世纪之后,大型商业综合体发展迅猛。大信·新都汇、假日广场、利和广场、金鹰广场相继建成,城市的商圈氛围越发浓厚,市民的购物体验不断提升。

  超市商圈逐步兴起

  商场、商圈不断丰富,超市发展也逐渐打开局面。

  1993年,城区第一批超级商场开业,一开就是紧挨着的两家,一家叫“大家乐”,另一家叫“信和”。

  1995年,外资超市“百佳”进入中山;到了2005年,本土知名超市“壹加壹”已经拥有35家商场;人民百货商场、益华百货等大型商场内也都开设了超市。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壹加壹”和另一家不断扩张的“置禾”超市都推出了会员制,会员购物有优惠,消费有积分,累计到一定积分还可以换礼物,这些做法颇受市民欢迎。一时间,全市各种店铺纷纷兴起会员卡制度,许多市民逛街时随身拿着一大堆会员卡。

  世纪之交,“好又多”“吉之岛”“大润发”等陆续登陆中山。2012年初,麦德龙进驻中山,填补了中山在仓储式商场业方面的空白。

  市民除了在超市里买菜,随着饮食店、面包西饼店进驻超市,食品、日用品、服装、床上用品、电器、烟酒、厨房用具等都可以在超市里买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大电商平台迅速占领市场,线上购物正成为购物的主流。

  文/包凯莹 图由中山市档案馆提供

  注:本文文字资料根据《中山改革开放实录系列丛书:我们身边的变变变》编辑整理,该书由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纂,主编黄春华。

(责编:陈育柱、李语)

关注我们

  •  
  •  
人民广东人民广东 粤港澳大湾区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布